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稳定第一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中正三年正月初三,旅顺港。

    冰雪稍稍开化,各处码头上漕运军一片忙碌。

    作为后方三大海岸中转港口,因为这场动员五十万大军的战事,这座新立两年的港口在半年内迅速爆发活力,各处商会在这里落脚,挣着军爷们的钱。

    如今大明军士待遇没得说,尤其是听闻十万京畿新军会中转奔赴前线,这些上战场的军爷花起钱来格外的阔绰。

    其中,最为火爆的是赌坊、不入流的暗娼居馆。妓和娼,是两种职业。有名妓而无名娼,有暗娼而无暗妓,已很明显区别了彼此差距。

    朱炳南登岸,马车里翻着港口产业资料,本地负责的管事拨着火盆竹炭:“南公,近来军士斗殴、酗酒闹事严重。本地巡检司不方便管理,也不愿委屈了军里为国征战的弟兄。这是治安混乱的表象,本质上还是江湖各处豪杰汇聚,上下交结又争利械斗不止,不明不白死了的人,都和这些豪杰有关联。”

    一群江湖人能翻天?大军汇聚谁敢张扬?摆明了是找人顶罪。

    “这里的案件连君父都惊动了,必须给御史台一个交代。”

    朱炳南抬手,接住亲随递来的笔,在名册资料上点着:“这事已由卫里接手,既然治安混乱,那就好好闹闹,将聚集人流之赌坊、娼馆、客栈、酒肆夺回来。”

    “宫里曹公公有言,旅顺港、登州港两处将会加固,铺设铁路。登州产业稳固,这旅顺就是一张白纸,各家不曾注重只想着捞一笔现钱。我有心算无心,你好好干,干得好以旅顺为核心,产业铺开占据辽阳,乃至东北六省。”

    自东江镇张盖收复旅顺以来,登莱水师就谋划着在这里设立军港,驻扎水陆大军与东江镇联成一体,缓缓向北压迫建奴活动范围。

    三年时间,这里只是一个临时性军港,从去年六月开始增设开发,很多人都以为只是临时性的军港,并不觉得这里会成为贸易集中港。

    给这里的负责人许着美好的前途,朱炳南又不忘警告这人管好嘴,别走漏了消息。

    一艘艘从九州返回的船队靠岸,除了金银、首级军功等要押送京师的船只外,其他战利品一律补充到关外,恢复这里的元气。

    远航而来的运军奋力忙碌着,忙完这一趟能缓三天补个年。

    辽阳军团留守副将张礴带着中枢三司代表与侍从司督查官,验收着一船船物资。

    不同于温暖的九州,旅顺此时显得非常的冷。

    一串串搜刮而来的战犯妙龄妻女在海风中瑟瑟发抖,张礴看到这些不断汇流聚集在港口后营垒的女子,咧嘴开颜。

    尽管军士的待遇得到了本质的飞升,可大明此时男多女少,军里光棍一堆堆的。很多军士三十多岁,刚长成的女子也不会有人家会给,这会耽误女儿一辈子,不是你有钱就能娶的。毕竟,当兵的有今日没明日,谁也说不准明日是生是死。

    故而,军中光棍问题,一直是将府忧心的问题。

    前线受伤轮替撤回,或立有大功要回京述职的将士脚踏实地,嗅着湿冷咸腥的海风,都觉得是那么的温润、甘甜。

    挑选能勉强适应海航的大型漕船,汇合新船组成的六支船帮共有一万五千余艘。和四支水师军团一样,其中很多的老船只是勉强适合海运,受不得大风巨浪,也受不得海水腐蚀。

    此次等着漕运停歇而发动的战事,已将朝廷所能动员的大船都征发到前线。勉强只能保证前线军队的供养,尽可能运输各种产品去九州倾销。

    军事压榨、货物挤兑。

    当然,货物以朝廷官方所有、宫里各衙门各宫的,还有齐德来商会的。其他商会、集团别想占用朝廷的资源。

    但民间也有数量不菲的商船,除去南洋贸易所用不能北调外,大约还有三千余艘专用海船往北方运输着南方产出。朝廷不再禁制大规模民运,只要在杭州、宁波、广州三处市舶司缴税拿到文书,就能到处跑。

    便利比以前便利,可要缴税。抗拒缴税也可以,就别想进各大朝廷设立巡检司的港口。沿海巡哨的舢舨小船遇上了,没有市舶司公文,会强抢收没。

    侍从司来的余煌登上一艘旗舰,张礴做着介绍,讲述这艘战舰的性能,随后进入船舱。

    紧急清洁后的舱里一片昏暗,挂着排排灯笼照明。

    余煌双手负在背后,宽大袍袖垂着,眯着眼一名名盛装打扮,吴服装饰的日本少女,这些少女身段隔着宽大吴服看不出来,面上敷着厚厚脂粉一副盛唐女子打扮也不知具体面容如何。

    他抿抿嘴角,侧头看向张礴:“张将军,这是要把本官放在火上烤呀。”

