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兵匪一家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正月初三,河套诸部听闻老巢被端,大跨步后撤。然而,朱弘昭已经领着七千骑,另有五千解救被虏边民组成的运输队,驱赶着五万多头牛,七万多匹马,近十万的羊渡过黄河,于初八沿着兔毛川向镇虏、玉林老城行军。

    而苦逼的赵率教,率领两千京营骑士出发迎接。他真的很倒霉,好不容易被起复重用,结果这个相当于考验的任务让他弄得一团糟。

    本来抵达玉林城后,他就要率京营骑士赶赴河套接应朱弘昭。但是,京营骑士突然水土不服起来,也有行军太累卧床不起的,总之,就是走不动了,需要静养。

    赵率教拿京营骑士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些骑士是好不容易凑起来的。都是京营将领的亲卫家丁,至于花名册上的正规骑士,有点消失了留下个名字,有的挂着名字在家过着滋润的小日子,还有的挂着名字在京里打工跑腿……

    他就五十多名家丁镇场子,平时维持个军法还成,真想靠嫡系压服这群骄兵,一个字,难。

    如今的羽林、镇虏两城被收复,朱以溯断然不会再舍弃,从东路调来镇虏卫,让他们回到祖上戍守的地盘。将重建的高山卫一并调来,安置在玉林城,重新恢复这里的军屯。

    这下,大同西路、晋南晋北的商户们都急的跳墙。本来晋商出塞主要有两个出塞关口,西边是杀胡口,东边是沿着东路抵达宣府镇,再从张家口出塞。

    现在两个出塞的主要商道都被朱以溯控制,这让晋商如何能心安?万一恼了朱以溯,两边使力,他们的财路可就断了。

    而大同西路诸将也简单,收着过往杀胡口商队明里暗里的好处,自己也做点小生意挣外快。结果现在,杀胡口外面的玉林老城被朱以溯霸占,看样子是占着不走,那西路诸将还怎么做生意?还怎么收好处?还怎么过日子!

    西路中受害最严重的就是麻家,靠着杀胡口没少挣钱。边塞本就贫瘠,麻家养马能挣多少?养的马连族内家丁都供应不过来,哪有外卖挣钱的?

    西路诸将利益受损,朱以溯知道不知道,当然知道。可他在乎吗?本来还打算战后接掌大同镇后拉拢一批,结果西路诸将伙同麻承宣欲抢夺军权,朱以溯便给这些人判了死缓。

    赵期骑在一匹温顺老蒙古马上,眯着眼睛望着西边雪地上出现的杂色人马,他枯老的面容泛着喜色:“赵兄弟,前面领军的是郭谅。这个年轻人不得了,是我家公子好友,为人沉毅,更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本领。”

    赵率教哈着白气,连连点头。为了抱住朱以溯的大腿,这位五十岁的老将豁出脸面不要,硬是和赵期认了个同宗兄弟,说来也巧,两人祖籍在一个地方。

    经历过辽镇的战事,他对辽镇已经绝望了。又带了京营的兵,也彻底的失望了。他更看好朱以溯接掌后的大同镇,到时候粮饷自足,将领和睦,还有一票精兵,打起仗来保准舒服畅快。

    相貌英俊的郭谅,此时胡子拉碴,脸上满是油垢,身上还散着淡淡血腥恶臭,在马上抱拳道:“赵管事,公子尚在后队,估摸着天黑才能至。”

    “怎的这么晚?老爷已在玉林城设下宴席,要为将士们庆功。”

    郭谅看了眼京营骑士的赵字将旗,他没见过京营骑士这般装束,因为实在是太优良精美。又疑惑看一眼赵率教,还以为这伙骑士是朱以溯从别的地方抽来借的。

    下马道:“这次出征河套大胜,解救被虏边民七千余户,虏鞑子妇孺老幼七万余口,牛马牛羊二十余万难以数清。鞑子又有小股追兵在后,公子令我等押运人口马匹先行,亲率四千骑断后。”

    看郭谅目光看向赵率教,赵期介绍道:“郭将军,这位是京营游击将军赵率教,小老儿的同宗兄长。奉陛下之命率京营两千骁勇骑士助阵,可惜战情紧急,错过了战机。”

    “大同东路威远堡防守操守官,天成卫副千户郭谅拜见赵将军。”

    赵率教哪里敢让郭谅真的行礼,赶紧两手托住,赞叹道:“真豪杰也,横行塞外三千里,连战连胜,真是后生可畏,我等老矣。”

    别处的千户给他赵率教提鞋,赵率教都懒得看一眼,可这东路的千户不一样。尤其是这批随朱以溯父子出塞的千户,个个手掌精锐,麾下战力不比一般的战兵营守备差。

    赵期都给他提示了,这郭谅是朱弘昭好友,在东路体系早晚也是一个人物。面对这样的潜力,赵率教怎么敢摆资格?

    他估摸着自己这个京营游击将军可能已经当到头了,最好的结局就是在大同镇当个参将或分守副总兵。他又有黑历史,在东路也没功劳,摆资格就是自己找不痛快。

    “都是自家人,别太生疏了。”赵期摸着光秃秃下巴笑着,问郭谅:“那公子有没有危险?”

