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金德大势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七月初十,飞熊军配备双马,走涿州、保定、真定、由井陉土门关入山西,他们将会在路上分军,以平遥、太谷、祁县、太原为第一批目标,肃清这里的晋商后他们会在汾州、平阳府两地进行第二轮抄家。

    “现在不是抄家的好时节,按大王说的,秋后才是抄家的好时机啊……”

    高杰握着缰绳,驻马小坡上,看着一排排铁骑从面前经过,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回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抢一个范家嫡女当小妾。

    估计他也就这么点出息了,他老子给范家当掌柜,他跟着没少受范家内系子弟的白眼。就算没有适龄的,抢一个小一点的先养着,反正他高杰不着急。

    李成栋端着望远镜,嘴里咬着一截米糕,连连点头,放下望远镜腾出手取掉米糕道:“这帮人不老实,估计今年入秋,那点家底也会被他们折腾干净。难道还要再养他们一年?捞到手里的,才是货真价实的。”

    高杰点头道:“就是那个理,可惜这回咱只能拿个幸苦钱。你们不知道,范家那地窖里全是冬瓜那么大的银锭子,大王能分润一成,弟兄们喝口汤也能肥上三代。”

    说着,高杰探手去李成栋马具里抽出一块米糕,狠狠咬着,似乎表达自己的一点点不快。

    王敦盛没好气道:“朝里那么多人盯着呢,都好好干,你们觉得事后入内库的银子,皇帝陛下会亏待咱们大王?”

    轮到虎大威千骑营经过,他驱马登上小坡,探手从李成栋那里取出一块米糕嚼起来道:“弟妹手艺越来越好了,虎子,这回兄弟们都忙着抢个小娘皮做妾,你那个要不要?”

    李成栋脸色一黑不言语,其他将领哈哈大笑,高杰策马登在最前,扬鞭对着飞熊骑大吼:“都他娘听好了,这回山西回来,人人抱个山西大辫子婆姨回家!”

    飞熊骑欢呼起哄声中,李成栋的脸色黑了又黑,这米糕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此时此刻的西苑,太液池入口处水车转着,连着一台简易的粉碎机,琼华宫宫女将一筐筐洗的干净的大苹果倒进去,不多时就被打成果汁碎肉淌了出来。

    装入三尺高的圆肚青花瓷缸,由借调来的壮年宦官两人一组,向琼华宫搬去。在那里,这些果汁果肉将会自然发酵,形成甘醇的苹果酒。

    琼华宫没有掌事太监,只有百名童龄小宦官。负责宫里杂务的是女官甄可心,是个二十二岁的丰满宫女,与朱弘昭有过一面之缘。

    捧着盘中两杯苹果汁,甄可心端到树荫下纳凉的朱弘昭这里。

    天启在一旁打着盹儿,显然心思不在这里。

    喝一口微酸甘甜果汁,朱弘昭躺着随着摇椅晃荡:“皇兄,有什么想法?”

    半睁眼看一眼忙碌的宫女,天启端起果汁抿一口,摇摇头道:“没看出有什么特异之处,倒是这果汁榨的挺快。”

    “皇兄注意到了,只是没有看重而已。今日臣弟邀皇兄来,想与皇兄座谈论道,谈谈五行五德衍化大事。”

    天启抬眉直愣愣盯了会儿朱弘昭,眨眨眼睛笑道:“齐王懂五德?这倒是个稀奇事儿,朕洗耳恭听。”

    树荫下,朱弘昭将冰块混合在果汁里,慢悠悠道:“臣弟的五德,与藏书里的五德不同。臣弟要讲人类发展与五德更替之间的关系,而非朝代之间的五德。”

    “人之起源说法众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从水中来,人离开什么都可以,唯独少不了水,故而五德之中以水为首,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天启听着皱眉,想反驳又没开口,齐王的说清楚,这不是朝代更替的五德,而是人类历史变迁的五德。

    喝着冰镇果汁,朱弘昭继续说:“而后水生木,人类五德转为木德。最早之际的人类不善耕种,燧人氏未出,故而采食浆果为生。燧人氏出,木德衍生火德,先民刀耕火种,从此进入火德的世界,虽然生活中出现各种金属、陶瓷器皿,但依旧是火德为主。”

    “观天下各族诸文明,自先秦以后,只有我华夏文明屡经沉浮,越挫越勇。诸般思想、各式技术傲绝天下。何也?”

    “因为火德之后是土德,请看看诸族文明,有哪一个如我华夏一般重视农耕?因为在土德时代,我华夏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才使得各族望尘莫及。农耕产业,此时此刻,已在我华夏达到饱和。历史各代无不重视农耕,可农耕受制于土地面积,以当时的技术已无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粮食供增长的人口食用。”

    “故而土德积攒不够,无法一举衍化为金德。反倒因为人口所需的粮食超过土地所产出的粮食,濒临饿死的百姓这才掀起一次次的乱世,为的只是吃饱肚子而已。”

    天启摸着下巴,感觉有些道理,下意识道:“我大明起于南方火德之地,我朱氏又是火神祝融氏遗脉,国朝崇尚火德,火克金,齐王的意思是这回土德衍金德,我大明凶多吉少?”

