葛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神仙传译注最新章节!

    【题解】

    本篇为葛洪《神仙传》的自序,大致讲述了其著作的缘由。

    据本篇所述,葛洪写作此书,一是为了解答弟子们对世间是否真有神仙的疑惑,二是对自己所著的《抱朴子·内篇》的补充说明,三是因为署名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过于简略,并且多有遗弃,所以葛洪写作此书,也是对《列仙传》遗漏的神仙人物进行补充完善。

    葛洪很清楚,神仙之事过于玄妙,不为普通世俗之人所能理解和接受,所以他明确说,本书主要是给那些“知真识远”,有志于求仙的人看的,对于世俗之人,他并不要求他们能接受,所谓“思不经微者,亦不强以示之”。

    予著《内篇》 (1) ,论神仙之事,凡二十卷。弟子滕升问曰 (2) :“先生云,仙化可得,不死可学,古之得仙者,岂有其人乎?”

    答曰:“秦大夫阮仓所记 (3) ,有数百人,刘向所撰 (4) ,又七十余人。然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犹千不得一者也。

    【注释】

    (1) 《内篇》:指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今存二十篇,该书集汉晋金丹术之大成,主论神仙修炼之事,杂有医药、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我国古代道教史和科学技术史的重要资料。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自叙》里说:“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 (2) 滕(ténɡ)升:葛洪弟子,生平不可考。 (3) 阮(ruǎn)仓:题为西汉刘向所撰《列仙传》卷下赞云:“余尝得秦大夫阮仓撰《仙图》,自六代迄今有七百余人。”唐房玄龄等《隋书·经籍志二》云:“又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向,率尔而作,不在正史。” (4)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别录》,为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另外,他根据历代史料轶事,撰成《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又从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衍撰成《洪范五行传》,还整理了《战国策》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传题为刘向所撰的《列仙传》,学界普遍认为是他人托名之作。

    【译文】

    我写作《抱朴子·内篇》,论述与神仙相关的事,共有二十卷。弟子滕升问我:“先生您说,神仙可以修得,长生不死可以学到,那么古代那些成仙的人,真的都存在吗?”

    我回答他:“秦朝大夫阮仓所记载的神仙,有几百人,刘向所写的,又有七十多位。但是神仙大多在幽静的地方隐居生活,与世俗之人不同,他们能被世上的人知晓的,几千个里也没有一个。

    “故宁子入火而陵烟 (1) ,马皇见迎于护龙 (2) ,方回变化于云母 (3) ,赤将茹葩以随风 (4) ,涓子饵术以著经 (5) ,啸父别火于无穷 (6) ,务光游渊以哺薤 (7) ,仇生却老以食松 (8) ,邛疏煮石以练形 (9) ,琴高乘鲤于砀中 (10) ,桂父改色以龟脑 (11) ,女丸七十以增容 (12) ,陵阳吞五脂以登高 (13) ,商丘咀菖蒲以无终 (14) ,雨师炼五色以属天 (15) 。

