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肩挑日月之天命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外城宣武门大街西侧的玉虚观,青阳子忙里抽空与道门各派的真人论道。

    这是道门最高会议,各派弟子持剑封锁玉虚观。

    “北方水德黑龙本有大兴之势,持国者目光短浅,以金德相抗乾阳火德,未能生水克火,如今国灭族亡,也合天数。”

    “不然,治中原者以火、土二德方能长久。北方水德虽有大兴之兆,即使侥幸入主中原,也长久不得。”

    一帮所谓的真人将时势发展套进五德学说里,在这里辩论着,一起说着瞎话,仿佛真的一样。

    青阳子如今的势头竟然在道门中盖过了龙虎正一张天师,不仅仅因为他傍上了朱弘昭,也不因为他的爱徒成了朱弘昭的义妹,而是因为青阳子要负责编纂神仙谱系。

    道门各派的开派祖师都是神仙,这是必须要坚信的,但神仙也要排班列,事关各派颜面,这才导致江湖中隐匿的各派真人都跳了出来,大有围攻逼迫青阳子的架势。

    曾在崆峒派砍过柴,所以青阳子现在成了崆峒派的掌门……

    他现在真的很火,玉虚观也跟着火了起来,京师名流以成为青阳真人座上客为荣耀。

    可青阳子已经不满足于玉虚观,偌大的京师,有名的佛道名迹中,佛门寺庙整整比道观多十倍不止!

    今天他的爱徒朱红娘就会进京,他准备让朱红娘说说好话,让朱弘昭许可他修建一座真正的道宫。

    修神仙谱系,青阳子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是朱弘昭能进行排位的,而他插手不得,他就是一个充数顶在前的门面招牌。

    他更在乎的是自己在道门内的名望,还想着死了后被弟子们捧为神仙之流,然后成为万古留名的存在。

    他要修道宫,还要收集天下道门各派的典籍重编道藏,弄一个道门的永乐大典出来。只要新版道藏在,他死后成仙的事情绝对会成功。

    轻咳两声,亭中诸位真人闭嘴饮茶,等待青阳子开口。

    “北方有龙气,这是二十年前就流传的事情。”

    青阳子环视列坐真人,这些真人有的微微颔首,有的面容恬淡仿佛无欲无求,值得肯定的是这些人都有个好卖相,或鹤发童颜,或清须三尺,一个个仙风道骨。

    “可是谁认为这龙气应在建奴身上?这种说法,若贫道没记错,是出现在五年前,辽东大败之时。贫道却推衍,窥得一线天机,确信北方有龙气,却不在建奴。故而云游大河之北四年之久,即为潜龙,也为搜寻北方扶龙将星。”

    列坐的真人都侧目过来,青阳子声音稍稍压低道:“齐壮王应了潜龙,从名讳、表字上即可略窥一二。当时国势颓废,而齐壮王名讳溯,其子,当今的储君监国殿下改名讳弘昭。诸位,请深思其中关键。”

    溯,溯游而上不就是逆?

    随着朱弘昭受封齐王,搞死李三才,又招安西南以后,他们父子的信息,天下传扬。

    更为关键的是,朱以溯字正源,用他的字表明自己的志向。或许当今的监国殿下不知道家系历史,朱以溯绝对知道。

    朱弘昭的名字就更明显了,直接违背宗室取名规矩,应了一个逆的意思,算是承上。实际上朱弘昭就是这么做的,朱以溯被毒杀后,形势仓促,可他还是将朱以溯的一切家底如军阀那样继承了,这股力量进而成为他山东崛起的资本。

    弘昭两个字不需要过多解释,弘扬日月,自朱弘昭入京以来,朝廷可谓蒸蒸日上,少了党争的虚耗,可以让官员们放心的去做些该做的事情。

    “如今辽东大战,建奴也算兵精将猛,可比起齐壮王当年汇聚的将领,重整的宣大卫所军而言,建奴之八旗犹如土鸡瓦犬,不足为虑。”

    “尤其是征西将军何冲,贫道素闻此人跋扈,元年时只服军令调遣,不服齐壮王,而对监国殿下却是恭谨如仆从。诸位可能不知,神祖末年,就是此人狐假虎威,以百余人夺了东路参将麻承宣之兵权,进而查获麻承宣罪证。以先斩后奏之势,为齐壮王扫清了施政东路之阻碍。”

    “蒙古大汗有蛟龙之势,却被征西将军两战而降,二十万蒙古铁骑灰飞烟灭,这是前所未有之大捷。如今辽东,征西将军兵锋所向,跑马收失地。故而,贫道断定何冲乃是扶龙主将,乃是关、张之流。”

    青阳子夸夸而谈,将既定事实套上神秘色彩,瞬间他的形象就拔高了。

    他要为冲击道门领袖的位置做各种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形象非常的关键。作为道门领袖,他死后成仙的可能性会更大。

    他说的这些事,可是实情,在场的真人们一听,略一分析还真是这种情况。

    或许建奴也有龙脉相助,但潜龙出世前,往往会有蛟龙乱世,为潜龙铺平道路。

    显然,宣大军灭了建奴,也刚好应上。

    这边青阳子为朱弘昭身怀天命一事从舆论上进行宣传,能进一步的稳定人心。他也要借着这个事情,为自己铺设通天道路。

    那一头,齐王府家眷入京,唯独少了朱弘林。

    朱弘林外出游历,这个消息被赵举一力隐瞒,深怕消息走漏遭人挟持。而让朱弘林离开所有的视线,也是有好处的。

    朱弘林是朱以溯收养的庶长子,真有人拿朱弘林做文章,那可是动摇朱弘昭威望的事情。

    “找?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来!”