    “火生土,火德是朝廷之火德。土德是此时人类共同积累的德行,哪个种族先衍化为金德,谁就将引领今后的风云变迁。”

    “乾火炼金,我大明火德并不阻碍大土德衍生大金德。此次大势变革已有征兆,我大明若捷足先登,可得国运如姬周八百国祚,甚至更久长达千年。若不能,往昔刘汉、李唐、赵宋就是前车之鉴。”

    朱弘昭说着,端着果汁饮一口,天启依旧摸着下巴迟疑问:“姬周八百国祚,莫非是得到了大德眷顾?”

    “有这个可能,人类发展由火德转为土德是大势,姬周时期正处在变革时期。当时正是火德演化土德之际,皇兄应当听闻过西方之大秦,大秦分裂东西,其东一国延绵千年,也是赶上这大德更替之机缘。蒙上苍奖励,国祚方才延续。”

    神州每个朝代二百年一次的国祚轮回,就像一道紧箍咒一样折磨着每一位晚期皇帝,天启也不例外。对朱弘昭口中能再增加五百国祚的说法,有东西两个例子摆在眼前,就算是假的,他也必须相信!

    而且一旦齐王的观点经得起推敲,他将大范围推广,为土德衍金做准备。哪怕没有这回事,也要拿这个事稳定人心!

    这人心不是百姓士绅之心,而是各路豪杰之心,让他们老实点,咱老朱家的国祚还长着呢!

    朱弘昭指着机器,道:“此物借助水力日夜不息工作,胜人力百余倍。皇兄应该知道月前臣弟支援毛文龙将军兵器三万件,就是以水力做驱动锤打钢铁,一块块铁锭就如那果子一般,被锤打为杀人的兵器。近战兵刃做工简单,而火铳精良自然工序繁复,但有机器代替人力,也能几十倍提高效率。”

    “优良的火铳、火炮将是将来战场上的主流,杀敌于接阵之前,十分之犀利。谁掌握金德,谁就能得到上苍的眷顾。某些方面来说,土德衍金一事,西夷已走在了我大明之前,佛郎机火炮、秘鲁铳、钟表等等,都是金德盛于西夷之明证。”

    见天启神色紧张,朱弘昭笑说:“奈何西夷土德底蕴不如我大明深厚,其民在西本性带金,土德衍金之时虽有便利,但也只是小便利。只要我大明火德不息,后土之德隆盛,一点真金大德凝聚为种,吸纳后土大德萌芽,而后必能如雨后新竹,半日功夫抵达天际,无人能挡!”

    天启神色百变,有明悟,有庆幸感激,也有遗憾,更多的是一种恐惧。

    他竟然没看到这一重,而齐王学识并不如他广博,却看到了,这不是天命是什么!

    还好,这回天命站到了老朱家。

    这一套学说完全能立得住脚,经得起考验,谁掌握,谁就能掌握英杰人心!

    因为这套学说,完全指明了今后的发展大势,谁掌握闷声发展机械力量,谁就能掌握大势。改朝换代,有数不尽的优良火铳,如现在的齐王一样,谁是对手?

    现在的齐王,实际上已经无敌了。

    只是顾忌祖宗江山,将自己困在宫里而已。只要齐王出京,天启将失去对朱弘昭的所有控制手段。

    他庆幸齐王姓朱,庆幸齐王的血脉渊源,庆幸齐王信任他。他感激齐王,感激齐王无私,将这么大的秘密说给他听,这个秘密的价值难以衡量,因为这个秘密就是江山社稷,还是有上苍眷顾垂青的最少五百年江山社稷。

    从宋朝开始,就对民间天文、箴言之类的传承进行毁灭性的清剿,元朝也是如此,但还是没逃过‘石人一只眼’的箴言。

    天启张张口,脸色憋得通红,他不知道说什么,看着笑吟吟的齐王,他只能用力点头。

    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夏末初秋雨,天启拉着朱弘昭,登上自己的天子车架,送齐王回琼华宫。

    而此时的辽镇一片骄阳,小凌河战场上一片无首碎尸已被豺狼、秃鹫、老鼠、蝇蚁及蛆虫吃的只剩下白骨,以及烈日烤晒渗出的油脂遗迹。

    正红旗二十多个牛录簇拥着旗主代善与黄台吉检查着战场,一个牛录说没就没了,这是老奴立汗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而且整建制被消灭,连个原因都查不到,这让老奴如何心甘?

    四十岁的代善捡起一枚土坑里,未被明军回收的铁铸炮弹疑惑道:“莫非明军在对岸埋伏了大量火炮部队?”

    二十九岁的黄台吉双手握着马槊挑着周围几具骸骨,四周蝇蚁惊动乱窜密密麻麻一片,他浓眉皱着道:“明军是否埋伏火炮阿弟不清楚,但这些奴才,决然不是死于火炮。”

    虽然有的尸骸骨骼被打断,但推算起来,绝不可能是火炮打的,否则不可能留下全尸。

    两人都没有想到火铳,火铳是个什么德行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难以更改。与明军的军事观念一样,建奴重视火炮,却轻火铳。

    之所以玩骑射,一来是擅长这个,二来是他们玩不起火炮。

    最后,两人的推断是这个牛录被明军以优势兵力围杀在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