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突降大雪,迷路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大军五部,各部彼此衔接保持二十里左右行军距离。

    塞外的夜,星空郎朗,雪原煞白一片,举目望去天地相交之处黑白分明。这里也不是一片广袤,各种丘陵延绵,寒风呼啸,响在耳边,吹在脸上如刀刮。

    后军前部是卫所军千户张英所统五百骑在前,辎重营在中,朱弘昭少年兵在后。最后面押军的是刘行孝率领的原总兵府标营卫队。

    这次出征战术要求就是两个字,奇袭。行动在于隐秘和速度,隐秘由马少先带着散骑封锁,实际上他出塞时的兵力被压缩,但一到塞外,这家伙手里的散骑急速膨胀起来,更能很好的封锁消息,但人员杂乱,也是隐患。

    而速度,各部要接连行军一夜一日,至明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七日傍晚汇聚于大同右卫杀虎口外的玉林卫老城,若行军顺利,可能会穿过玉林卫老城于镇虏卫老城过夜。

    玉林卫和镇虏卫本来都在塞外,后来迁入塞内。玉林卫安置在大同右卫,后世裁撤卫所,合并为右玉县。镇虏卫则安置在天成卫,合并为天镇县。

    一日一夜依长城边境横穿大同镇大半防线近三百里,行军压力真的很重。要知道这年头大军在自己领土内行进,一日能赶百里路,已经能称得上是神速。

    行军不是单单人马迁移,还要带着帐篷、扎营的木材原料等等。每日早晨吃了饭要拔营,这些东西都要拆了带走,晚上还要挑选合适地方规划扎营,一天大部分时间用在扎营和拔营上,真正行军的时间并不多。

    别说换营地就重新伐木,这个工作更繁琐。不是木头砍下来就能用来扎营,要加工,花费的时间更多。

    各部之间散骑奔驰,不断将各自的信息送达中军,让统帅朱以溯能随时了解到各部变动,进行不断调整,免得行军时各部脱离掌控造成脱节离队。

    “报!”

    一队探路散骑背挂旗幡,纵马踏雪顺风疾驰而来,带队的甲长抱拳急声道:“报将军,前方二十里地有一鞑子部落,人丁牲畜仓惶撤离,余下牧帐三十余顶!”

    何冲提酒囊饮一口酒取暖,随手抛给这甲长笑说:“马统领这伙人威名远播,省了咱不少事情。可惜人都被吓跑了,咱连牛羊都抢不到多少。”

    副将笑说:“三十余顶帐篷,说明这处部落也就几十户,不跑怎么能成?玉林老城据说有六百余户,咱可要加快行军速度,别让这伙鞑子也溜了。”

    “将军情送报中军,督促儿郎们加快脚程,破了玉林老城,咱先放开肚皮吃一顿!”

    何冲说罢,随身一员军官出列,带了数骑向后方赶去。

    前军先锋负责开路,危险大,战功也多。前锋勇猛,自然能带动全军节奏。朱以溯得知前军加速,对身旁将校赞叹一番何冲勇悍胆气雄壮,遂通报全军加速。

    行军至天明,各部休整片刻,取干粮用餐,休养马力。

    后军,朱弘昭坐在马扎火堆旁喝着肉汤糊糊,看着羊皮地图上木刺小旗标准的各军方位,叹道:“行军火速,我军虽士气旺盛,但也不能持久。来人。”

    高杰、陈策、李成栋三人放下碗抱拳起身,抱拳道:“在。”

    “虎子,你速去中军,提醒我父注意蓄养人力马力。一味在意行军速度,造成大军疲敝,实是舍本逐末之举,不可不察。”

    “遵令!”李成栋端起半碗肉汤糊糊两口喝完,随从牵来马点了数骑顺着雪痕就奔向西边。

    玉林老城,城中鞑子酋长阿拉塔得知大同镇万骑出塞直扑而来,当即下令全城收拾家当卷铺盖走人。虽有些恋恋不舍,但也不能鸡蛋碰石头。欺软怕硬是塞外的传统,跑起来毫无心理压力。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抢回这玉林老城,他可不喜欢住拥挤狭窄的帐篷,还是喜欢气派敞亮的明居。

    城中有滞留的商队,也有被蒙古鞑子虏来的边塞汉人。得闻王师东来,城中汉人说什么都不愿意走,在长者鼓动下这些被虏汉人态度强硬,结果引发一场血灾。

    中午,前军分兵突然夹包玉林老城,城中鞑子早已人去城空,何冲入内,城中尸躯摆列堆叠堵塞街道,首级吊挂在破旧街道两旁,发须皆张,满是狰狞和不甘。这些死者皆是汉人衣冠,老弱皆有,妇孺女子却无。

    何冲脸色阴沉发青:“搜,看城中有无幸存之人!”

    兴奋入城的战兵被这血淋淋一幕浇了一盆冰水,分散搜寻。

    玉林老城早已被蒙古占据,城中蒙汉杂居,何冲本打算攻下玉林老城解救这些被虏去的汉人,拯救被虏边民也是军功,没想到如今来迟一步。

    城中搜出几户躲入地窖,蒙古鞑子逃撤时没有时间搜寻躲过一劫的汉人。原来城中被杀的都是不愿意跟着逃遁,要等王师来救重回朝廷治下的人,结果不愿走的男丁悉数被杀,女子被绑走。

    “鞑子几时跑的?”

