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失蜡

徐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不好意思啊,先道个歉。

    如果是昨天下午四点多第一时间阅读的更新,你们会发现我摆了个乌龙。

    其实在山路上撞见大肚西装男,也就是那个卖矿泉水老板的,应该是徐步摇那组人,而不是太子和柳思华。我弄错了,于昨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赶紧修改了过来。

    唉,这段时间工作太繁琐,所以脑子一不小心就容易锈豆。

    今后一定注意。

    ====

    之前我介绍过,在南京龙王山上有一个很奇葩的建筑,就是模拟福建土楼造型的那个圆溜溜的“承启楼”。

    原先我也说过,这个“承启楼”它就是一个旅游地产项目,环形建筑的正中央还有正儿八经的舞台,可以供各种表演团队来演出的。

    现如今原本那些个桁架、木板搭建的舞台上,已经经过各种绚丽的布置,巨大的空飘……不是那种常规的圆形气球,而是一个直径十多米,充满了氢气的粉红色乳胶“蜜桃”被悬停在高空。

    这里是网络直播平台“蜜桃”的现场演出特典。

    网红鲜肉“╰★QL.太子★╯”演唱会现场。

    一般来说,这种线下活动可以附带N个副标题,实现多重连带的商业效应。

    譬如说:

    暨网易云阅读九零后网红作家“太子饭”名著《刺颠》读者见面|现场签名售书;

    暨保时捷博客斯特新春限量版敞篷跑车中国区首发试驾体验会;

    暨三省楚吴越文化体验周话剧表演;

    暨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宫主清明祈福法会道场;

    暨……

    您想想这么个鬼地方这会儿挤进去多少人了吧。

    “承启楼”那圆环造型的屋顶上,都是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公安干警一拥而上,在那些个疯狂的粉丝人群里,各种掏男人口袋,摸女人屁股的“扒手”、“咸猪手”当场干挺十七个!

    柳思华也未能幸免,伤愈之后她倒是从一个大面积体表烫伤患者恢复到光鲜靓丽的小美女了,结果在这种场合里,差点儿被拥挤人群里的各种渣男把裙底的内裤都给摸走。

    无奈之下,她只好答应太子的邀请,一块儿站到中央舞台上去搞演唱会直播了,毕竟那里还是相对安全些。

    “各位亲爱的朋友,蜜桃直播间的粉丝们,我爱你们!”太子穿着一条韩版衬衫,故意斜拉着领口,露出性感的锁骨和半个肩,超级骚包地搂着柳思华的屁股就上台了。

    “太子哥哥我爱你——”

    “太子哥哥真人比直播镜头更帅,人家凳子都湿透啦!”

    “太子,我要给你生个孩子——”

    “哇——柳姐姐好美!”

    “柳姐姐爱太子,太子爱柳姐姐!”

    “柳姐姐,快和太子来个直播滚床单呀!”

    “我们要看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

    柳思华显然是被震撼到了,有些手足无措,不过太子倒是已经司空见惯,游刃有余地应付着现场狂暴的人群。

    ====

    “刘检,你也看到了,我这次是真的没辙了,你就算是看在多年老同学的份上也好,这回真得帮我一把。”和廖明洲一起赶来展会组委会办公室的,还有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的刘晔检察长,一路上,廖明洲就在苦苦哀求着。

    “好了好了,你别再说了。”刘晔挥手打断了廖明洲的哀求,“这么多案子一起爆发出来,别说你了,换了神仙也顶不住。这样吧,我和湖北省检察院打个招呼,咱们这边呢,对文物失窃案进行流程简化处理,省检的团队直接出马对方瑾力进行审讯,以及对相关证据、材料的收集工作做侦察支援,不过我有两个条件你必须答应。”

    “别说两个了,两百个都成啊,老哥你只管说。”廖明洲大为感激。

    “第一,检察院团队进驻专案组合署办公,指挥大权和直接责任人依然是他邵祖江。我只是帮忙干活,你可别指望出了什么事让检察院的同志给你背黑锅。”刘晔继续说,“第二,对方瑾力的审讯环节,你们公安那边,哪怕是个片儿警,也必须有一个人在场参加共同审理。”

    “行!我答应了,多谢老兄支持!”廖明洲脑门都出汗了,“那个谁,邵祖江,你们这边情况汇总得怎么样了?”

