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吏部司郎

空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战狼血帝最新章节!

    三天的日子过得很快。郡使浦正安一到,立刻命人请谈琛到县衙。张县令并没有注意到浦正安用的是“请”字。他恭敬地奉上一杯茶,沉声说道:“老师其实本不用来湖泽的,让人带个信来。我派人将谈琛押到郡城去就行了……”

    “押?!”浦正安还没开口,他身边一个净面无须的官员用一种很尖利地声音重复了那个“押”字。

    他的语调非常惊讶,与此同时他一双眼睛盯着浦正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浦郡使!”

    “你别在这里胡言乱语的,还不快退下!”浦正安瞪了张县令一眼厉声喝到。

    “等等!”那样子有些怪异的官员出声制止了浦正安,反问张县令,“谈大人犯了什么事情,你要将他押往郡城啊!”

    张县令看着浦正安不豫的神色,也不知道这官员是哪儿来的,只能实话实说道:“他徇私枉法,压榨乡绅。我……参劾了他的。”

    “参劾的本子呢?浦大人!”此人随即转问浦正安。他的调门尖利高亢,听着有些刺耳。

    浦正安摇了摇头道:“荀公公,我……我没收到这参劾的本章。”

    这位荀公公身上穿的是内官的服饰,张县令从前都没见到过,自然是不认识的。但他听浦正安这么一说,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可刚刚的话已经说出去了,要收都收不回来了。

    就在这时,谈琛到了。他穿着八品县丞的服饰,官帽却拖在手中。他知道今天很可能就要被罢免了,所以也不用再戴着着乌纱帽了。到了县衙把官帽印信一交,该抓该贬他也就不用操心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到了县衙大堂之上,报上名号正准备参见郡使的时候。却听到那荀公公高声喝道:“谈琛听旨!”

    按理说他只是八品县丞,罢免他的官职只需要郡使发一道公文即可。吏部的备案只需要郡使在例行报告中提一下就行了。可这内官竟然说让他听旨。这说明对他的处置是由皇帝颁布的旨意来决定的。他心中暗叹了一声,当初的所作所为还是让圣皇记恨了。如今有了这样的下场,都是自找的。

    从本心来说,谈琛对于殷昊的文治武功都非常佩服。出身清贫的他能够从殷昊所推行的各种政策中感受到,这些政策都是与国于民有利的良政。但是殷昊和殷永只能有一个是帝国的储君,储君就是未来的圣皇。天下只能有一个皇上,所谓的“国无二主、天无二日”。这道理谁都明白。他是殷永的人,自然就得为殷永顺利登位出谋划策。如今殷永败了,殷昊即位。他知道自己的一身所学,恐怕也无用武之地了。他只希望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现在连这么点权力都要被剥夺了……

    这真是失败者的悲哀啊!

    谈琛无言地跪下接旨。但那位荀公公宣读起圣旨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前面的那些嘉奖表扬的话他们都没在意,最关键的是最后那句“即日起调任礼部司郎!”

    礼部司郎!正四品的吏部堂官。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被称为“吏部天官”,实授一品大员,吏部的官员比其他各部的官员都要高半级。而司郎这一职衔根据各部分司而设置,吏部有四名司郎,这四名司郎各自负责一个司的事务,同时他们也是左右侍郎的副手。可以说各部的中坚骨干就是司郎。

    谈琛之前任詹士府右春坊的时候不过是从六品。被贬到湖泽县任县丞更是只有八品散佚了。可如今殷昊直接将其调任吏部司郎,直接擢升了四品八级。这样的升迁速度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即便是郡使浦正安也不过才只有从四品。不说品级上差了一级,就是职衔也差上好多了。浦正安并不知道圣旨中对谈琛的任命。此前他只知道荀公公是来宣读调升谈琛回京任职的旨意的。所以刚刚张县令说参劾谈琛,他立刻撇清关系,说是没见到参劾的本章。这么一来所有的罪责都将由张县令一人承担了。

    等荀公公宣读完旨意,浦正安立即走过来向谈琛道贺。可这荀公公可没忘了张县令参劾一事。他立刻对浦正安说道:“按说呢,咱家不能干预地方政务。不过这谈大人还没接旨赴任,就被张县令参劾。而且是‘徇私枉法,压榨乡绅’,如此严重的罪名。按制谈大人必须暂缓调任,等此间的案子查清之后,再等候皇上的旨意了……”

    “荀公公,这张县令的参劾本章,我都没见到……要不就这么算了……”浦正安准备和稀泥,将此事就这么糊弄过去。

    可这荀公公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对似的,他摇了摇头说道:“浦郡使,谈大人的调任是寒衣府观风使司内呈的荐章。现在出了这事情,浦大人认为我能担得了这干系?还是查明了案子再说吧!”