    “回禀将军,约莫一个时辰!”当首老汉发须皆白,跪拜在冰冷土地上哭诉:“天杀的鞑子,我等为其驱使兢兢业业,说杀就杀就像那狼崽子一样。老儿恳求将军怜悯城中冤魂,诛杀鞑子好让他们瞑目啊!”

    “老人家请起,这些鞑子朝哪里逃了?”

    老头身躯颤抖,浑浊目光也是不定,一名青年冻得发抖跪伏在地:“小的懂蒙语,鞑子向镇虏城逃了,鞑子拢共近三千出头,鞑子精壮约有七百余骑。”

    何冲踌躇左右踱步,问:“镇虏城有多少鞑子?”

    十几人相互看看,没几个能说的出来准确,有说两千多的,也有说四五千人,没个准确大致的数据。

    何冲无奈,挥手道:“安置好这批人,别短了衣食。让弟兄们将城里亡者葬了,先休养。派人通知大人此处状况,多遣游骑侦寻镇虏老城,我等待大人军令再行事。”

    塞外马贼封锁消息,本来就存在一些问题,故而朱以溯才对这伙人严加甄别。未曾想马少先出塞后就发动关系,让所部散骑数量激增至两千余骑。

    人马多了,自然也就难保同心。马贼之中也不全是汉人、边民。也有活不下去的蒙古牧民、两头不讨好的蒙汉混血。

    而镇虏城的鞑子与玉林城的鞑子就是从一些卖消息的马贼那里得到了这次东路出征的行军路线和各部大致的位置。

    这些卖消息的马贼也是塞外乘机加入准备捞一笔的,对东路上下的战略意图并不清楚,只以为是扫荡大同镇塞外的鞑子,例行公事而已。

    明初时,边塞军力强盛,隔个几年就要派兵出塞收拾蒙古一趟,不求打死蒙古,但求骚扰他们,不让他们生养休息。

    土木堡之变后,边军实力渐弱,骚扰疲敌的战术消耗也大,就周期延长。但时常也会入秋后派人纵火焚烧草原,不让蒙古活的太舒心。

    现在两个酋长认为东路万骑出塞是奔着他们来的,东路出兵,说不好其他各路也会出兵,只是他们还没有得到消息罢了。而且明军分兵战术也是有迹可循,几年前不就是这样导致辽东五路大军大败吗?

    占着城池,平时有过往商旅经过,这两个酋长也是消息灵通之辈,有商队带来的税收和兵甲,他们手里的儿郎装备相对于其他部落自然要强盛三分。

    他们可舍不得白白放弃城池带来的优渥生活和各种收益,怎么也要打一场。而努尔哈赤的成功也激励着他们,当年能被蒙古大军操翻的女真后裔都这么猛,他们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自然会做的更好。

    两人一合计,镇虏城鞑子酋长莫日根提议,正好明军也是分兵五路,干脆效仿努尔哈赤,给明军来个逐一击破。

    当即,镇虏城和玉林城的两个鞑子酋长急速召集附近被马贼驱散的小部落,召集兵马,而何冲还在等朱以溯将令。

    兵贵神速,这两个酋长当即挑选骑卒两千余出镇虏城,城中老幼健妇伪装丁壮登城据守。

    而何冲派出的侦骑不能深入,与镇虏城外的鞑子散骑交手几次互有伤亡后就回报,说是镇虏城防守严密,两城鞑子都汇合协力坚守。

    何冲闻言大喜,拍着手掌恶狠狠道:“竟然不逃,真是苍天有眼。让儿郎们再休养半小时,出城围堵镇虏城,等中军汇合后再夹攻破城,为枉死子民复仇!”

    当然了,这条消息也要送报中军。

    中军,朱以溯率两千骑出山峡,来到兔毛川转向南流的一处小平原,这里原是明初军屯之所,当年修建的沟渠依稀能见,曾唤作东渠百户所,是玉林卫下属的百户所。

    得到前军消息,朱以溯下令全军休养用餐,传令左右两翼朝中军靠拢,等蓄养好人力马力后再出发,到时候何冲前军也就准备的差不多,一口气就能攻破镇虏城。

    塞外天气多变,这时候突然下起大雪。

    雪花飘零,劲风吹拂雪花更是模糊一片,能见度极低。

    先前降落的积雪也被风吹起,更是弥漫一片。更糟的是,前队留下的雪痕被掩盖了!

    后军,朱弘昭所部在突然降落的大雪里迷路了!

    本来顺着山峡一直走就成,雪中行军遇到了岔路口,一处路宽,一处路窄。而且道路都是弯弯曲曲,谁也不知道会通向哪里。

    后军停顿在这处三岔口,朱弘昭跳下战马,带人分别探入这两条路几十步,翻开新落的雪层想要寻找被踩瓷实的雪痕,可惜,两条路都有踩痕,可能这里前队分过军。

    “公子,向导也迷路了。”

    朱弘昭握着马鞭拍手,这个时候不能走,走错了可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折返。沉吟道:“全军休整,分别派散骑勘探。若遇到前队斥候、或遗留路标,速来回报。”

    刘行孝遣人出发,看着地图与周围地势也是头大。

    ------庆贺第一个童生,感谢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