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谪仙(下)

徐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残的废魂,连投个人胎都要挨到南宋,那你又是如何在唐朝建起这座东岳宫的呢?”徐紫翎左右开弓,两只手分别在段诗萌和彭友良的手心上写写画画。

    连相子谦都看傻了,这小子嘴里说的一套,左手写着一套,右手写的又是另一套。

    人都说左右开弓,脑子两个半球分开运转就已经是神人了,这家伙居然能整出三股思维同步?

    “那些秦人,他们出去之后将四盏人形青铜灯都封锁起来了,当然,倘若是我自己的法身在外面当然不要紧,他们那种封锁我可以轻易打破。但是我当时毕竟只是一缕残魂,恐怕我无论修多少世也无法凭一己之力强行拿到那些铜灯。不能力敌,那便只能智取了。”杨泗一脸的悲哀,可见那段漫长的岁月他熬得是多么的痛苦,“首先,我要改造这个九纬弧地下遗迹的封锁之力,虽然我不能将它解除掉,但是我可以通过外围的空间阵法来引导内部的封印,让青铜灯的联动方式发生一些形态上的改变。”

    “我懂了。”徐紫翎点点头,“最早,秦人设计的人形青铜灯,那是五灯齐明,地下法阵就会一起解开。可是,你却挖了一口古井,建造了一座东岳宫,这里面暗含了阴阳阵法的延展,形成了今天这种局面——青铜灯一盏一盏点燃,地下封锁一道一道解除。这样一来,你是借助也好,蛊惑也好,促使世人来寻灯解锁的难度才大为降低。”

    “虽然你推测的逻辑大体不错,但是我还是想说,这些事情,并不是我一缕残魂能做得到。直到唐明皇开元十三年,我才等到这么一个机遇。”杨泗一笑,“小子,我对你们还真是好奇,要不你们再猜猜,我遇到了什么机遇才能建起来这么一座东岳宫?”

    “人力、物力、财力,这是任何一个朝代大兴土木,不管规模如何的建筑工程都需要的东西,想不到你还能和世俗之人携手合作啊。”徐紫翎一阵冷嘲热讽,“不过东岳宫的规模也就那么点儿大,相信一个乡下土财主、富二代什么的也能办得到,关键是,你修建的毕竟是道观,是正儿八经的道家宗教场所,而且还不是用来骗香火银子的传销场所,你是要有正规的道家法力倾注于地下,扰乱、调整和引导九纬弧遗迹封锁阵法的能力,所以我想,你借助的这个机遇,一定有一位道家的核心人物在起作用吧。开元年间,哼,整个唐朝因为皇室姓李,所以他们将老子李耳作为先祖膜拜,都是崇尚道教的,而开元皇帝李隆基,也就是唐明皇,他在位的时候,武则天的崇佛时代已经结束了,正好又是道家再占主导地位的年代,整个大唐帝国抓几个有能力的道士出来我想还是不难吧。诗萌,开元十三年,有什么道家名流的大动作么?”

    段诗萌想了想,说:“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的确有一位道家名士活动,来头还不小,自号‘谪仙’。”

    “卧槽!李白?”相子谦愣了。

    这人大家都熟吧?

    如果我说这位大诗人有皇室血统您信不信?

    好多人会说“我信”,“不然凭什么你会码几个字就能被唐明皇当神一样供着啊?”,是啊,就拿网易云阅读来说,牛逼的写手还不难找吗?王笑谈那么会码字儿,《政经男女》比李白的诗牛逼多了,咋不见有高官权贵包养他呢?说到底,就是个血统问题。

    当然了,你既然信,那就得有个出处。

    以前好多人喜欢扯什么“秘史”之类的宫廷肥皂剧,硬要将李白说成是玄武门政变失败方——李建成或者是李元吉的后人,当然,肥皂剧嘛,里面少不了有各种男男女女的腥骚故事。

    好了,让那些脑残剧都见鬼去吧,我告诉你们李白的皇族血脉是怎么一回事。

    在西汉的时候,有一个武夫大家都认识,叫做李广。

    比我还能射,飞将军,一炮可以穿石。

    能射自然就能生啊,那随便哪个妻妾上来,每一窝下出来的都是好胎。

    甚至还能青出于蓝!