    【注释】

    (1) 宁子入火而陵烟:宁子,即宁封子,又称“龙跷真人”,事见《列仙传》。传说他是古代仙人,原是黄帝的陶正(掌管烧陶事务),遇神人教以五色烟火法,后积薪自焚,其形随烟气升冉,灰烬遗骨,时人葬之于宁北山中。这种死后火化的行为不是中原地区的风俗,可能来自当时的周边国家,如《墨子·节葬下》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焚之,熏之,谓之登遐。”陵,通“凌”,指宁封子随烟火升腾。后道教中又传说其为黄帝师,授黄帝《龙跷经》,被封为五岳真人,总司五岳。 (2) 马皇见迎于护龙:马皇,即马师皇,传说为黄帝时马医,事见《列仙传》。传说他曾为龙治病,后多有龙来求其医治,有一天,有龙来把他驮走了。 (3) 方回变化于云母:见《列仙传·方回》篇,其中说方回为尧帝时隐士,尧帝聘他为闾士。他炼食云母,也用之为人治病。他隐于五柞山,历尧、舜、禹,至夏时成仙而去。云母,一种硅酸盐矿物,也作药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称服云母可“令人飞行长生”。 (4) 赤将茹(rú)葩(pā)以随风:赤将,即赤将子舆,《列仙传》中说赤将子舆为黄帝时人,他专以百草花为食,至尧帝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因常在市中卖缴(系在箭上的丝绳),故又称缴父。茹,吃。葩,花。 (5) 涓(juān)子饵术(zhú)以著经:涓子,其事见《列仙传》:“涓子者,齐人也。好饵术,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于齐。著《天地人经》四十八篇。”另外《列仙传》又说他著有《琴心论》三篇。《琴心》一名《太上琴心文》,是道教上清派《黄庭内景经》的别称,为内观修炼之法。饵术,指服食中药白术。 (6) 啸父别火于无穷:啸父,据《列仙传》,其为冀州人,曾在曲周(今河北邱县古城营乡)街市上以补鞋为生,后人奇其不老,求其术而不得,只有梁母得其作火法,后与梁母别,“列数十火而升西”。此处“别”当为“列”之误。 (7) 务光游渊以哺(bǔ)薤(xiè):务光,夏朝时人,隐士,事见《列仙传》。其中说他“耳长七寸,好琴,服蒲韭根”。并说殷汤打败夏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后,曾想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不接受,就在身上绑上石头,自沉于蓼水。《庄子》一书中对其事迹也有记载,但说他自沉于庐水。哺,指口中含着食物。薤,又称藠头,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可作调料或佐餐食品。 (8) 仇生却老以食松:仇生,据《列仙传》记载,为殷汤时人,曾为木正(古代五行官之一,属于春官)三十多年,而越来越年轻强壮,经常服食松脂。他曾在尸乡(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北山上作石室,后周武王曾来祭祀过他。 (9) 邛(qiónɡ)疏煮石以练形:邛疏,事见《列仙传》,为周封史,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谓之石钟乳,后往来太室山(今河南登封北)中。练形,此处指修炼形体,以使长生。 (10) 琴高乘鲤于砀(dànɡ)中:琴高,据《列仙传》记载,为赵人,以善鼓琴为宋康王舍人,他修炼涓子和彭祖的道术,在冀州涿郡之间生活了二百多年。一日遁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约定归来之日,并告弟子为其建祠堂。到约定之日,他果然乘赤鲤来到祠中,停留一个月后,又进入水中而去。砀中,指砀郡,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11) 桂父改色以龟脑:据《列仙传》,桂父,象林(在今越南岘港以南武嘉河之南)人。色黑而时白、时黄、时赤,南海人见而尊事之。常服桂及葵,以龟脑和之。 (12) 女丸七十以增容:首见《列仙传》,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引《女仙传》作“女几”。据《列仙传》,女丸原为市集上一卖酒的妇人,因所卖之酒甜美,有仙人路过而饮之,留下道书五卷,是讲修炼房中术的书。后来她就设室留少年行房中术,“如此三十年,颜色更如二十”。后弃家与仙人同去。 (13) 陵阳吞五脂以登高:陵阳,即陵阳子明,后世传说他曾任陵阳(今属安徽泾县西部)县令。《列仙传》中说,陵阳是铚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好钓鱼,曾钓得一白龙而放之,后得一白鱼,腹中有书,教之服食等法。于是,他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把他送到陵阳山(位于今安徽黄山市太平湖中游西北岸)上,他又在山上待了一百多年。五脂,指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白石脂、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药用多为赤石脂。 (14) 商丘咀(jǔ)菖蒲以无终:商丘,即商丘子胥。《列仙传》中说,商丘子胥是高邑(又名凤城,今属河北石家庄下辖县)人,他喜欢放猪吹竽,七十岁了还没有娶妻,也不衰老,有人问他养生之术,他说只服食白术和菖蒲根,加上饮水,就一直保持不饥饿也不变老的状态,他在世间三百多年。咀,在嘴里细细玩味。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草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菖蒲根茎可制香料,入药可化痰开窍。 (15) 雨师炼五色以属天:雨师,指赤松子,又名赤诵子,道教中称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是掌管布雨的神仙。《列仙传·赤松子》篇说: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上,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练五色,意甚不明,古代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的神话,此处或指类似情况。

