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因中无果品第八

提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百论译注最新章节!

    原典

    外曰:“生有故,一当成(修妒路)。汝言因缘故诸法生,是生若因中先有,若因中先无,此生有故,必当有一。”

    内曰:“生、无生、不生(修妒路)。若有生,因中先有,因中先无,如是思唯①不可得,何况无生?汝若有瓶生,为瓶初瓶时有耶?为泥团后非瓶时有耶?若瓶初瓶时有瓶生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瓶已有故。是初中后共相因待,若无中后则无初,若有瓶初,必有中后,是故瓶已先有,后复何用?若泥团后非瓶时瓶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未有故。若瓶无初中后,是则无瓶。若无瓶,云何有瓶生?

    “复次,若有瓶生,若泥团后瓶时应有,若瓶初泥团时应有,泥团后瓶时无瓶生。何以故?已有故。亦非瓶初泥团时有瓶生。何以故?未有故。”

    注释

    ①思唯:思量所对之境加以分别。

    译文

    外道说:“因为有生成存在,所以一能够形成(修妒路)。你说由于因缘的和合,所以诸事物生起,这个生成如果因中先存在,如果因中先不存在,因为这个生成是有的,所以一定会有一。”

    释子答:“生成、没有生成、不生成(修妒路)。如果有生成,因中先有,因中先没有,这样是不能得到对事物的分别的,更何况是没有生成?你如果确定有瓶子生成,是瓶子刚刚成了瓶子时有的吗?还是有了泥块之后不是瓶子时有的呢?如果瓶子是刚刚成为瓶子时有瓶子生成,这事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瓶子已经有了。这是因为开始、中途、后来一起相互依赖,如果没有中途、后来,就没有开始,如果瓶子刚刚有时,一定有中途和后来,那么瓶子已经先有了,后来还有什么用?如果有了泥块后,但还不是瓶子的时候瓶子生成的话,这也不对。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如果瓶子没有开始、中途、后来,就没有瓶子了。如果没有瓶子,怎么能说有瓶子生成?

    “其次,如果有瓶子生成,这又有两种情况,如果有泥块,而后于瓶子时,应该有瓶子;如果瓶子最初是泥块时,应该有瓶子,泥块晚于瓶子时没有瓶子生成。为什么呢?因为已经有了。也不是瓶子最初是泥块的时候有瓶子生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

    原典

    外曰:“生时生故无咎(修妒路)。我不言若已生,若未生有瓶生。第三法①生时是生。”

    内曰:“生时亦如是(修妒路)。生时如先说,若生是则生已,若未生,云何有生?生时名半生半未生,二俱过,亦如前破,是故无生。”

    外曰:“生成一义故(修妒路)。我不言瓶生已有生,亦不言未生有生,今瓶现成②,是则瓶生。”

    内曰:“若尔,生后(修妒路)。成名生已,若无生,无初无中,若无初,亦无中无成。是故不应以成为生,生在后故。”

    外曰:“初中后次第生,故无咎(修妒路)。泥团次第生瓶底、腹、咽、口等,初中后次第生,非泥团次有成瓶。是故非泥团时有瓶生,亦非瓶时有瓶生,亦非无瓶生。”

    内曰:“初中后非次第生(修妒路)。初名无前有后,中名有前后,后名有前无后。如是初中后共相因待,若离云何有?是故初中后不应次第生。一时生亦不然(修妒路)。若一时生,不应言是初是中是后,亦不相因待,是故不然。”

    注释

    ①第三法:谓生成出既不同于泥块,又不同于瓶子的事物。

    ②现成:现有之义。

    译文

    外道说:“在生成的时候生成,所以没有过失(修妒路)。我没有说如果已经生成,如果没有生成,有瓶子生成。第三种事物生成时才是生成。”

    释子说:“生成时也是如此(修妒路)。生成时如同前面所说,如果生成,这就是生成了,如果没有生成,怎么能说有生成?生成时叫半是生成半是没有生成,这两种都有错误,也如同前面批判的,所以没有生成。”

    外道说:“生起与完成是同一意思(修妒路)。我没有说瓶子生起了才有生起,也没有说不生起时有生起,如今瓶子已呈现,就是瓶子的生成。”