    到了汉朝彻底不存在之后——“彻底不存在”懂吧?那就是西汉、东汉、蜀汉,包括匈奴大女婿刘渊建立的后汉都尼玛玩完了之后,这么个东晋十六国的乱世之中,飞将军李广的后人,一个叫做李暠的,当上了开国皇帝,创建了“西凉”政权。

    你听名字就知道地理位置在哪儿。

    按辈分算,李暠应该是李广的十六世孙。

    十六世怎么了,这善射的家族,一百六十世都是炮王。

    李暠射出来的子子孙孙中,便不乏出色的货,而且也有青出于蓝的。

    你李广是汉朝大将军,我李暠作为你的后人,成了一个独立政权的开国皇帝,这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暠的子孙中,掰着手指头算应该是六世,又出了一个开国皇帝,叫做李渊。

    大唐王朝,大一统的帝国开国皇帝,这算不算又是青出于蓝?

    而李暠毕竟是西凉皇帝嘛,不可能只折腾出一支子孙啊,其中还有另外一支,便繁衍下去往陕、甘、川一代迁徙,这一支到了李暠的九世孙这一代,就生出来了一个叫做李白的神童。

    所以我说李白的皇族血脉,他应该是这么个算法才对。

    再次奉劝大家,珍爱大脑,远离残剧。

    “不是,他李白不就是个文学家吗,怎么又是道士又是皇族的这么复杂?”相子谦完全听糊涂。

    徐紫翎不以为然,“文学家?你见过哪个纯粹的文学家能光靠码字儿养活自己啊?靠写文章吃饭早就饿死了。”

    这是实话,就拿咱们网易云阅读来说,我都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了。

    《致命关系》的作者无涯-知,本职工作是开办了一家电脑学校,他是校长;

    《刺巅》的作者太子饭,家里经营苗圃生意,自己还开了个娱乐公司经纪主播网红;

    《佣兵之杀出重围》的作者唐笑雨,现在在跨国老牌子“太古”集团当高管,还不放弃经营自己的网店卖光盘;

    《挑肥剪兽》的作者骑驴送姜,经营着沈阳一家巨无霸的药厂,现在又要开医院了;

    《官舞》的作者欧阳文,在一家护理专科院校当高级讲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

    上次不记得是谁了,跟我说他挺羡慕咱们这组作者的那位责任编辑,网罗了一帮子神人,天知道丫的梦想是修炼什么狗屁文学,保不齐将来整合资源可以去玩个创业公司。

    所以,你以为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人,是什么甘守清贫的穷酸文人?

    我告诉你,人家随便一个捏出来,都比你我富裕。

    咱就说回李白,这个东岳宫出现的唐朝开元十三年,你们知道他做了件什么事情吗?

    那一年他本命年,二十四岁,离家出走。

    史料记载,那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等一下,为什么是“仗剑”?

    因为那个时候他还不是诗人,或者说还不是著名的诗人。

    他当时的本职工作是道家的剑客……

    艾玛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了,那一年李白才五岁,五岁的孩童能读书了,当时他们的省长大人——我们姑且将刺史比作省委书记,那么长史就相当于省长——写了一本书叫做《上安州裴长史书》,里面专门记载了这件事情,说咱们省有个叫做李白的神童,“五岁诵六甲。”

    六甲,是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五岁就能读,所以说他是个神童。

    屁!我们家娃儿才三岁,能读毛泽东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尼玛五岁才开始认字儿算个毛线!

    按照现代早教的观点,李白就是个废童。

    公元715年,李白十五岁。这个时候有点儿像样子了,说是已经创作了很多首诗,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同时呢,他也开始接受国家信仰引导,学习道家思想,喜好锻炼身体,每天耍大宝剑,开始了所谓的侠客生涯。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大家自己好好回想一下你们十五岁那年在干啥。

    十五岁,就是初中三年级嘛。他李白会写诗了,你还不会写作文了吗?都要参加中考的年纪了。

    十五岁,成绩好的,得到一些奖励和推荐,参加各种课外竞赛都拿奖拿到手软了吧。

    十五岁,接受国家信仰,至少也要加入中国共青团了吧?