    朱弘昭还准备继位时册封朱弘林为辽王,让他成为京师东北的藩篱。

    现在倒好,因为家庭矛盾朱弘林负气出走,都无法正大光明的下令召还。

    “老奴已派出十余路探子朝江南各古迹景胜搜寻,朱先生也派了心腹人手经营江南各府县,想来不久后就会知道大爷的动态。”

    赵举此时有了一个新形象,两撇八字胡没了,穿的是崭新的宦官服,他本来就是一个宦官……

    朱弘林是长兄,自然是大爷,在王府里,朱弘昭就是二爷。

    更为关键是,他继承皇位,必须要分封一帮兄弟。有嘉靖的老例子在前,他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皇帝的兄弟也要封王。

    他实在是不愿意封自己那个恶心的大伯为亲王,堂兄朱弘楚他也不想仓促封王。而朱弘林就很不错,血系是他大伯一脉的,身份又是他的兄长,封他一个为亲王,足以应对朝野舆论。

    舆论很蛋疼,反对过多册封亲王避免宗爵俸禄加大朝廷负担;但朱弘昭不封王,又会拐着弯骂他刻薄寡恩。

    现在的朝廷非常有钱,可依旧有人顶着朱弘昭的怒火,上书请令。认为应该将宗室的俸禄按照此时的数量固定,由朝廷发放给各王府,由王府再分发这批俸禄给底层的宗室。

    将压力转交给各藩王府,却根本没提俸禄不够的实情,更别说给宗室另寻出路的事情。完全就是丢包袱,为了减轻朝廷的经济负担,文臣们什么法子都能使出来。

    他们实在是害怕国库枯竭,宗室一代人就要翻一倍,他们实在是害怕了……

    而朱弘昭又是出了名的对自己人好,他们很担心朱弘昭脑子一热要给宗室发全禄。毕竟,当年朱弘昭就受过吃不饱肚子的苦。

    为了阻止宗室繁衍,他们限制了宗室子弟纳妾的权力,镇国将军以下,基本上都是一个妻子。而绝嗣的郡王,以前还能由兄弟、侄子继承,现在一概取消,非常的残酷。

    明初、中期,亲王子弟一概能封郡王,现在只会挑选一批封郡王,不敢全封。而宗人府更是虎狼一样,瞪大眼睛挑刺,找到一些就要罢掉某些宗室的爵位。

    宗室子弟,什么都不让干,连俸禄都只给两成,真的只是吊了一口气。孩子生多了,根本养不起……

    “去支会李墨轩、曹少钦一声,这事也让厂卫发动人手,务必要封锁好消息!”

    朱弘昭今日风雷袍,头戴唐巾软翅,将心头事压下,进入琼华宫东华殿。

    轻声交谈的殿内,随着朱弘昭到来,渐渐安静下去。

    走到主位前,朱弘昭打量着左首面容恬淡的侯氏,躬身道:“二郎拜见姨娘,一路风尘,让姨娘受苦了。”

    “二郎为国事操持倒是瘦了,此次回京沿途顺利,哀家身心无虞,让二郎担忧了。”

    朱弘昭缓缓点头,入座扭头对右首李秀娘笑笑,伸手捏了捏李秀娘怀里抱着的朱青雀脸蛋,笑问:“给父王说说,这两日有甚好玩的?”

    张嫣生下朱慈燃后,朱弘昭越来越喜欢小孩,将朱青雀抱在自己腿上,伸手挠挠朱青雀腹侧,挠的朱青雀咯咯直笑:“父王,小曹伴当与儿做了纸甲,金光闪闪的,可威风了……比曹将军的金甲还威风!”

    “是吗?等父王有空了,父王为你编一套真正的铠甲!来,拉勾勾。”

    朱弘昭伸出指头,侧头对朱青雀的伴当宦官曹化淳轻轻点头,曹化淳赶紧躬身。

    曹化淳是当年天启给信王的一批宦官中的佼佼者,信王府上下已经空了。他本来要充到守陵净军班列里的,为了给朱青雀选一个德才兼备的伴当太监,经过层层选拔考试,可能也是因为他姓曹,被曹少钦推荐,由李秀娘拍板,成了朱青雀的伴当。

    目光依次环视,朱弘昭与义妹朱红娘、嫂子古青梅、郭轻言、寇青桐等对视,见一个个气色不错,朱弘昭也就安心了,侧头对琼华宫女官点点头,示意可以上菜了。

    “这宫里不比寻常之地,不过也无需害怕。暂且住在琼华宫,等过段日子再为你们筛选寝殿。此外,作为一家之主,有些事情要说明白。”

    “将来宫里的事务,将会由姨娘、皇嫂还有秀娘操持,旁的人做自个儿的事情就成了,别插手过长给我生是非。再者,后宫你们自由些,别和宫外的人牵连不断。尤其是政事,这事险恶,你们还是别碰为好。”

    朱弘昭还不知道,因为这帮女人和义子名字之中带了一个‘青’字,会引发士民命名模仿的潮流,也不要忽视文人的无耻,可能等不及给子孙取名沾福气,会先给自己赶紧改个名字……

    每个时代,总有那么几个字会成为取名中的潮流热字,如隋唐之际的世、行等等,后世的例子也多,数不尽的建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