    释子说:“如果这样,生起是后有(修妒路)。完成叫已经生起,如果没有生起,就没有开始没有中途,如果没有开始没有中途,也就没有完成。所以不应该把完成当作生起,因为把生起安置在后边了。”

    外道说:“开始、中途、后来是渐次生起的,所以没有过失(修妒路)。泥块渐次生起瓶子底、腹、颈、瓶口等,开始、中途、后来渐次生起,不是泥块之后有完成的瓶子,所以不是泥块的时候有瓶子生起,也不是从瓶子中有瓶子生起,也不是没有瓶子生起。”

    释子说:“开始、中途、后来渐次生起(修妒路)。开始是指没有前而有后,中途是指有前有后,后来指有前没有后。这样,开始、中途、后来共同相互依赖,如果分割开,怎么能说它们存在?所以开始、中途、后来不是渐次生起的。同一时候生起,也不对(修妒路)。如果同一时间生起,不应该说这是开始、这是中途、这是后来,而且相互没有联系,所以不对。”

    原典

    外曰:“如生住坏(修妒路)。如有为相①生住坏次第有,初中后亦如是。”

    内曰:“生住坏亦如是(修妒路)。若次第有,若一时有,是二不然。何以故?无住则无生。若无住有生者,亦应无生有住,坏亦如是。若一时,不应分别是生是住是坏。

    “复次,一切处②有一切(修妒路)。一切处名三有为相。若生住坏亦有为相者,今生中应有三相,是有为法③故。一一中复有三相,然则无穷。住坏亦如是。若生住坏中更无三相,今生住坏不名有为相。若汝谓生生共生,如父子,是事不然。如是生生,若因中先有相待,若因中先无相待,若因中先少有少无相待,是三种《破情》中已说。

    “复次,如父先有,然后生子,是父更有父,是故此喻非也。”

    注释

    ①有为相:有为相有三种,一生相,二住异相,三灭相。将住异分开,则为四种。

    ②一切处:又名遍处,意为以所观之境,周遍于一切处所。

    ③有为法:指因缘和合所生之事物,为者造作之义,有为即有造作。

    译文

    外道说:“像生起、存留、坏灭(修妒路)。如同造作而有的相状,渐次有生起、存留、坏灭,开始、中途、后来也是这样。”

    释子说:“生起、存留、坏灭也是这样(修妒路)。如果渐次有,如果同一时间有,两者都不对。为什么呢?没有存留就没有生起。如果没有存留而有生起的话,也应该存在没有生起而有存留,坏灭也是这样。如果同一时间存在,就不应该区分这是生起、这是存留、这是坏灭。

    “其次,任何处所含有一切(修妒路)。一切处所又叫生起的相状、有不同表现的相状、坏灭的相状这三种造作的相状。如果生起、存留、坏灭,也是因缘所生事物的表现的话,如今生起中应该有三种相状,由于它是因缘所生事物。每一个之中又都有三种相状,这样的话,那么就无穷无尽了。存留、坏灭也是如此。如果生起、存留、坏灭中又没有这三种相状,如今生起、存留、坏灭不能叫造作而起的相状。如果你认为生起又生起相伴生起,如同父子关系,这事不对。像这样的生起又生起,如果因中先有了相互依赖的相状,如果因中先没有相互依赖的相状,如果因中先少有或少无相互依赖的相状,这三种情况在第五品《破情品》中已论述过了。

    “其次,如同父亲先有,然后生出儿子,而这个父亲还有他的父亲,如此将无有穷尽,所以这个喻说不对。”

    原典

    外曰:“定有生可生,法有故(修妒路)。若有生有可生,若无生则无可生。今瓶等可生法现,有故必有生。”

    内曰:“若有生,无可生(修妒路)。若瓶有生,瓶则已生,不名可生。何以故?若无瓶亦无瓶生,是故若有生则无可生。何况无生?

