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灵竹坳

战地黄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古墓惊魂录最新章节!

    问完,我的脊背不住泛着凉意!

    年长者说:“这里不是幽灵沟,我是说另一个地方的幽灵沟,那里有跟这里一样的竹子。那是一个恐怖的地方,我曾去过那里。由于湿度大,那里经常是迷雾缭绕,浓雾紧锁,使沟内阴气沉沉,神秘莫测,就像有幽灵出没一样。你再看这里,远处的雾气千姿百态,时近时远,时静时动,忽明忽暗,变幻无穷,如果声音过大,扑朔离奇的迷雾就像软绵绵的飘布一般,将人包裹并吞没。”

    经年长者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是,刚才的情景就跟他说的差不多,不过,这里怎么会产生这么多的迷雾?我始终想不明白,于是我问他道:“这雾气是怎么产生的?”

    年长者神秘的看我一眼说:“是幽灵!”

    我听到这两个字,脑门一凉,不禁打了个寒战,难道这个世上真得存在幽灵?

    幽灵即为幽魂,人死之后,尸体腐朽,但灵魂却能离开人体,逐渐净化并与祖灵融为一体。想到幽灵,我就害怕!

    我努力不去想,却看到旁边有一个石碑,我们走近一看,只见石碑上可这很多字,上面写着“石门关”三个大字,下面好像是顺口溜,写着: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沟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

    “我靠!这么夸张!”却不料,我忘记了压低声音。

    随着这一声喊出,无数神秘的白雾再次神话般的涌来了,并且竹子还不住的晃动,就好像有人从这里经过一样,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吓得拔腿没命的跑。

    年长者爷们俩个看我撒腿跑掉,以为我看到了什么怪物,也来不及多想,一起跟着没命的跑了。

    我一口气跑进了村子里,直奔大板牙的家里跑去。大板牙家的门虚掩着,我也不管那么多了,管他有人没人先进去再说。

    然而当我跑进大板牙家里之后,居然发现二叔、秀才以及大板牙都在。我推门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二叔见我喘得这么厉害,站起来问道:“我的侄子,你着急忙慌的跑这么快,你这是让狼撵了还是咋地?”

    大板牙惊讶的看着我,说道:“我们这里没有狼,野猫还是有的,难道是野猫?”

    还没等我回答,秀才张口说道:“看你大步流星、疾走如飞、两脚生风、一日千里、风驰电掣、快马加鞭的样子,我猜,你一定是遇到危险了!”

    我当即喘着粗气,断续的回答道:“没……没错,你说的太对了……”我有气无力的回道。

    还没等我说完,年长者和他们爷儿俩开门进来了,二叔以为是他们两个撵我,抄起家伙就要出去,我赶紧喊道:“等……等等,不是……他们,同行……同行,还救了我呢!”

    这时,年长的这个人看着屋子正中堂坐着三个人,高声说:“哟!没想到……这里居然是一个支锅的点儿,看来都会有备而来,你们翻肉粽子……打算怎么搞?”这年长者开门见山,也不绕弯子,但从他说话的语气看,这个年长者也累的不轻。

    年长者所谓的支锅是我们这一行的暗语,支锅本意是支砌灶台,早年人们外出谋生,做饭都是临时砌个三角形的台子,把锅放上,然后生火做饭,故谓“支锅”。

    后来“支锅”演变为成家过日子的开始,倒斗者借用为搭伙倒斗,倒是十分形象的。相对应的是,如果“锅支不起来”,则是倒斗不成,空手而返,也叫“走空”。

    而翻肉粽则是南方倒斗的把倒斗说成“翻肉粽”。这等黑话为过去北方同行常用。翻肉粽子也就是翻棺材里的死尸,这是倒斗的尸体的隐称。

    二叔看了看这两个人说:“既然是同行,那就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来的,既然能找到这里,也不是庸俗之辈,敢问是何门何派?”

    年长者朗声说道:“爽快!我们是湘西来卖黄泥为生的土夫子,出身贫贱,没有什么文化,不请自来,打扰了。”

    二叔一听是土夫子,便知道此行所为,便道:“天下同姓皆为一家,按照这个道理,你我同行,也算相知,就请屋里来吧。”

    二叔与之客套一番之后,就请他们进了屋子。

    早在刚才的地下通道里,我就听他们的口音很特别,不是本地人口音。但我着实没想到,这叔侄两个竟然是湘西倒斗的土夫子,但他们最通俗的名字还是长沙土夫子。

    现代人都知道长沙土夫子是干倒斗营生的,不过据我所知,长沙的土夫子一开始并不是干这一行的,他们原本是卖黄泥的,民间又称他们是泥腿子。

    后来黄泥的市场需求量大,他们就到墓葬的所在地挖取黄泥,最初偶然挖到了一些不太值钱的墓葬中的随葬品,卖给古董商,换几升米,几个小钱。

    但偶尔有一些明器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卖黄泥的土夫子们见有利可图,于是就以盗掘古墓为职业,慢慢地也开始不去卖黄泥巴,干脆以倒斗为生,所以后来就演变成只要你说土夫子,人家就知道你是干倒斗的。

    后来,长沙土夫子因倒斗还分了九个派,被称为老九门。老九门又分上三门,平三门和下三门,专门倒卖从古墓倒出来的明器,但具体的倒卖流程却始终没人知道,这些都是秘密。

    土夫子的倒斗窍门很多,他们依靠多年挖黄泥巴生涯,渐成土层专家,哪个地方有没有斗,他们稍作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他们有个绝技叫“一看二捏二深挖”,主要是根据古墓封土和墓葬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层、含水湿度来判断的。据说当年湘西考古所就有一位王姓高人,对于土层的了解和分析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记得在长沙一个古代墓葬的考古工地,他指着一片低平洼地对人说说,这里有一处战国古墓,结果有人还不信,就跟他打赌,结果几锄下去,果然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小型墓葬。

    后来才得知,这个王姓的先生就是土夫子出身,先前贩卖黄泥,后来倒过很多汉代以及汉代之前的大斗,名声很响,但为人低调!