    【译文】

    “所以宁封子能在火焰中随着烟气上下飞腾,马师皇因为医龙而被迎走,方回炼食云母而产生变化,赤将子舆服食百花而随风上下,涓子服食白术而留下仙经,啸父在一列火中获得生命的无穷,务光食薤以沉渊而去,仇生不老因服食松脂,邛疏煮食石钟乳以修炼形体,琴高乘鲤鱼而飞来砀中,桂父服食龟脑而变换颜色,女丸七十岁还能改变颜容,陵阳子明吞食五色石脂而登上高山,商丘子胥咀嚼菖蒲得以寿命无穷,雨师赤松子炼五色石用于补天。

    “子先辔两虬于玄途 (1) ,周晋跨素鹤于缑氏 (2) ,轩辕控飞龙于鼎湖 (3) ,葛由策木羊于绥山 (4) ,陆通匝遐纪于橐庐 (5) ,萧史乘凤而轻举 (6) ,东方飘帻于京师 (7) ,犊子鬻桃以沦神 (8) ,主柱飞行以饵砂 (9) ,阮丘长存于睢岭 (10) ,英氏乘鱼以登遐 (11) ,修羊陷石于西岳 (12) ,马丹回风以上徂 (13) ,鹿翁陟险而流泉 (14) ,园客蝉蜕于五华 (15) 。”