    “复次,自、他、共①亦如是(修妒路)。若生可生是二,若自生,若他生,若共生,破吉中已说。”

    外曰:“定有生可生,共成故(修妒路)。非先有生,后有可生,一时②内曰:“生,可生,不能生(修妒路)。若可生能成生者,则生是可生,不名能生。若无生,何有可生?是故二事皆无。

    “复次,有无相待不然(修妒路)。今可生未有故无,生则是有,有无何得相待?是故皆无。”

    注释

    ①自、他、共:自,指自生。即一切万法以自己为因而生。他,指他生。乃依其他的力量或他物而生。共,即共生,一切万法之产生,不是由自己的本性而生,亦不由其他的力量而生,而是依靠自己和他力结合所产生。

    ②一时:同时或某一时候。

    译文

    外道说:“一定有生成能够生成,因为事物是存在的(修妒路)。如果有生成,有可以生成,如果没有生成,那就不会有生成。如今瓶子等能生成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因为它是存在的,所以一定有生成。”

    释子说:“如果有生成,没有可以生成(修妒路)。如果瓶子有生成,瓶子已经就是生成了,不能叫可以生成。为什么呢?如果没有瓶子,也就没有瓶子生成。因此,如果有生成,那就没有可以生成。更何况是还没有生成?

    “其次,自己生,依靠他力而生,自他结合而生也是这样(修妒路)。如果生成和可以生成是两个,如果依自力生成,如果依靠他力生成,如果两者结合而有生成,在第一品破吉的内容中已讨论过了。”

    外道说:“一定有生成能够生成,因为是共同完成的(修妒路)。不是前面有了生成,之后有能够生成,是同一时刻共同完成的。”

    释子说:“生成,可以生成,也是不能够生成(修妒路)。如果可以生成能够成为生成的话,那么,生成是可以生成,不能叫能够生成。如果没有生成,怎么会有可以生成?因此,这两种事情都不存在。

    “其次,有和无相互依赖,这就不对了(修妒路)。如今没有可以生成,所以是无,生成却是有,有与无如何实现相互依赖?因此都没有。”

    原典

    外曰:“生可生相待,故诸法成(修妒路)。非但生可生相待成,是二相待故瓶等诸物成。”

    内曰:“若从二生,何以无三(修妒路)?汝言生可生相待故诸法成,若从二生果者,何不有第三法?如父母生子。今离生可生,更无有瓶等第三法,是故不然。”

    外曰:“应有生,因坏故(修妒路)。若果不生,因不应坏,今见瓶因坏,故应有生。”

    内曰:“因坏故,生亦灭(修妒路)。若果生者,是果为因坏时有耶?为坏后有耶?若因坏时有者,与坏不异,故生亦灭。若坏后有者,因已坏,故无因,无因故果不应生。

    “复次,因中果定故(修妒路)。若因中先有果,先无果,二俱无生。何以故?若因中无果者,何以但泥中有瓶,缕中有布?若其俱无,泥应有布,缕应有瓶。若因中先有果者,是因中是果生,是事不然。何以故?是因即是果。汝法因果不异故,是故因中若先有果,若先无果,是皆不生。

    “复次,因果多故(修妒路)。若因中先有果者,则乳中有酪酥等,亦酥中有酪乳等。若乳中有酪酥等,则一因中多果。若酥中有酪乳等,则一果中多因。如是先后因果一时俱有过。若因中无果,亦如是过。是故因中有果无果,是皆无生。”

    译文

    外道说:“由于生成、可生成是相互依赖,所以,成就一切事物(修妒路)。不仅是生成可以生成相互依赖而成就,而且,由于这两个互相依赖,瓶子等事物才得以成就。”

    释子说:“如果从这两个生起,为什么没有第三个东西的出现(修妒路)?你说生成、可以生成互相依赖,所以一切事物成就。如果从这两个生成,为什么没有第三种事物?如同父母生出儿子。如今离开生成,可以生成,再就没有瓶子等第三种事物,所以不对。”

    外道说:“应该有生成,由于因有坏灭的缘故(修妒路)。如果果不生成,因不应该坏灭,如今可看到瓶子的因有坏灭,所以应该有生成。”

    释子说:“因为因坏灭了,所以生成也就消失了(修妒路)。如果果生成的话,这个果是因坏灭时有的吗?是坏灭以后有的吗?如果因坏灭时有的话,和坏灭没有差别,所以生成也消失了。如果坏灭以后有的话,因已经坏灭了,所以没有因,没有因的存在,所以果不应当生成。

