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崇智宫也不安全……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十分规范,逐级加以筛选淘汰。第一步是“海选”。每当皇帝到了大婚年龄时,皇宫都会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女,从中选出五千名由皇家支付路费,由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京城进行第二轮选拔。

    第二轮选拔时,宦官们选择一个较大场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后,把那些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这一轮大概会淘汰五分之一。第二天将进行第三轮选拔,宦官们采用前一天的列队方式,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以及音色、仪态,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便被淘汰。这一轮又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

    剩余的大约两千人会进行第四轮的精选。这一轮,太监们不仅会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还会考察少女的步姿与风韵。这一步又会淘汰一千名少女。

    最终留下的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选拔。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画上了句号。

    过了这四关的女子大概只有一千名,都成为了宫女,但是能否成为后妃,还要进一步的观察。入宫后,宫中宫娥们将那些宫女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身上不能有一丝疤痕,肌肤必须细腻光泽,这样,再选出三百为宫女头目。

    第五关是由皇帝派遣的宦官详细观察这三百名美女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性格是否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

    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倒数第二轮是“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最后由皇帝钦定一名皇后。

    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光宗泰昌皇帝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氏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氏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

    据载,这位刘氏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

    所以千万不要拿明朝的宫女和满清的宫女做对比,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差距。可以这么说,天下最美丽的女子,有一成会在宫里!

    宫女们入宫时一般都有基本的文学素养,故而也会根据宫里的事情,写一些宫词记录,或记载事件,或抒写情感。明朝各代都有宫词,比如天启宫词或者崇祯宫词等等。

    再所以,万历皇帝能干那么久,真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稍微把持不住,能不能在如狼似虎的宫女嫔妃身旁活过三十岁,还是一个大问题。

    一对狗男女相互倾慕,就在崇智殿内拥着滚了起来。

    抱着肌肤光洁如玉的躯体,朱弘昭喘着气展现他的资本,张嫣十指扣在他背上,眉头紧蹙闷声道:“你……吃了熊心豹胆……慢些……”

    放慢,轻抚着,朱弘昭信心十足,如玉轻柔的面庞同样泛着红润:“殿外有二百甲士,内校场就在半里之外。大不了带着姐姐杀出京城,回山东逍遥自在!”

    军队永远是他的底气,赴辽军已经抵达山海关,飞熊卫在通州,神策卫就在京城外的大营里。锦衣卫禁军、御马监勇士营在他看来都是花架子,一拳就能打散。

    只要杀出京城,与孙河统率的神策卫汇合,再加上飞熊卫铁骑支援,到时候京里混战,别说逃回山东,他都有信心将京城打下来。

    自从搬回崇智殿,朱弘昭终于可以安稳睡觉。胆子自然也大了不少,如果还在乾清宫偏殿,哪怕空阔的寝宫就他和张嫣两人,他也不敢下手。

    “胡说,妾身怎么能逃回山东去呢?”

    纤细手臂挂在朱弘昭脖颈,张嫣噫声轻语:“你能跑,妾身不能跑……”

    “姐姐,二郎舍不得姐姐……”

    两个人都在玩儿命,今日机会实在是难得。

    皇帝要在朝议中取消明年的辽饷,这是个扯皮的事情,一时半会停不了。辽饷背后站着无数人,罢辽饷就是要截断一大帮人的财路,这些人哪会心甘情愿交出来?

    而且没了每年辽饷三百万两银子,这空缺银饷,皇帝从哪去补这个窟窿?可能又会让齐王出马,抄上一家就能抵一年辽饷……

    崇智宫的战事渐渐平息下来,两人相互拥着回味余韵,张嫣吃饱后又有些悔恨,上次还能说是意外,这次分明就是狼狈为奸。有些后悔轻易让齐王得手,可她确实有些忍耐不住。

    两个月的时间,皇帝没去坤宁宫一次,她又脸皮薄不会用宫里那些取乐的器具。毕竟对皇帝来说,宫中美人数之不尽,美人身躯也没什么差异,唯一不同的只是身份或者见识。

    此时脑海清明,朱弘昭双手各握一团尖椒软肉轻揉着,侧躺在靠枕,下巴搭在张嫣肩上。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阴死皇帝。

    像信王一样,将天启皇帝阴死。但他要有个前提,必须要和张嫣生下两个儿子才敢动手,一个不保险,两个才保险。

    入宫这两个月,他一直在推测历史上天启皇帝的死因。据说是落水留下病根,没撑多久就死了。

    武宗皇帝落水是在九月份,可以说是天寒水冷而死,可他周围没有侧近保护?而天启似乎不是冷天气落得水,正值壮年还喜欢木工活锻炼的健健壮壮,却怎么也死了?

    在宫里他静心思索回忆,隐约记得历史上张嫣也是在天启三年生下皇太子,据说是被魏忠贤下手阴了一把,生下的是个死胎。所以他有理由相信,皇帝的漠视,让张嫣失去儿子还失去了生育能力,会让张嫣怀恨在心。

    所以张嫣与信王合作,一个要报仇,一个要自保也是有可能的。甚至勾搭在一起,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天启皇帝的爱好有些偏僻,也不如信王那般体贴。

    所以天启皇帝必须阴死,或许现在不仅自己有这个打算,估计有这个计划的人不在少数。

    但皇帝不能早早死亡,否则只会便宜了信王。而且张嫣生一个男婴那铁定就是太子,一旦这个孩子接掌帝位,出了意外最后还会将帝位落在信王手中。

    所以最好来个双保险,按他与皇帝的约定,他还能在宫里住三年。三年的时间,他必须要和张嫣生下两个儿子,如果时间紧张,他甚至打算对皇帝的其他妃子下手。

    别以为那些妃子会抗拒,只要保密到位,她们也想生一个孩子保证自己的地位,甚至还会因为生下孩子让娘家封伯封侯!

