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旋转的硬币(a10)

Johnson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时空机密Ⅰ:启示未来最新章节!

    无创脑扫描设备可以实现人脑和机器的简单交流,但和所有半生不熟的技术(诸如倒霉的“语音识别”)一样,它们的效果实在不怎么的。(确切地说,“糟糕透顶!”)数年里学界(这里包括“51区”和“鲸鱼”)在BCI①技术上实在没什么卓有成效的成绩。上亿美元的慷慨投入,好像全打了水漂。学家们通过“有机桥”技术,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对机械假肢的自由控制,几乎到了完美状态。但这和他们朝思暮想戮力追求的脑芯片技术的“绝对控制”,仍然相距了一个银河。

    人大脑中有约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平均拥有一万个突触。名为白质的纤维连接着大脑中许多区域,总长约16万公里,足以绕地球四周。即便只显示人脑中单独一类蛋白质的位置,生成的图像数据就可达2PB,相当于几十万部高清电影的容量。人脑是人类所知最复杂的结构,研究人脑显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②

    即便是51区,也没能好好解决人脑和芯片的“兼容问题”。学家们至今找不到一个绝佳的匹配方式,把人脑和机器对接。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大脑运作方面的所有知识。目前大脑研究领域的种种“成就”,只是生物学上的“成就”,没有思维学上的“成就”,很不平衡。而且生物学上的“成就”,扑朔又迷离,实在不好意思说是“成就”。

    人类对“思维”一无所知。它是和量子力学一样拥有一套匪夷所思规则的学科,而且几乎没有起步。在思维学的世界面前,人类只是牙牙学语的婴儿,抬头只看见光污染的天空,星星都见不着,而思维学是浩瀚宇宙。

    我们当然在这些那些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在技术、通讯、旅行、医药、外科手术等方面,我们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很多成就非常了不起,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我们从思想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呢?

    直到现在,学家们也没清醒意识到思维学的问题。或许他们不知道从何着手,或许其它什么,总之,思维学原地打转,停滞不前。

    相比之下,斯科特觉得,“人工智能”都简单多了。

    ……

    ①Brain-computer interface,脑机接口。

    ②本段有参考《National Geographic》2014年2月刊“The New Science of the Brain”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