    【注释】

    (1) 子先辔(pèi)两虬(qiú)于玄途:子先,即呼子先。《列仙传》上说,呼子先是汉中关下的一个占卜师,有一百多岁,有一天有仙人给他送来两条茅狗,他送了一条给卖酒的老妇人,他们骑上后狗变成了龙,最后把他们带到了华山上。辔,驾驭。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玄途,指成仙之路。 (2) 周晋跨素鹤于缑(ɡōu)氏:周晋,即王子乔,被奉为王姓始祖。《列仙传》中说,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晋,所以又称周晋。他好吹笙作凤凰鸣,道士浮丘公把他接到了嵩山待了三十年,后来桓良去见他,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后来果然看到他在山头乘着白鹤,几天后飞走了。缑氏,指缑氏山,周时又称“抚父堆”,位于古缑氏镇东南约六公里,在今河南洛阳东南四十公里处偃师府店镇南,离嵩山不远。 (3) 轩辕控飞龙于鼎湖:轩辕,即黄帝。《列仙传·黄帝》篇中说:黄帝者,号轩辕。《列仙传》引仙书,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鼎成,有龙垂须下迎之,于是黄帝升天而去。群臣有拽着龙须和黄帝的弓一起飞升的,都堕地而不得飞,于是一起望帝而悲号。后世把黄帝飞升之处称作鼎湖,把黄帝的弓称为乌号。鼎湖,在荆山,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阌乡南,现存有《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刻于唐贞元十七年,即公元801年),是最早的记载黄帝铸鼎内容的碑刻。 (4) 葛由策木羊于绥(suí)山:葛由,据《列仙传》记载,葛由是羌人(藏族古称),生活在周成王时期,好刻木为羊售卖,一天骑羊去西蜀,西蜀王侯贵人追随他,他后来上了绥山,那些追随他的人都成了仙,没有回来。策,鞭打。绥山,《列仙传》中说,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 (5) 陆通匝(zā)遐纪于橐(tuó)庐:陆通,据《列仙传》记载,陆通为楚狂客接舆,他好养生,食橐庐、木实(中药枳椇子)、芫菁子(即中药蔓荆子)。他“在蜀峨眉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去”。《论语·微子》中曾有楚狂接舆遇孔子而歌的记载。匝遐纪,指经历久远。橐庐,即中药枸杞,《抱朴子·内篇·仙药》中说:“象柴。一名托卢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 (6) 萧史乘凤而轻举:《列仙传》记载,萧史是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秦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了他,他教会弄玉吹箫,感得凤凰飞来,弄玉跨凤,萧史乘龙,夫妇一同仙去。成语“乘龙快婿”即源于此。 (7) 东方飘帻(zé)于京师:东方,指东方朔。《列仙传·东方朔》篇称其为武帝时人,曾为官,至汉宣帝时,辞官避乱世,“置帻官舍,风飘之而去”。帻,头巾。 (8) 犊(dú)子鬻(yù)桃以沦神:《列仙传·犊子》篇中称犊子为邺(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人,少年时在黑山采松子、茯苓服食。几百年间,时壮时老,时好时丑,世人乃知其为神仙,后来与家乡卖酒的阳都女生活在一起,因不被乡人所容,他们一起被逐出,辗转在潘山卖桃李等。鬻,卖。 (9) 主柱飞行以饵砂:据《列仙传·主柱》篇,主柱的家乡不明,他和道士上宕山,说山中有数万斤丹砂,当地官吏听说后就把山封了,但是丹砂还是从山中飞流出来,于是只好听凭他取用。主柱后来给县令章君明炼丹药,三年炼成神砂飞雪,县令服了五年,与主柱一起飞去。砂,此处指丹药。 (10) 阮(ruǎn)丘长存于睢(suī)岭:阮丘,即黄阮邱。《列仙传·黄阮邱》篇中说,黄阮邱为睢山上道士,耳朵有七寸长,没有牙齿,能一天行走四百里路。他在山上种葱、薤一百多年而人不知,时常下山卖药,被朱璜发现,人们才知道他是神人。有次大地震,把道路都震坏了,但是他事先告知了山下的人,于是人们开始世代供奉他。睢岭,不能确知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李庙镇有睢山,或是。 (11) 英氏乘鱼以登遐:英氏,即子英。《列仙传》记载,子英为舒乡人,善捕鱼,有次捕得一条红色鲤鱼,因为颜色好看,就拿回家放养在水池中,一年后那条鱼长到一丈多长,并生出角和翅膀,子英很奇怪,向鱼跪拜,鱼说:“我是来接你的,你骑上我的背,我和你一起升天。”于是子英就跨在它背上腾空走了。七十年后,子英每年都回家一次,每次都是鱼来接送他。 (12) 修羊陷石于西岳:据《列仙传》,修羊是魏人,在华山石室中修道,卧石上而石穿。他很少吃东西,时常吃黄精。后来他以道术去见汉景帝,汉景帝留他在宫中,但几年未见他显现任何道术,于是下诏问他,来人还没问完,就见他在床上化作一头白羊,白羊胁部有题字“修羊公谢天子”。白羊被放到灵台,后又不知所踪。西岳,指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 (13) 马丹回风以上徂(cú):据《列仙传》,马丹是春秋时晋国耿地(据唐李泰《括地志》记载,古耿国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约为今山西新绛及其周边)人,他曾在晋为官,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国时,他辞官而去。至晋国赵宣子执政时,他又回来。当时的晋灵公要逼他做官,但是突然来了一阵旋风把屋顶掀开,马丹走进旋风中飞升而去,当时北方的老百姓都尊崇奉祠他。徂,往,去。 (14) 鹿翁陟(zhì)险而流泉:鹿翁,指鹿皮公。据《列仙传》,鹿皮公是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年轻时在官府中做木匠,技艺精湛。当地的一座小而高的山上有神泉,人们都到不了那里,于是鹿皮公跟府君要了三十个木匠,做了四条梯道,爬了上去。他在上面建了祠堂和房屋,住了下来,并且把梯道拆掉两条以表明决心。他在山上服食灵芝,饮用神泉水,待了七十年。淄水发洪水时,他三次下山招呼宗族躲到半山腰,救了六十多人。洪水过后,他把族人送下山,当时他穿着鹿皮衣,又回到了山上。过后一百多年,他又下山在集市上卖药。陟,登高。 (15) 园客蝉蜕(tuì)于五华:据《列仙传》,园客是济阴(今山东菏泽)人,他相貌好,性格善良,乡人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没有同意。他种植五色香草,食用它们的果实。有一天,有五色飞蛾飞到香草的末梢上,他把它们收纳起来当蚕养,当蚕结茧的时候,有美女来与他共同收茧,得一百二十只,每只茧大如瓮,一只茧需要六十天才能抽净丝,当所有的蚕茧都抽尽丝的时候,他们就一起走了,不知所踪。后世济阴人世代祭祀桑蚕,并且会专门设一间祭室。《列仙传》中又说,也有人说园客是陈留济阳(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一带)人。根据其中的叙述,园客可能是第一个教给当地老百姓如何养蚕的人,被当地人传作了神仙。蝉蜕,指化作神仙而去。五华,五色香草。