    “其次,因为因中的果是确定的(修妒路)。如果因中先有果,先没有果,这两者都没有生成了。为什么呢?如果因中没有果的话,为什么只是泥中有瓶子,线中有布?如果它都没有这种因果确定性,泥中应该有布,线中应该有瓶子。如果因中先有果的话,这个因就是果的生成,这事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因就是果。由于你的议论中因与果没有区别,所以因中如果先有果,如果先没有果,这都没有生成。

    “其次,由于因与果繁多(修妒路)。如果因中先有果的话,那么,牛奶中有奶酪和奶油等,而且奶油中有奶酪和牛奶等。如果牛奶中有奶酪和奶油等,那么,一个因中有许多个果。如果奶油中有奶酪和牛奶等,那么,一个果中有多个因。这样,不论因中先有果、后有果,还是果先因后或因先果后,不论任何时候都有错误。如果因中没有果,也是同样的错误。因此,不论因中有果没有果,这都没有生成。”

    原典

    外曰:“因果不破,故生可生成(修妒路)。汝言因中多果,果中多因为过,不言无因果,是故生可生成。”

    内曰:“物物,非物非物,互不生(修妒路)。物不生物,非物不生非物,物不生非物,非物不生物。若物生物,如母生子者,是则不然。何以故?母实不生子,子先有,从母出故。若谓从母血分生,以为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离血分等,母不可得故。

    “若谓如变生①,以为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壮即变为老,非壮生老故。若谓如镜中像,以为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镜中像无所从来故。

    “复次,如镜中像与面相似,余果亦应与因相似,而不然,是故物不生物。非物不生非物者,如兔角②不生兔角。物不生非物者,如石女不生子。非物不生物者,如龟毛不生蒲。是故无有生法。

    “复次,若物生物者,是应二种法生。若因中有果,若因中无果,则不然。何以故?若因中先无果者,因不应生果,因边异果③不可得故。若因中先有果,云何生灭?不异故(修妒路)。若瓶与泥团不异者,瓶生时泥团不应灭,泥团亦不应为瓶因。若泥团与瓶不异者,瓶不应生瓶,亦不应为泥团果。是故若因中有果,若因中无果,物不生物。”

    注释

    ①变生:即变化生、化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生之一,谓不处于胞胎,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

    ②兔角:与龟毛一样,本是无有之物,以此喻不存在者无有生成。

    ③因边异果:指因与果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果不是由因而生,且与因根本不同的东西。

    译文

    外道说:“因为因与果不破,所以生成可以生成成立(修妒路)。你说因中有许多个果,果中有许多因是错误的,不说没有因的果,所以生成可以生成成立。”

    释子说:“事物与事物,非事物与非事物,既不能生成,又不能相互生成(修妒路)。事物不生成事物,非事物不生成非事物,事物不生成非事物,非事物不生成事物。如果事物生成事物,如同母亲生出儿子,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母亲实际上没有生出儿子,因为儿子是先有,所以才能从母亲那儿出来。如果认为从母亲的血液的成分中生出,把它作为事物生成事物的,这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离开了血液的成分等,母亲就不存在了。

    “如果认为如同变化而生成,把它作为事物生成事物,这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是壮年变成老年,不是壮年生成老年。如果认为如同镜子中的影像,把它作为生成事物的,这同样不对。为什么呢?因为镜中的影像没有其由来。

    “其次,如同镜子中的影像和面容相似,别的果也应该和因相似,但并非这样,因此事物不生成事物。非事物不生成非事物,如同兔子的角不生成兔子的角。事物不生成非事物,如同石女不能生出儿子。非事物不生成事物,如龟的毛不生成蒲草。因此没有生成的事物。

    “再者,如果事物生成事物,这应该是两种事物生成。如果因中有果,如果因中没有果,都不会这样。为什么呢?如果因中先没有果,因不应该生成果,因为不会有偏离于因的果可出现。如果因中先有果,怎么能说有生灭?因为因与果没有差别(修妒路)。如果瓶子与泥块没有差别,瓶子生成时,泥块不应消失,泥块也不应该是瓶子的因。如果泥块与瓶子没有差别的话,瓶子不应该生成瓶子,也不应该成为泥块的果。因此,如果因中有果,如果因中没有果,事物不生成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