    说的冷血一些,大家只是各取所需。朱弘昭想要自己的孩子当皇帝,那些妃子只想保住自己与娘家的富贵。至于对皇帝的感情,一群海选上来的女人,能和皇帝有多少感情?

    就像张嫣,她对皇帝产生愧疚不是因为多么爱皇帝,而是受道德约束。而道德,会在生死、权欲面前崩溃瓦解。

    齐王比天启有本事,长得也好,还会体贴人。宫中闹鬼,天启只顾自己,而齐王却挺身而出,这种对比下,张嫣自然对齐王有好感。

    在自私的角度来说,张嫣可以不管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反正是她的骨血。能保证自己孩子当皇帝,而齐王能打能拼,能很好保护这个孩子的未来,她为什么不能与齐王联手?

    甚至张嫣都怀疑,如果没有她与齐王这档子事,齐王早晚会对皇室下手。因为她知道,齐王有大抱负,需要一个位置来展现自己的抱负,手下又多有精兵强将。再次掀起一场靖难之役,不是玩笑话。

    余韵散后,两人相互依偎收拾着战场,为对方穿衣束发。

    朱弘昭重新往香炉里加料,用香气驱散覆盖寝室内的靡靡气息。

    然后各自拿一本书心不在焉看着,相互闲聊着,话题是西南平叛。

    齐王赶赴西南平叛已经是定局,信王会监军随行。这是二百年来首次由亲王领兵,所以这件事情要格外的慎重,起码不能失败。

    皇帝、齐王、张嫣都知道,这次皇室亲王领兵出征必须要胜的干净利索,要有强烈的对比才能压下百官的不满非议。同时,也因为是亲王领兵,可能对手不仅仅是奢安两族带领的作乱彝民,还会有自己内部的人下手脚。

    所以要做万全准备,在通州三月初一通航后,南征大军将会动员。南征大军将会走运河抵达长江,再溯江而上抵达重庆府休整。

    大军所需船只、粮草皆由两岸府县制备,若有空缺以次充好,以贪墨论处。

    只要粮草没问题,朱弘昭有信心带着两万人横扫奢安叛军。他齐王府匠作坊已经加足马力生产天启三年式后装火铳,到时候神策卫全员装备。飞熊卫是骑军,在西南战场用处不大,他们只会分出两千骑南下以护卫粮道。

    编练刚刚成军的青州卫也会在陈策率领下先行赶赴重庆府,他们的作用就是坐镇重庆,听熊延弼调度督促西南各军。

    崇智殿寝宫内,张嫣与齐王聊着逐渐专注起来,取来地图铺上两个人相互比划着,计算着如果招安不成,大军行进时粮草问题的补充事宜。

    而且西南潮湿温热,火药需要防潮处理。朱弘昭这次的参战部队,完全就是全火器化部队,另外神机营也有两部四千人左右参战,主要是炮兵部队,将会有一百三十多门轻便的佛郎机火炮进入西南山地作战。

    所以火药是仅次于粮草的物资,一旦出现潮湿或短缺,这支大军就废了。

    也因为西南潮湿温热,铁甲容易生锈,所以朱弘昭带入京城的那批毛竹已经开始加工,将会制作一批轻便竹甲。

    殿外,天启脸色阴着,闷闷不乐赶来,见皇后随从都在殿外,脸色更是奇差,制止了老魏的通报,大步赶过去还没问,曹少钦跪拜在地:“万岁,皇后娘娘与齐王千岁正商议要事。”

    “要事?”

    天启只是点点头,也让随侍宫人留在殿外,带着老魏蹑手蹑脚进殿。

    “山东供应粮秣应当免除,大军带十日军粮抵达南直隶后,就近吃南粮。北方粮少,漕运周转困难。北粮一石等同三石南粮,吃的越少越好。”

    天启轻咳两声出现,将正在说话的张嫣吓一跳,朱弘昭依旧提笔记录,看一眼皇帝回头继续书写提议道:“南京火药原料储备丰富,可从南京大营提调五百桶原料运到重庆,由青州卫加工为威劲子药。”

    威劲子药,就是颗粒火药。

    颗粒火药制成后不会在运输中因为抖动而出现分层,点燃后颗粒之间有足够的空气,可以完全燃烧故而威力大,易储存。

    天启笑哈哈进来,端起朱弘昭写的南征各方面注意事宜,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不由脸上阴霾尽去,面带喜色:“如此准备周全,皇后有诸葛萧何之才!”

    “哪是臣妾之才,只是齐王担心有所疏漏,又信不过他人,只能由臣妾拾遗补缺。”张嫣手心发汗,看来这崇智殿也不安全。

    朱弘昭觉得自己应该在崇智殿修建哨塔……

    看皇帝喜忧参半的神情,就知道辽饷一事在朝堂上碰了钉子,否则也不会早早罢朝。随后皇帝也加入进来,一起补充这份行军各方面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