    【译文】

    “呼子先在成仙之路上驾着两条龙,周晋在缑氏山跨着白鹤飞去,轩辕黄帝在鼎湖骑着飞龙,葛由鞭打着木羊进入了绥山,陆通因食枸杞而长命,萧史夫妇乘着龙凤而飞升,东方朔的头巾在京师里飘舞,犊子卖桃也成仙,主柱服食丹药而成仙飞行,黄阮邱在睢岭上长生不死,子英乘鲤鱼而登上仙位,修羊在西岳华山把石头都睡陷,马丹在旋风中飞上天,鹿皮公越过艰险才得到神泉,园客因食用五色香草而脱壳成仙。”

    予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 (1) ,先师所说,耆儒所论 (2) ,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其系俗之徒,思不经微者,亦不强以示之。则知刘向所述,殊甚简略,美事不举。此传虽深妙奇异,不可尽载,犹存大体,窃谓有愈于刘向多所遗弃也。

    晋抱朴子葛洪稚川题 (3)

    【注释】

    (1) 仙经:此处泛指与神仙修炼相关的书籍。服食方:指记载通过服食成仙的方法。汉武帝之前,迷信成仙长生的人以求仙人仙药为主,但仙人仙药最终无人得到,所以汉武之后,服食修炼逐渐盛行,服食对象也从传统的玉英、金珠扩大到矿物、植物类药物,并在两汉之际,形成了一具有等级差异的仙药谱系,所以葛洪在当时能见到数量庞大而丰富的各类服食方书。 (2) 耆(qí)儒:指德高望重的儒生、读书人。 (3) 晋抱朴子葛洪稚(zhì)川题:抱朴子为葛洪自称的号,稚川是其字。

    【译文】

    我现在再次把古代的神仙事迹摘抄记录下来,这些故事都来自神仙修炼相关的书籍以及各种服食仙方的记载,还有各家的书籍,还有我老师告诉我的,以及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所谈论过的,我把它们共编成十卷,希望把这些传给那些能辨别真假、见识高远的人。一般的世俗普通人,想不到那些微言大义的,也不勉强拿给他们看。看完我这本书,就知道刘向的《列仙传》中所记述的神仙故事,都太简略了,使得修仙这样的好事不能为世人所知。这本《神仙传》所述虽然深奥奇妙,但也没能把所有的神仙事迹都搜罗进来,只是保留了一些主要人物的事迹,个人认为对刘向《列仙传》所遗漏舍弃的那些神仙人物,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完善。

    晋抱朴子葛洪稚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