    张礴左手按在佩剑上,也是无奈:“状元公,这也是没奈何的事情。君父富有四海,然前线大军远隔万里,朝中不放心大军安稳,大军也有同样担忧。前线将士咬牙省出的军资,为的就是让君父安心,让朝廷放心。这些女子,只是将士们一番心意。”

    余煌来回踱步,摇头:“曹公公不日将会去日本,这差事该由内官做,本官是外臣,搅进宫里的事,非存身之道。”

    他还是拒绝代表宫里收下这批少女,开玩什么玩笑,朱秀赖前番送来的一船女子转手就被宫里赐给了有功将士,后宫里的几位娘娘发威,皇帝脸上的抓痕两三日才消,朱秀赖在京中的妾室,都被宫里人刁难了一番才放过。

    恐怕那位赐姓的瀛王回京,难免要受到一番敲打。

    不管即将抵达的曹少钦管不管这个事情,反正余煌不愿意得罪宫里的诸位娘娘。现在他也看明白了,当今那位哪是以身作则罢选秀激励士民之心,分明是惧内的表现。

    张礴受人所托,见余煌不愿意插手,也没奈何,对这些少女摆摆手,这些盛装打扮的少女行礼告退,返回舱室。

    她们还算幸运,有着较高的出身和一定修养,还有着不错的相貌。否则将和其他运来的女子一样,作为军功奖励,赐婚给远征将士。

    此时,在真定集结的秦军两个新兵军团搭载铁路,两匹马拉载的两辆厢车就能运输百人,沿途每隔百里就有车站更换马匹,以日行五百里这种难以想象的高速行军方式奔赴京师接受武装。

    武装后的秦军两个兵团将会在二月初,在漕运船帮撤离前从旅顺运往九州。

    第一批援军是天津大营十万人,秦军属于第二梯队,抵达前线后将视情况轮换下一到两个军团。

    计划很好,以战养战,开疆扩土抢夺粮食,并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在战争中刺激军工发展。

    一切都很好,可很多问题摆在朱弘昭面前。

    军事功勋阶级扩大已成为定势,日本战役若首尾漂亮,下回不用他鼓动,各方面就会催促、主动去挑起战争。

    怎么平衡以后的将府,是朱弘昭头等大事之一。

    文官虎视眈眈遗威犹在,武人还没膨胀到跋扈横行的地步,可以预料这一日不远了。真到了武人力压文官的时候,没有来自文官的迫害,他们对皇帝的依赖就小。

    而宣大系又独大,若抱团起来,他该怎么压制?他压得住,以后的人谁能如他一样压住?

    征发京畿灾民十万丁壮入伍,战争淘汰下来,爬上来的将领自然是北直隶系。五万秦北边塞新军出来的将领,自然是秦系。

    后续计划中将要赴日轮番作战的南军,也将在孙传庭、陈策手里诞生南军系。

    在战争中扶植一系列有铁打军功的小派系关乎以后军中、将府的平衡格局。

    就怕独大的宣大系在前线反弹过度,各军爆发严重不受控制的内讧,进而导致征日大军相互拖后腿,白白损耗军士增加朝廷负担,并使大业功亏一篑。

    这种情况下,曹少钦赴日势在必行,压住各方,监督各方,维持住和谐的局面,各军同心戮力将内耗降低到最低。

    在旅顺港,一系列的军士引发斗殴事件起因就是辽阳军团留后军团与京畿十万新军之间的矛盾,说的小了是彼此看不顺眼,一个是为当今流过血的功勋老兵,一个是京畿的,自然看不起边塞苦哈哈。

    在民间,府城的看县城的,县城的看乡镇的,乡镇的看村里的,村里住在街道上的看村落边缘的,都觉得对方是穷措大,有点自己的小骄傲。

    说大了,这就是双方根源利益竞争所导致的,都觉得对方威胁到了自身地位、以后的地位。矛盾这种东西,有一方觉得有,那就有。

    打仗,以现在的军士待遇和军械力量,算上将领素质,只要不是运输船队接二连三大规模的被台风海浪吞噬,足以打崩德川。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还是人为灾难,如前线内讧、后方不稳比如朱弘昭安全出问题。

    故而,今年过年宫中取消了浩大的活动,也制止各处宦官镇守筛选杂技、戏班子。除夕夜宫里燃放烟花也做了限制,从各个方面保证宫里的安稳。

    朱弘昭一直住在琼华宫,吃穿来源都是温室所产,杜绝一切隐患。

    现在就是维持稳定,稳定高于一切。

    这种情况下,瀛王朱秀赖送秀女入宫,宫里谁敢收?

    还有前线将领搜刮来的女子,比朱秀赖手里的女子更危险,都是有亲属死于战争的。把这些女子送到宫里,谁敢干这个事情担这个责任?

    甚至,以后若有个带和族血统的皇子崛起,岂不是将士们打生打死,反倒抢回个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