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 / 孙中山

人气:4已完成投票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社会建设 附录章程并规则之模范(2023-10-04 06:00)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著作。孙中山著。写于1917—1919年,由3部分组成,曾多次印行。1956年编入《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部分“心理建设”,即“孙文学说”(1918年著),共8章,主要论述“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指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权,原定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及种种革命方略、建设宏模不能实现,原因是“知之非艰,行之唯艰”的成说存在于人们心中。因此在认识论上必须打破旧说,懂得“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有志竟成”的道理,以鼓励人们实行革命主张。第2部分“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1919年著),提出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主张兴办实业,谋求富强。共分6个计划,全面设计了中国工业建设的步骤、规模。前3个计划是在秦皇岛建北方大港、在上海建东方大港、在广州建南方大港,以作为发展各种工业的中心。第4个计划是兴建铁路系统。第5个计划是兴办衣、食、住、行、印刷等各种工业。第6个计划是兴办采矿业。希望通过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助,工业革命与国有化同时进行,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促进世界文明,防止战争爆发。第3部分“社会建设”,即“民权初步”(1917年著),解释为实现民权而举行会议的手续和方法。认为民权就是人民有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这样才是纯粹民国。实行民权的第一步是教会民众如何举行会议。卷一,“结会”;卷二,“动议”;卷三,“修正案”;卷四, “动议之顺序”;卷五, “权宜及秩序问题”。这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全面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纲领。其中普及民权知识,教导民众迈出实行民主的第一步,有积极意义。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心理建设

自序
第一章以饮食为证
第二章以用钱为证
第三章以作文为证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
第五章知行总论
第六章能知必能行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有志竟成

物质建设

自序
篇首
第一计划
第二计划
第三计划
第四计划
第五计划
第六计划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社会建设

第一章临时集会之组织法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
第五章动议
第六章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
第七章讨论
第八章停止讨论之动议
第九章表决
第十章表决之复议
第十一章修正之性质与效力
第十二章修正案之方法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
第十四章附属动议之顺序
第十五章散会与搁置动议
第十六章延期动议
第十七章付委动议
第十八章委员及其报告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
第二十章秩序问题
结论
附录章程并规则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