    “廖厅,刘检,你们看看吧,这就是大家收集上来的汇总情况。”邵祖江抱来的材料包上,一张宝丽来照片特别抢眼。

    不用说,正是徐步摇和王世昌他们汇合之后,在租赁相机摊位的大妈那里,拿到的二十三年前所拍摄到的,曾大山烧烤摊上玩“越王古剑烤肉”的照片,而那个提供创意,提供夸张造型古剑的女客人,也被拍摄在了其中。

    “嗬,这女的长得不赖啊。”刘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嗯?我咋觉得这女的有些眼熟呢?”

    “我说老刘,您就别用这么老土的句式来掩饰内心的骚动了好不好,觉得人家漂亮就直说。”廖明洲一顿揶揄,“这婆娘的照片是二十三年前的,你能眼熟个鬼啊?”

    “乖乖,这个……就是‘卧薪尝胆’啊?”

    罗文和洪武都凑了上来,一起翻阅着当年摆摊大妈拍摄的几张照片。

    卧薪尝胆大家都知道,古代越王勾践忍辱负重,自强复国的故事嘛。

    所谓的“薪”和“胆”是什么东西,而“卧”和“尝”又是个怎样的体位,相信大家还是都知道的吧?

    不过在这些二十三年前的照片里,“卧薪尝胆”被整成了一道烧烤手艺菜品。

    一把巨大的,泛着青铜黯淡色泽的长剑“横躺”在烧烤炉的金属网格架子上。

    等一下,人家要“卧薪”嘛,怎么可以直接睡在铁架子上呢。

    剑身下方,果然还垫着厚厚的一层“薪”。

    “瞅着还挺有模有样啊,”罗文惊叹道,“当年越王勾践直接睡在柴火上,是为‘卧薪’,你看他这个,直接把古剑当成了越王,也睡在了柴火上面。”

    “不,那不是柴火。”姚建成摇了摇头,“那个大妈摊主记得很清楚,罗队您也可以仔细看看照片,垫在剑身下方,被炉火燎得焦黑的‘薪’,并不是木头,而是骨头啊!”

    什么?

    众人急忙拿来了放大镜……可以理解,这里还有几个厅级以上的干部,都上了年纪,眼睛老花在所难免。

    放大镜一看之下,果然很清楚,这把剑“卧住”的“薪”,全都是动物骨头,有鸡骨头、猪骨头,还有淡水鱼的脊椎呢。

    “大妈说了,当时那个出主意的女顾客还有自己的一番解释,说咱们国家传统的烧烤和西方人的BBQ不一样,中国烧烤那是很考究的,不光和西方人一样要关注食材、佐料和火候,”姚建成解释说,“而且中国人还更加关注‘燃料’的选择。”

    这个倒是不难理解。

    现在我们湖南很多城里人吃“烧辣椒”,多么普通的一道菜,我自己就经常在家做。问题某些食客他嘴巴太挑剔,不用液化气、天然气灶台来烧,硬要到城乡结合部那些农家小店里,用他们的“藕煤炉子”来烧。

    长沙市区很多年前就全城禁止燃烧藕煤炉子了。

    这都是属于口味重的,他们就是要吃藕煤燃烧出来的那个刺鼻的二氧化硫,熏入辣椒里面的味道。

    湖南菜可能奇葩了点儿,我说个普通的。

    北京烤鸭,别看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山寨连锁,你走进去瞧吧,有几个是真材实料坚持用木头点火来烤的呢?

    更何况,那些个正宗的老北京名店,不但只用木头点火烤鸭,而且还一定要选择“枣木”,讲究点儿的对这枣树的年份还有要求。

    “据说,那个女人当时既不用煤,也不用炭,更不用柴,而是用骨,直接将洋河大曲淋在这些动物骨头上,然后以剑为灶,架火烧烤。”

    好一个“卧薪”!

