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当和尚如此幸福

碧莲高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重生之饕餮天后最新章节!

    然后第四次点卤,间隔的时候略长,晓青算着,怎么也有十七八分钟的样子,这次点的卤水却又比第一二次还少。

    之后的三次,约十分钟点一次,卤水的份量比第四次的还要少一些,每次点卤都要用瓢顺缸压动,促使豆腐凝固,每次点卤之后都要盖盖子保温,然后就是压豆腐。

    老汉的力气极大,安得有一百多斤的青石板,被他毫不费力的就搬了起来压豆腐,约莫压十分钟左右,再打开豆腐就成了。

    老汉也终于抬起头看了他们几个一眼,目光在师傅身上停了停:“瞧着你这老头子倒有些眼熟,你见过我?”

    晓青不禁失笑,哪有这么问人的,不是该我见过你才对吗。

    老妇人这时候过来:“我这老头子有些疯癫,说话也颠三倒四的。”

    说着,看向老汉:“可又胡说,这是冀州府的客,哪会认得你。”

    那老汉却道:“万发缘生,相遇即是有缘,认不认得有什么打紧。”

    晓青倒不禁愣了愣,老汉这几句初一听寻常,仔细想来却颇似佛语,老妇人摇摇头:“倒越发胡说,怎么又念起经来了,又以为自己是和尚了不成。”

    老汉却不理她,而是走到师傅跟前:“你认得我。”

    师傅笑了:“你不刚才说万发缘生,何必认得,相遇既是有缘,今儿你我既然有缘,就在这小院中坐一会儿吧,我这徒弟想跟老哥哥讨教你那素馅儿包子是怎么调的,老哥哥可否赐教?”

    老汉看了晓青一眼,又看向老妇:“买包子的是她。”

    老妇人点点头:“是她,你可不许藏着掖着,她是个好心的姑娘,快告诉她。”

    老汉却问晓青:“你说那包子馅儿里都有什么东西?”

    老妇人一听气的直跺脚:“可是又疯癫起来,是姑娘问你,怎你却问起她来了。”

    却听晓青道:“主料有绿豆菜,芫荽,面筋,香干,黄花菜,木耳,粉丝,蘑菇,调料,有麻酱,香油,盐,还有一味,之前我没想出来,这会儿倒猜出来了,是豆腐乳,不知我猜的可对?”

    老汉定定看了晓青一会儿,点点头:“别的东西还算平常,唯有这豆腐乳却是我做出来的,旁处没有,你连这个都能猜出,果真厉害,想来你是个做菜的高手了。”

    晓青摇头:“不瞒老伯,我还没出师呢。”

    师徒三人出了桃李村,晓青抱着个小粗陶坛子,里头装的是从老妇人家里买的腐乳。

    老汉做腐乳堪称一绝,可惜老汉还没研究出青腐乳,也就是臭豆腐,不然晓青倒是想做一道现代风靡全国的小吃,油炸臭豆腐来解解馋星劫始末。

    不过,今儿自己跟老汉简单提了一下,以老汉做腐乳的技术,估计很快自己就能吃上了,知识这老汉到底是谁啊,不说做腐乳,就是做豆腐的手法来看,也不是一般人。

    想着不禁问了出来:“师傅这老汉到底是不是您的故人啊,?”

    师傅点点头。

    晓青愣了一下:“那您刚才怎么不认他。”

    “我这位故人之前是建业寺的僧厨,人有些疯癫,却做得一手好菜,我曾亲眼见他做过一瓜十味。”

    晓青愣了一会儿:“师傅说他是个和尚?”

    老爷子点点头:“后来听说走丢了,却不想过了这么多年之后,竟然在这冀州府里我们老哥俩碰上了,还真是他说的万发皆缘,既如此,不如随缘吧,而且,他如今既已还俗娶妻,何必再提过去的事情,徒增烦扰。”

    晓青点点头,是啊,看起来他早已不记得自己过去当过和尚了,唯一记得就是一身厨艺,怪不得能调出如此美味鲜香的素馅儿呢,原来是僧厨。

    忽想起师傅说的,好奇的问:“师傅,什么是一瓜十味啊?一个冬瓜能做出十种味道来吗?”

    师傅点点头:“年头太长,师傅也不大记得了,我想想,好像有红烧冬瓜,清炒冬瓜,回锅冬瓜,萝卜冬瓜饼,红豆冬瓜粥,海鲜酿冬瓜,肉沫蒸冬瓜,还有个冬瓜饺儿,最后是一个冬瓜排骨汤。”

    噗……晓青不禁笑了起来:“师傅您不说是和尚吗,这又是肉沫,又是海鲜,又是排骨的,哪是和尚吃的东西。”

    大师兄道:“谁说和尚不吃肉的,和尚只是戒荤而已。”

    晓青更纳闷了:“荤难道不是肉?”

