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战争扩大化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宁夏军团所部各团由本省动员,几十骑、数百骑穿过套西前往酒泉进行进一步的整编。

    西京武库,山丹、套西军马场也往酒泉这个临时大本营运输物资、战马。

    宁夏军团主将刘行孝抵达酒泉已有半月,将府派出的三司班子,各省都司抽调的骨干涌过来,搭好指挥体系后,将三省先后赶来的骑军融进来,再磨合一番,就能出阵。

    宁夏军团是纯骑军军团,硬仗是秦凉军团的,宁夏军团干的就是封锁、收割,护卫粮道的差事。

    一支没有经过小半年磨合的军团,新组建的军团,是不能放在一线当尖刀使用的。

    从四川调来的副军校曹变蛟也在八月初抵达酒泉,担任刘行孝中军指挥,匆匆见过部属,堪合虎符后,便参与军团会议。

    秦凉军团主将贺虎臣有新赐的镇西将军印,可以开幕府。而宁夏军团新建,没有过往功勋打底子,主将刘行孝自然也没有名号将军印。

    佐军将,副军将,封号将军,上军将,大将军,这就是将军五级。刘行孝只是副军将,自然所部宁夏军团相对于封号将军所部,或上军将所部,属于二线军团。

    军团一级的军三司不再是分立的,为了提高效率,降低主将的军务压力,设立行军长史。当然,还有监军。

    行军长史侯洵,会议中率先发言:“镇西将军催促我部在十日内出嘉峪关参战,一来是大军久屯在外耗费甚糜,二来便是我部冬装尚未就绪。只有打下吐鲁番,我部才能得到过冬服装。”

    寻常军装从四川转运挺好办,关键是冬装。新式军装铺开才一年时间,根本没有足够的冬装储备。原来的储备,都列装川西军团与秦凉军团。

    宁夏军团想要冬装,要么再等一两个月,要么打下吐鲁番,穿死人的衣服先将就着。

    大厅里,各将排班列坐,曹变蛟年纪虽小可资历深厚,又是中军指挥,坐在第一排末位,静静听着。

    佐军将,正旅将陈国策歪着脑袋没好气道:“穿死人的衣裳,晦气。”

    刘行孝见侯洵脸色不太好,就说:“咱弟兄跟着先王、圣上,什么苦没吃过?有的穿,总比没有要好。再说了,也就应急一时,后方冬装制好,十月或十一月上旬就能运抵吐鲁番。”

    侯洵是东林人,流放宁夏喂马,赦免后直接担任正四品长史。被元从系的陈国策打岔,明显不尊重他,侯洵又不是什么好脾气,哪能委屈自己做媚?

    不过能不能戴罪立功,全看这一战了,也紧接着开口:“国事要紧,这等末节军中将士不能忍也要忍。若非要等冬装,延误国事不说,可能前线军功会让镇西将军吃的一干二净。”

    时间不等人,现在贺虎臣真的不愿意给宁夏军团分功,只是本部实力不足以一口吞下整个叶尔羌。

    什么国事要紧,军功才是最紧要的!

    陈国策哼了一声,不再言语且听着。

    侯洵环视一圈,见没人再开口,便说:“我部十日后拔营一事,既无异议那就如此定下了。今日要商谈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军械武备。宁夏、大宁三省戍军精于骑射,却不熟火器。故而,全军改编跳荡铁骑一事可能要荒废。”

    “骑军用铳短小,射程不足。马上初习,人、马俱不能适应,白白糟践了骑铳、人马。故,经三司讨论勘议,左右两军携带步军长铳,骑乘行进,以下马作战为主。”

    没人发表议论,这也是不得已的法子,骑铳仓储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八个团两万多号人的装备。只有步军长铳有足够的储备,能满足装备需求的同时,还有盈余作为军中储备军械。

    侯洵继续说:“三司的要求是,各部加强长铳训练。行军途中,每日宿营时要挤出一个小时进行队列、齐射、轮射操训。具体操训典章,会议散后军三司会发到各团各部。”

    “这第二件事,是军饷方面的。军饷已在运输的路上,如今在河南,十日内就能运抵酒泉。按例出征将士多发一月恩赏,这是君父给将士们的恩赏不计入月饷。此外因出关作战,提前发放三月军饷,算上将士动员、集训的两月时间,就是半年军饷。”

    说着,侯洵翻开册子看了详细数据,道:“一共是九十二万银币,要么发下去由将士贴身携带,要么由后勤司负责转交家属。具体如何办,下去与将士们说明白。该将士的卖命钱,君父从不吝啬,将府、后勤司,本官与刘将军也一文没拿。”