    “真是奇思妙想,这种创意拿到今天恐怕都不过时,完全可以入选《舌尖上的中国》,”廖明洲不由得赞叹,“那么‘尝胆’又是怎么操作的呢?总不可能真的把动物的胆囊拿来烤着吃吧?咦,这些照片中的被烧烤的东西,好像种类很多啊?”

    “廖厅,是这样,的确每张照片上拍摄到的食材是不同的。”王世昌一边回忆大妈摊主的说明,一边逐张向廖明洲讲解。

    “这一张,烤的是鸡蛋,您看,是先用水煮好的熟鸡蛋,剥开了外壳,用钢丝网隔离在剑的上空烧烤。蛋白部分都已经有烤焦了。”

    “这一张,是蔬菜,虽然您看上去都是被烟熏得黑乎乎一片,不过大妈说了,这里面是种类繁多的,有土豆,有山芋,有紫薯,还有削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山药和萝卜呢。”

    “您再瞅瞅这一张,这张可是不得了。”王世昌单独挑了一张照片出来。

    “哦,这个,虽然也是黑乎乎的,但是这么大,而且两个两个配对在一起,还串着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究竟是在烤啥?”廖明洲表示看不明白。

    “驴蛋。”

    噗——

    几位领导当场全都喷了。

    各位读者,毛驴是哺乳动物,它不会下蛋的,至于如果有读者硬是不明白“驴蛋”为何物的话,请自行百度。

    “这不是扯犊子吗!”刘晔破口大骂,“这么大一整副,不切开能烤熟么?”

    “首长果然有生活!”罗文和洪武对视一眼,纷纷冲着刘晔竖起了大拇指。

    “咳咳,”姚建成清了清嗓子,“那个照相摊的大妈也回忆说,1995年那会儿,虽然改革开放也折腾了十来年,但是国人的开放程度还没有进展到今天这样。因此,像这种不切片,直接一整副栩栩如生的毛驴双蛋往烧烤炉子上一架,虽然说各种佐料烹调得香气四溢,但老实说,当时还真没有顾客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买来尝鲜。估计,也是因为不太好意思吧。”

    “段叔叔,您的判断呢?”徐步摇半天没说话,这时突然问段天鸣。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这不合逻辑,而且,”段天鸣摇摇头,“第一,当时在会展场地的外围,各种文物的仿制品多了去了,尤其是越王勾践剑,它是上次展会的天字第一号展品,外围周边的东西当然是铺天盖地,塑料的最多,金属、一比一还原的也不少。现在我们拿到手的,只不过是一个宝丽来相机的一次成像照片,又不是什么高清全息影像,你让我如何凭借这么个东西就去判断说曾大山的火炉子上面架着的,就是失窃的国宝?第二,文物失窃,概率最大的动机就是卖钱,既然是卖钱,那就更加不应该架在火上烧了啊?”

    “太子呢?他和柳思华还在办演唱会吗?”邵祖江突然回头问。

    ====

    “感谢各位观众的打赏,今天的现场演出还得到了三地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好了,由于人流量太拥挤的关系,展厅那边只能轮流限量放客,不过不要紧,今天在我们这个舞台上,已经架设了起了同步视频,我们在场外也可以目睹这些国宝重器的真容,现在就让我们面对大屏幕,一睹楚、吴、越江南文化的历史厚重吧。有请我们最美丽动人的柳思华姐姐,上台为大家解说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

    太子话音一落,柳思华换上了一套晚礼服紧身连衣裙,款款走上舞台。

    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中,巨大的LED主屏幕开始播放展馆内的画面,一件件出土文物的特写镜头,以及展厅内涌动的人群,依次出现在了画面里。

    柳思华用手理了理秃头脑袋上的帽子,拿起话筒开始解说。

    “各位现场的来宾,蜜桃直播间在线的朋友们,我们现在在屏幕中央看到的巨大青铜器,就是于1978年在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中出土的‘王子午铜鼎’,这是一件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王子午铜鼎的主人,名叫‘子庾’,他曾经担任过楚国的‘令伊’,也就是宰相。因为他是楚庄王的儿子,是楚共王的亲兄弟,因此也被称为‘王子午’。这件青铜鼎上铭刻有确切的人名和地名,所以‘王子午铜鼎’也就成为了后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密密麻麻的人群,全都凝神静气地聆听柳思华的讲解,浩瀚的历史信息完全将现场的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古老的时空。