    “公子与杨御藩将军一日伏击鞑子追兵两次,早已杀的鞑子胆裂。末将认为也不可大意,不知赵将军可愿率军接应我家公子,公子目前驻军于黄河东岸。”

    赵率教对这个建议很心动,可又面有难色,这让郭谅隐隐不快,赵期贴耳对郭谅说了赵率教难处,郭谅眉眼含笑看一眼远处立阵严谨整齐的京营骑士,冷笑道:“绣花枕头……”

    赵率教讪讪赔笑,老脸火辣辣,无地自容,心生厉志,绝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傍晚,朱弘昭与杨御藩、何冲率军抵达镇虏城西十里,马少先领着两千骑分成两部休整后迎接。

    马少先立下了战功,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塞外当马贼舒服。这一战他也打出了名声,手下兵强马壮。正该在塞外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没道理窝在大同镇当个普普通通的千户战将。

    他知道自己没多少统军才干,为人又贪婪好享受。东路苛严的军法他觉得自己早晚会犯,还不如早早抽身,留一份情谊,他日也好再相见。

    手下的两千多号兄弟人各有志,近半人马愿意留在东路拼一份前程,毕竟马贼这个职业不光彩,有边军做后盾日子虽然舒坦,可始终不长久,吃的是青春饭。

    “这位是延绥镇好汉韩英,果毅骁勇,统兵才能胜马某数倍。”

    “末将韩英拜见公子,乞望公子不弃。”

    马少先又指着一彪形大汉道:“这位是虎大威,马某的老兄弟。当年孤身随马某招安于延绥镇,此次多亏他三日疾驰千里禀报军情,否则东路也收不到河套鞑子起兵的消息。公子别看他粗猛,他人在军中却手不释卷,才能犹在韩英之上。”

    “末将虎大威拜见公子,愿为公子效死力。”

    虎大威?这是个朱弘昭熟悉的名字,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明史他记不清楚,但虎大威的底细他清楚一点,介绍的第一句就是‘塞外降卒’。

    这塞外降卒,不可能是鞑子的人,唯一的解释就是马贼。马贼这个名声不好,虎大威又英勇殉国,史料中记载为塞外降卒,也是一种遮掩。

    “二位将军请起,马统领遗留旧部依旧由你二人统领。虎大威为主,韩英副之。望你二人谨遵军法,勤于国事。”

    朱弘昭扶起虎大威和韩英,这两人的铠甲也奇怪,是唐代风格浓郁的明光铠,再看看马少先的,朱弘昭怀疑这帮人是不是盗了墓才弄了这身行头……

    虎大威和韩英顺势站到朱弘昭背后,朱弘昭对李遂打了个眼色,转而对马少先说:“塞外的日子不好过,都是一起并肩杀敌好兄弟。但人各有志咱也不好强求,但有一言相告,还请马统领莫厌烦朱某嘴碎。”

    马少先憨憨一笑:“公子请讲,公子是个厚道人,咱又不是不开眼的人。”

    “无拘无束的生活咱也羡慕眼馋,但凡事都该有个规矩。这里杨御藩将军、何冲将军都可以做个见证,只要马统领的人不劫掠边民,咱还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哪怕马兄弟惹了插汉部的人,只要来咱大同地界,咱到时大不了并肩和他干一仗。所以马统领要记住,不犯边,咱依旧是兄弟,出生入死的兄弟。”

    插汉部是蒙古最强盛的部落,连辽东的建奴都不敢胡乱招惹。

    马少先重重点头,长呼一口浊气:“马某仰慕公子心胸情谊,承蒙公子不鄙弃咱出身卑贱。他日公子相召,马某带兄弟们必归于公子麾下再战。赴汤蹈火,绝不推辞。”

    朱弘昭点头,解下雁翎刀相赠,扭头呼一声:“带上来!”

    李遂领着卫队牵来十辆牛车,车上满是缴获的兵器弓矢,还有三车满是大大的箱子。朱弘昭道:“内有黄金三千两,白银八千两。算是给兄弟们的卖命钱,另外一些算是给马统领起家的家底。”

    “公子仁义!”

    马少先重重拜下,要跟他走的马贼跟着齐齐一拜,齐呼:“公子仁义。”

    送走了马少先这伙人,朱弘昭裹了裹披风,对何冲说:“镇虏、玉林两城事关重大,何将军有没有信心守住一座?”

    “人在城在。”

    何冲回答的很简单,一脸自信,朱弘昭询问如何守御,何冲回答:“鞑子能牧马,咱汉人咋就牧不得马?有大同镇为依靠,只要不是猪,守住二城不在话下。”

    杨御藩笑道:“何将军这话有理,某也是这样想的。不知何将军,有没有想到公子厚待马少先统领其中深意何在?”

    “兵匪一家,外掠鞑虏以练兵,内掠不义奸商补充粮饷。末将愚钝,不知是否领略了公子此举精髓。”

    朱弘昭哈哈一笑,锤了何冲胸膛一拳:“这样想就对了,也不可一味强硬,也可怀柔收拢鞑子散帐牧族。走,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