    大师兄指着他笑:“看来你们那儿的和尚是不吃肉,咱们这儿却是吃的,佛门里所说的荤,指的是葱蒜类的五辛,和尚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戒荤,却允许吃三净肉。”

    “何为三净肉?”晓青简直越听越糊涂。

    师傅好笑的摇摇头:“难得有你这丫头不知道的事儿,所谓三净肉为,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

    晓青愕然:“这不等于说,什么肉都能吃。”这几句简直就是四个字可以诠释,掩耳盗铃:“想不到当和尚如此幸福,要是再能娶媳妇儿生孩子,跟还俗有什么差别啊。”

    老爷子:“世俗不过一念而已,佛门清修是修行,红尘万丈也是修行,何必计较世俗之分。”

    晓青想想师傅的话大有道理,而且,和尚吃不吃肉跟自己识字没什么干系,她如今该想的是怎么料理跟安子和的关系,还有就是进京的事情。

    虽觉得师傅不应忍着韩子章,可让自己去跟韩子章比试厨艺的话,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尤其从师傅的话可以知道,韩子章虽人品卑鄙,厨艺却相当精湛,且有数十年的经验,虽是北派却也精通南菜。

    还有御膳房那个什么总管柳海,且韩子章如今已在宫里经营五年之久,若真比厨艺还罢了,只怕又出什么阴招儿,到时候自己防不胜防。

    更何况,晓青觉得自己的厨艺虽开了作弊器,却对古代的食材调料香料等并不太熟悉,有些自己甚至只在书里见过,若比试厨艺的时候,出现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食材,那自己必败无疑,所以,师傅说的对,见识最重要的花开富贵在农家。

    另外,还有自己跟安子和的关系,自从七夕过后,两人的关系越发暧昧,安子和也不再像以往一样规矩,寻到机会就会拉拉她的手,或者抱她一下,或者,说几句让她面红耳热的话儿。

    而晓青发现自己跟所有女人一样,对于男人这样俗烂的招式,依然没有招架之力,进而开始考虑以后。

    如果她跟安子和发展下去,势必会谈婚论嫁,自己绝不能允许,自己不明不白的跟着一个男人,这是她的底线,若谈婚论嫁,之前跟大老爷的事儿就不得不考虑清楚。

    自己是不在乎,因为潜意识里跟大老爷有那事儿的,根本不是自己,可安子和作为古代的男人,还跟安家沾着亲,会不在乎自己的妻子跟别的男人有过那事吗。

    古代女人人视贞洁可是比命还重要,女人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男人,安子和会是例外吗。

    还有,如果自己嫁了他,势必不能留在安府,不止自己不能留,安子和也不行,虽说安子和跟大老爷沾亲,如果可以,晓青这辈子也不想跟大老爷有什么瓜葛。

    两人出府之后以什么谋生?开个馆子的话,开什么样儿的馆子?在哪儿开?都是问题。

    一旦选择跟安子和发展就必须去面对的问题,这令晓青异常纠结,却没想到,自己还在纠结的时候,安子和却要成亲了。

    新娘子是苏通判的侄女苏芸娘,这个消息是从二哥周和哪儿听说的,听到的一瞬,之于晓青不亚于晴天霹雳。

    就在昨天,安子和还拉着她的手说等离开冀州府,去江南,说江南风景好,气候也好,又是南菜的源头,去哪儿或许能寻个晓青七夕说过的小院。

    这些话还近在耳边,让她颇为动心,转过天就听到他要娶妻的消息,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了?或者说他心里计量的什么,莫非是想娶妻之后再纳自己为妾。

    他真把自己当成这里三从四德的女人了不成,还是说,在他眼里,自己从来都只是个爬床丫头,无论如何,这口气晓青绝不会咽下,不管如何难堪,她都要当面质问安子和。

    问了二哥周和,知道因老孙头走了,安子和这几日都在城东的安记酒楼坐镇,晓青想都没想就冲去了城东。从大门进去,迎头正撞上安志。

    安志本来还挺悠闲的姿态,看见晓青的一瞬,手里的菜牌差点儿丢出去,心说,哎呦喂这位姑奶奶怎么来了,今儿可是会亲家,大老爷跟三老爷苏通判苏夫人,还有苏通判的哥哥两口子,虽说过几天才订亲,也得先吃顿饭,照一面,也给大管事做个脸,这当口,这位姑奶奶怎么来了,她要是上去可就热闹了。

    忙迎上来:“姑娘今儿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