    不过,貌似有两个人例外。

    “哎我说,你到底是来看男人的,还是来看文物的啊?”唐笑雨有些不满,一拉初春雪的衣角,“又急急忙忙的要我一大早跑进承启楼抢占前排的座位,这会儿你又老是心不在焉的东张西望。”

    “我这叫聚精会神,才不是心不在焉。”初春雪把手伸进裙子里,提了提不知道刚才是被哪个咸猪手撩开的内裤,“再说了,这小丫头滔滔不绝地掰扯了半天,连重点都讲不到,有什么好看的。”

    “重点?她在讲楚国王室的故事耶,多扣人心弦啊。”唐笑雨不太认同初春雪的评价,“你还要听什么重点啊?”

    “唉,真烦,我来告诉你吧,这个王子午铜鼎的最精妙之处,叫做‘失蜡法’。”初春雪一脸的高深。

    “湿蜡?”唐笑雨愣了,“两、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玩SM了?”

    “湿你妹啊!”初春雪一巴掌拍在唐笑雨脑袋上,“我说的是‘丢失’的‘失’!”

    “失蜡法”是一种高逼格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为什么说它逼格高呢,首先我给您描述一下这个王子午铜鼎。

    这个鼎,比之前那卷《酒池肉林》里头向大家介绍过的大禾人面青铜鼎,要复杂得多,你瞅着这个王子午铜鼎,它更像是一个花瓶。

    人面鼎很简单的,四四方方,几面平板四根脚柱,那个人面像也是超级简笔画的节奏,连头发、耳朵都省略了。

    而王子午铜鼎,它是个圆的。

    但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肥妞一样的“浑圆”,人家这种圆就跟解说它的柳思华一样,那叫做凹凸有致,中央的圆周直径比上下两端要小,来了个“束腰”。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这个王子午铜鼎从它的盖板开始,到用来提手的俩“耳朵”,到鼎身一周一周的外围,到三个圆柱子脚,密密麻麻全是各种浮雕装饰,环绕鼎腹的外围,还焊上去了六条青铜立体怪兽,各由两条夔龙蜷曲盘绕而成。

    原本挺简单的一种鼎造型,愣是被春秋时期的楚国人给折腾成了四羊方尊一般复杂。

    重要的是,您各位靠近了瞅瞅,那六条青铜立体怪兽严密压合,与鼎身结合处的“焊点”那当然是找不到了,可奇怪的是,不算拼接的焊点,这鼎本身,以及这六条怪兽,你在它们的体表,找不到施工痕迹!

    我们现在去工艺品店,不说那些塑料、石膏的东西,就说一些轻型铝合金、铜合金制作出来的小型人像吧,你在这些人像的体表,要么能找到一条凸起或凹陷于体表的“线”,要么你能够在人物的头上,特别是五官,找到各种刀、锥、锉的“刻痕”。

    那根“线”叫做“范线”,有些人像他不是杵在那里站军姿,有的叉开腿,有的摆个手势,有的运动员扔链球,有的打功夫,这些造型它就会在塑像上形成很多“镂空”的地方。

    对于这种镂空的处理,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用一块泥巴捏一个完整的“外范”,然后将液态的滚烫合金浇铸进去一次成型,是很难做到的。

    你只能分模块来捏。

    先用泥巴捏出手臂的外范;

    再用泥巴捏出另一条手臂的外范;

    然后是身子、头、腿脚。

    都搞好了之后,因为泥巴还是湿软的嘛,直接瞅准了接口,拼接粘合住,这样来形成一个人像的完整外范,然后一次浇铸滚烫的合金液体进去,冷却之后将外面的泥巴敲碎清除。

    你这么搞完了之后,整个人像的外面就会出现范线。

    很简单,因为你的外范不是一个一次性捏出来的整体,你是拼接的,泥巴和泥巴之间,再湿、再软,都会出现缝隙,高温的合金液体无孔不入,这就会形成那种在人像体表非常降档次,非常显LOW的“范线”。