    他心中感叹,宁夏军团的组建,花钱真的是如流水,军队武装算下去就不下二百万,凑过来的牛马车辆、粮食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就不下百万。再加上军饷,物资转用消耗,宁夏军团还没出关,皇帝就砸下来近五百万的银子。

    军队远征是最花钱的,远征就等于一次搬家,什么东西带不齐这就是短板,弥补短板的办法就是拿命来填。

    这么多的钱堆下来,会弄出什么样的军队,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

    从他流放开始,至今已快四年。他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他以前就是在蓟辽军事领域做事情,给辽军的军饷账面上很高,实际上每年也就砸六七百万过去。过去后上面人吃三成、五成,真正落到实处的也就三百多万。

    三百万的钱,养着账面十万车骑大军,还有各省赴辽军,对比现在,就能明白当初的辽军有多渣。

    三百万,现在连宁夏这个二线新建军团都养不了。

    震惊于当今对军队砸钱之狠,更多的是一种悲哀,皇帝有这么多钱,也不是平白生出来的,来源途径不用再说。大义名分与武力集团抱成一团,其他什么东西都挡不住,只能被抢。

    真是抢,掌握着资源分配权,还收税,民间资本与宫里资本、朝廷资本做竞争,吃亏实在是太大。成本上,渠道上,规模上,就差了一大截。甚至他没注意到的信息上,皇室资本与朝廷资本,也有着极高的优先权。

    “这第三件事情,由钱监军来说。”

    御马监少监,下派监军的钱大喜模样在水灵的宦官中算是异类,方脸如炭烫,环视一圈:“咱家其实也无什么好说的,怎么打是诸位将军与长史的事情。咱呢,就跟着看看,将将士们的功勋一五一十的呈报主子爷。但是,有些事情咱也看不过去。比如军纪。”

    “宁夏来的军士久服王化,懂规矩,知道在军里该怎么吃粮卖命。而另外两处的军士,勇悍归勇悍,但少了一分尊卑心思。故而,军纪一事也都抓紧了,咱家可不想回宫时,再跑到法司去喝茶。”

    这也没办法,蒙古三省终究不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打下来的。尽管建奴被灭族,可震慑到的是蒙古高层贵族,下面的牧民却不知道建奴是哪个,只当是大朝廷剿灭的一个叛乱部落罢了。

    从开国以来,大朝廷剿灭的这类叛乱部落多的难以计数,多一个建奴也不多,没什么好在意。

    甚至,有的牧民认为蒙古归化,是因为大朝廷有钱。这不,当军后每月拿的军饷,可比过去放牧一年挣的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是多的多。

    不要低估蒙古贵族的剥削能力,吃喝在军中,军饷就是直接的盈余,这是有;在草原上放牧,一年到头风吹日晒吃沙子,一年盈余几乎没变化,这是无。

    给大朝廷办事,和给原来的老爷办事,差距就是有,和没有的区别。

    所以,大朝廷很有钱,这批动员来的牧民,多是为钱而来的。至于军功、升官什么的,对这些没见识世面的苦哈哈,的确有些匪夷可思:要军功干什么,又不能吃,还是军功换赏钱,比较贴切。

    故而,军纪这类影响普通士卒升迁的标准,对一群只为钱而来的人来说,只要不杀头,该斗殴就斗殴,该吃酒还是吃酒。

    这边宁夏军团做着出阵准备,哈密那边,驻军大营,镇西将军幕府。

    贺虎臣也在进行着一场会议,前期顺利的战事走向已经让他从副军将变成了封号将军,毫无疑问,干掉叶尔羌之后,他必须回中枢将府待几年。

    至于天山以北的准噶尔部,与他贺虎臣就没关系了。

    准确来说,这一战随着秦凉军团建立而升官的军官,集体要回南京述职、充实到京营禁军体系以保证中枢的控制,以及京营禁军体系的战斗力。

    这是贺虎臣所不愿接受的,不是他有割据的心思,失去后方给养,他们都要玩完。甚至他敢抗令,他的卫队,由禁军体系出来的卫队,会直接绑了他。

    谁不想封侯封伯,名动当世千秋,给子孙留下吃不尽的资本?

    贺虎臣也想,这场会议就是如何将大家留在西域继续打仗,继续积攒功勋。

    对待这些战术、军械落后几个时代差的敌人,贺虎臣真的很喜欢,简直就是刷功勋的最佳场所。当然,除了这里恶劣的气候,难怪国朝之初不要这破地方,弄个哈密卫约束住。

    不能明着搞,只能来暗的,即扩大战争范围。

    这是难免的,军中完全的少壮派,不想着扩大战争规模才是怪事情。

    为了功勋,这伙人什么事都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