    建国以后,鉴于一些“土夫子”精湛的技术,当时的文管会就聘请了当中个别优秀者当了发掘工人。他们的“土”办法对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随之也被称之为“土专家”。他们就是靠着观察样土判断古墓的深浅和年代,这项技术也是“土夫子”的特长之一。

    尤其是在长沙一些汉墓的发掘中,有他们指路引线,免去了诸多的不便,因为这些汉墓是十墓九空,许多就是他们干的。据传,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就是“土夫子”们出主意用五块木板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此而得以保存,土夫子的技术真不是吹出来的。

    年长者和秀才以及大板牙他们见是土夫子,便点头打了招呼,让他们坐在侧边的凳子上。这时二叔对我说道:“你小子跑哪去了,我以为你让野猫叼走了呢!”

    我也歇息的差不多了,我说:“也差不多了,要不是他们两个,我可能已经被野猫给吃了,二叔有所不知,我进了厢房之后,居然出不来了,后来又遇到血红蜘蛛、蝎蛇、野猫,凶险得不得了,幸好我身手不错,才得以逃生,要不然你还真就见不到我了!”

    二叔又说:“那你刚才着急忙慌的跑那么快,是怎么回事?”

    我一脸后怕的说:“刚才也不知怎么回事,我就说话的声音大了点,结果在那片小竹林里就出现大量的白雾,我不说话了,没多久就消了,后来我在石门关的石碑旁又大声说了一句话,结果大雾又出现了,我还听到的怪声,所以就一路狂奔来了,我不明白,那竹林里的大雾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板牙一脸惊悚的说:“你说的那些竹子是不是都是紫红色的?”

    “对对!”我点点头,笃定的回答。

    大板牙一脸欣慰的说:“我的姥姥!你们进了灵竹坳,能活着出来真不容易啊你们!”

    我感觉浑身一阵冰冷!

    一旁的土夫子惊诧的问道:“怎么?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邪灵鬼魅?”

    大板牙说:“何止是邪灵鬼魅,里面的东西比邪灵鬼魅还要邪门!我告诉你们,你们实属命大,我们这里的人都称那里是死亡棺材,别看那地儿平时阳光明媚的,只要到了坳前的一个叫关门石的坳口,一声人语或其他声音,就会惊动山神魔鬼吐出阵阵白雾,把闯进峡谷的人卷走,那里阴气习习,部分地段至今尚无人涉足,你们能死里逃生,真是上辈子积下的阴德!”

    我一听大板牙说,心里不禁打起了寒战,原来那个地方叫关门石,而不是石门关。

    这时土夫子惊疑的问道:“真有这么邪乎?”

    大板牙说:“绝对邪乎!”然后他一五一十的给我们说了其中的诡异事儿。

    刚建国的时候,从关东地区逃来一个叫独眼龙的土匪的,带着二十几口子人,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灵竹坳逃窜。可谁知进入坳里之后,连一个人也没出来,是被怪物吞吃了,还是被其他东西夺去了生命,说都不知道。

    到九十年代的时候,解放军的两名战士取道灵竹坳运粮食,结果也神秘失踪了。后来他们所属的部队出动两个排搜索寻找,最终也是一无所获。

    到后来,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大队来到灵竹坳勘测,当时有个身强力壮的高个子技术员和助手主动承担了闯关门石的任务。第二天,他俩背起包,每人用纸包上两个馒头便朝关门石内去了。可是到了深夜,依然不见他俩回归的踪影。

    从次日开始,寻找失踪者的队伍逐渐扩大。林业局与邻近县城组成了百余人的寻找失踪者的队伍也赶来了。他们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两张包馒头用过的纸外,再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后来林业局和邻近县再次组成调查队进入这里。

    因有前车之鉴,他们准备非常的充足,一直调查到关门石前约两千米处。这次,他们请来了两名土家族猎手做向导。当关门石出现在眼前时,两位猎手不愿再往前走。

    于是就将他俩带来的两只猎犬放进沟去试探试探。第一只猎犬灵活得像猴一样,一纵身就消失在坳谷深处。可半个小时过去了,猎犬杳如黄鹤,一去不返。第二只黑毛犬前往寻找伙伴,结果也神秘地消失在茫茫峡谷中。

    两位土家族同胞急了,不得不违背沟中不能高声吆喝的祖训,大声呼唤他们的爱犬。喊声过后,顿时,遮天盖地的茫茫大雾霎时间涌出,到处一片迷茫,于是他们不敢出声。

    可过了一支烟的功夫,浓雾奇迹般的消退了,简直就像做了一场梦。调查队怕出现意外,只好返回,后来灵竹坳就一直笼罩在神秘之中,没人敢紧去。”

    听了大板牙这么一说,我不禁有点头皮发麻,看了看坐在凳子上年长的土夫子,只见它的脸色已经变了,看来他对大板牙说的这些也很忌惮。

    然后他问道:“那么,这个灵竹坳是怎么形成的?”

    大板牙说:“我也不知道,很早就有,不过我听说这跟我们这的一种叫‘送灵归祖’的神秘的仪式有关!”

    二叔此时瞪大了眼睛,表情惊讶的说道:“送灵归祖?你们这居然有送灵归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