    十五岁,身体活跃,大宝剑、游侠……记得我刚开始打群架,和校园社会青年称兄道弟也是那一年啊。

    公元718年,李白十八岁了。他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没事做的时候就在江油、剑阁、梓州等地闲逛,说是增长阅历与见识。反正一句话,这时候他跟同龄人远远不像,反而是更像我们这些现代人——十八岁了还在背着书包啃老吃爹妈。

    再之后,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这家伙开始出川游历了。

    整个过程相当诡异,比我们这些人还牛逼,尼玛我24岁的时候好歹已经靠自己的体能和身体开始赚钱了,这小子却还在吃自己的爹妈。

    “前辈,这李白……”徐紫翎试探性地问道。

    “说是机缘,其实也是相互的,彼此都有基础,因而才能他助我,我助他,如此而已。”听杨泗的口气,他倒是对李白没什么意见。

    其实大诗人李白是道家剑术高手的事情,不光正史有记载,野史有记载,就连上个世纪爆红的武侠小说也有记载。记得我最早看到相关的段子,还是梁羽生的《大唐游侠传》。

    据杨泗说,李白早年的功底,还真是个神童。

    可惜少年时代的神童,跟文学没有多大的关系,这货天生的优秀底子都在修道上去了。

    “少年李白,是正宗峨眉山的丹鼎高手。”杨泗冲着上方撇撇嘴,“比你们在洞外找来的那个丫头强多了。”

    估计苏季这会儿喷嚏都会打个不停。

    年轻人嘛,对神仙方术这些东西很容易着迷的,再加上那个年月道教又是国教,短短的十几二十年时光,李白就成了峨眉山第一剑客,尼玛还是仙剑客,跟苏季一样会放飞剑的那种。

    你想,这样的牛逼道士,不说家里爹妈掏银子养活,他走到哪里,耍个大宝剑降妖除魔整治土匪,或者烧符纸开草药治病啥的,还不得惹得全村男女老幼供养侍奉啊。

    “你们交换了什么?”徐紫翎问,“李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帮你修建东岳宫吧?”

    “我原本,只是希望他帮我讲这里的地下阵法做一些改造和引导,可是这个李白,他却只对我说,这个工程交给他来安排人做,做成什么样子我不许干涉,反正他担保我需要的效果就是。”杨泗摇摇头,“于是乎就整出这么个奇葩东西来,老实说,一开始看到一座道观我还忍了,可走进去一瞧见正殿里那么大一尊黄飞虎的主神像,我差点儿当场跟他玩命。”

    “诗人嘛,都是这副德行,他不过是调侃你罢了,再说大唐朝谁不被他调侃啊,唐明皇、高力士、杨贵妃,包括安禄山都被他调侃得没有半点儿脾气。”彭友良笑道,“文人嘛,就是有文化的喷子,嘴巴臭,却伤不了你分毫。”

    “他要帮你做这种事,再怎么样也必须了解内情才能放手施为,难道说,这个李白知道了封神台,知道了九鼎,他就不动心?”段诗萌忍不住也问了一句。

    “他是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家思想践行者,你们难道小时候没有念过书吗?你们拿他的诗和杜甫、白居易那些人的比比看,他李白的诗文里头几时有过抗争?有过愤怒?有过人定胜天?有过忧国忧民?”杨泗不屑地说,“这个人,完全一副无为而治,顺势而为天人合一的气场,当然我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选择跟他合作。整个九纬弧地下工程,虽然他没法子进去,但是里里外外,包括九鼎,包括封神台,我都跟他讲解得清清楚楚,这个人是越听越兴奋,当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是兴致盎然,但是他却完全没有任何的贪欲和野心。整件事情从头到尾,在我眼中看来,李白最大的满足就是,他能够接触到古代仙人们的这一场劫数,亲自感受和参与改造这座仙人的牢笼,这便足够。至于能否解开禁制,能否重新启动封神台,能否找回那些仙人,能不能将九鼎的能力据为己有,这些东西,如果换做是秦始皇,只怕马上就要出大乱子,但是李白却完全当作是身外之物,全然不理。”

    这境界也真是难得。

    一阵感叹之后,徐紫翎默默抬起头,“那么前辈,现在我们已经将五灯齐明,禁制重新打开,你有什么打算呢?”

    “打算?哈哈哈,”杨泗突然笑了起来,“五灯齐明是你们点燃的吗?少蒙我,你们不过是被迫点燃那五盏灯的吧?”

    “这次的事情,难道也是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