    荀公公的话让浦正安吓了一跳。这寒衣府此前只是景州都护府的一个军需衙门。但殷昊登基之后设立了一些新的机构。其中就有这个寒衣府。寒衣府表面上依然隶属于兵部军需司。但那只是明面上的,事实上寒衣府另有一套独立于军队和六部的系统,直接归皇帝掌管。这些挂着寒衣府军职的探子,被称为“寒衣尉”。

    虽说大家都知道这寒衣府是做什么的。但他们都不清楚寒衣府的那些寒衣尉都在哪里,以什么样的身份观察着民风军情。所以说这一双双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的眼睛,是这些官员最害怕的。

    而现在荀公公说了谈琛的调任是寒衣府观风使司内呈的荐章。这么说来关于谈琛的一举一动都有寒衣尉在暗中观察着。这也就是说,张县令参劾谈琛的事情寒衣尉应该也都知道了。这件事谁都瞒不了。荀公公所说的担不了这干系,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浦正安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学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张县令,将你参劾谈大人的所有卷宗交给我吧!此案我会亲自调查。”

    张县令也早就明白了,自己这是给自己下套呢。无奈之下只能将他和亲信们捏造出来的那些罪证交给了浦正安。浦正安的效率那是非常高的,仅仅半天时间就将所有的事实调查清楚了。这就是一起同僚之间因为政见相左而引发的构陷事件。浦正安以郡使府的名义参劾了张县令,随即上报了吏部备案。

    郡县之事这时就与谈琛无关了。荀公公得到了浦正安的呈文,证明谈琛收到参劾是诬陷的,他也就能回京交差了。而谈琛则收拾好了行李回原都。

    他回到原都的那天,在城门口刚好遇到了邱弘。两人都是殷永一系的官员,此前也都相识。见了面自然要打个招呼。

    “谈大人,你怎么回原都来了?”邱弘老远就看到了谈琛,之前两人同在东宫共事的时候,关系不错。后来两人分开了时常还有书信来往。见到了谈琛他其实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可就是装作不知。

    谈琛淡然地说了一声:“奉旨调任,我自然就回来了。邱将军还好吧!”

    邱弘在北海大营任职,往来原都也不稀奇,所以谈琛就没问邱弘同样的问题。

    不过邱弘却迫不及待地笑着说道:“呵呵!巧了,你是奉旨调任,我也是啊!”

    “不会吧!真就这么巧?”谈琛这才有些好奇地看着邱弘问道。

    “可不止我们两人,皇上这次一口气调整了三十多名官员将领。”邱弘这才说了他所知的情况,他在北海大营,靠近京畿,知道的自然多些。

    说完了这些情况之后,他又小声地补充了一句道:“据我所知,其中好些人都是原来东宫的。”

    他们都是春坊旧吏,对于“东宫”这个词自然非常敏感。谈琛心里“咯噔”一下,随即沉思起来。

    殷昊此举应该是想借着擢拔他们这些东宫旧臣收拢人心。虽说他们曾经是对立的两方,但谈琛也不得不佩服殷昊的手段。联想到此前他任太子监国时驳回了提升谈琛等东宫旧臣的事,谈琛觉得已经明白了殷昊的用意。当时的皇帝还是殷震弘,殷昊若是那时就同意了对他们的提升,他们只会感激殷震弘圣恩浩荡。而不会感激殷昊。现在则不一样了。殷昊亲自下旨擢拔他们这些东宫旧臣,自然就会让大家对他的宽宏感恩戴德。

    两人同行了一段路之后就分开了。谈琛去吏部报到,而邱弘则要去兵部。到了吏部之后,谈琛向吏部尚书路尚钧报到之后,被分配负责考功司,他直属于左侍郎佟政。

    佟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谈琛找到他之后,人还没有坐定,他就将一摞文书递了过来:“这是考功司积压的事务,你将这些先处理一下,今日下值前交给我。”

    说完佟政就回对他挥了挥手,继续批阅起桌案上的文书来了。

    连上任之前的客套都没有,就直接交给他一堆文书,谈琛就这么上任了。谈琛也没说什么,径直去到考功司。进门之后找到了员外郎梁昀,大致了解了一下司内的官员职司。找了间空值房就开始办起公来。

    谈琛也是个比较务实的人,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佟政交给他的文书全部处理完毕。该批复的批复,该驳回的驳回,需要派员调查的他也都安排了人手下去调查。佟政看了看他交过来的这些文书,心中不觉放心了不少。

    过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一天谈琛正在值房里办公。只听见外头堂上一阵扰攘,他随即从值房中走了出来。

    没想到他刚走出值房就差点撞到一个人。抬头定睛一瞧,吓了他一跳。来者身穿明黄龙袍,头戴纯金龙冕,一件猩红的大氅上还带着些许雪珠。

    这不是当今昊天圣皇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