    很恶心。

    还有刻痕,尤其是人物的五官,那得多精细啊,且不说匠人的手艺如何,你有些地方的粘土,它质地就没有那么细腻,颗粒大,很粗糙,所以你再好的手艺,也无法在泥巴捏出来的外范内壁去做这些精细化的设置。

    怎么办?这个时候人们就只能“范”好并浇铸出一个相对简单模糊的脑袋,成型之后再用比人像材质合金更加坚硬的刻刀去“雕琢”出五官、眼镜等细微之处。

    而且我告诉你,这些个地方因为太细微了,你雕刻结束之后,都无法用砂轮、砂纸去抛光打磨,所以那种金属边屑、瓣膜翻卷的效果,唉,怎么瞅着都降身价。

    回到王子午铜鼎,不说别的,就讲那六条青铜质地的立体怪兽吧。

    人可是两条夔龙蜷曲,两两相盘,这么扭出来的。

    您琢磨琢磨,这东西的表面,得有多么精细,多么复杂,那些个镂空的部位,凹凸错落的部位,尖锐棱角的部位,数都数不清。

    但是现在,整条立体怪兽上面,你找不到一根“范线”。

    这个倒是好想,太复杂了,你怎么捏泥巴组合啊?

    “刻痕”也没有!

    首先声明一点,不是因为这东西历经两、三千年刻痕已经风化掉了,这么精细的玩意儿,如果刻痕能风化,那么那些个镂空的部位也造就碎掉了。

    而且,你怎么刻啊?

    青铜的,那么硬的东西,你拿什么能刻得动?

    那会儿即便楚国贵胄阶层已经能享用为数不多的铁器,但是当时的铁器,顶多拿来砍人,你也没法子把刃口、锥口处理得足以雕刻这么精细造型的程度吧?

    所以,楚国这帮子养尊处优,闲着没事做的贵族们,在谋求青铜器高逼格的艺术创新上发奋苦思,折腾出来这么一个“失蜡法”,可以一次性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直接的,不需要拼接的就弄出个“外范”出来。

    我告诉你怎么弄啊。

    鼎太复杂了,咱还是拿人像做例子。

    你先找块蜡,很容易,买几包蜡烛,放在锅里加热,熔成水,把里面的棉绳芯子抽掉。等冷却硬化之后拿出来,不就是一整坨了么。

    雕。

    蜡块硬度又不大,你只要手艺好,完全可以雕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蜡人”。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可以摆在办公桌上的小型人像啊,不是杜莎夫人蜡像馆里面那种庞然大物。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弄一个青铜人像出来。

    现在,请你用水调好那种用来制作“外范”的红泥。

    一层一层的,涂抹覆盖在“蜡人”的体表。

    一定要涂抹紧实,一丁点儿缝隙和气泡都不能留啊!

    你看,这样子一来,这个红泥制作的“外范”模子不就弄出来了么?

    所有的精细部位、镂空部位,都一次性到位了。

    有人就说了:你这种外范怎么用啊,里头还有一尊蜡人呐,我的铜汁儿往哪儿浇?

    请你先在外范的脚底开一个小口。

    然后用火去烘烤整个外范。

    这个时候,红泥受热,就会失水,就会硬化。

    而同时,泥巴内部的蜡人,受热,它就会熔化,又变成了水,从底部的小孔流出去了。

    是的,这就叫做“失蜡”。

    你们看,“失蜡”以后,这个外范是不是就变成空心的了?

    这时候你再把滚热的铜汁从小孔浇进去,多复杂的人像造型,就都可以一次成型,而且你冷却之后,敲掉外层的红泥,大家在人像的体表找不到一根“范线”,那些个复杂精细的五官、衣服纽扣、眼镜框子,全都细节到位,一丁点儿雕刻的痕迹都没有。

    这一下逼格就出来了。

    整尊“王子午铜鼎”,它就是这么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