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南洋抢粮计划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京师周边水道线路密集,从西北山区流过来的河水汇流,淌入渤海。

    丞相府最先开始着手的就是北直隶水利,已经开始动工勘察各地堤防,择地修缮。

    厂卫散开侦查,曹少钦顺着卢沟河而下,观察着两岸堤岸。

    水利工程这东西,不检查还好,一检查仿佛浑身都是病,要大治。

    以卢沟河为北直隶顺天府水利总工程,前脚工部的人离开,后脚户部的人拨来粮食,就开始施工,加固堤岸。

    霸州文安县,曹少钦看着皱眉,搞不明白这地方的堤岸修建方式。

    文安县西有五官淀、白洋淀,东有天津三角淀,北面是白沟河与卢沟河汇流转着向东的转折点,本身文安县还有大面积正在蒸发消退的得胜淀。

    按理来说,这地方的水患应该是极重的,这地方的水利提防应该是卢沟河一线最为显目的,哪怕再荒废水利,早年留下的本钱也该是卢沟河一线最为夸张的才对。

    结果,整个文安县的堤岸,非常的奇怪,走的是堵不如疏的路子,纵横交错。更刺目的是,这里的堤岸年头很久了,看着将近二十年未修过。

    “查,这堤岸是谁修的!”

    “去,将文安知县拿了,问问他怎不上报堤岸年久失修一事。”

    这只是曹少钦闹出的一个笑话,这堤岸是郭允厚在万历三十五年修的展堤,以本县得胜淀为泄洪、中转,能减轻洪峰压力,更能维持得胜淀存在,为文安县旱时提供可供调解的水源。从万历三十五年至今,文安县再无水患,年年五谷丰登。

    这只是一个不懂水利的北方人闹出的笑话,是个误会,可曹少钦一路走过,拿着尚方剑砍死了不少懈怠水政的地方官员。

    五月二十,完成登基大典的朱弘昭离开李家姐妹居住的坤宁宫,亲自去琼华宫摘了两箱水果、蔬菜,来了张嫣所在的慈宁宫。

    张嫣的封号还是皇后,毕竟天启又不是朱弘昭的长辈,尊不了皇太后。而内宫大李、小李争后位,至今连个皇后都没弄出来,宫里的事情都成了京师士民笑谈。

    当今的皇上,够狠,可惧内呀。

    “皇嫂,夏日明媚,繁花似锦,到处多走走,散散心也是好的。”

    怀里抱着朱慈燃,朱弘昭逗着小崽子,看着小家伙两颗小牙,嘿嘿傻笑着:“又长了一颗,等长齐了,就封你小子当个王爷!来,再笑一个!”

    张嫣一身素服,头发披在身后,精致面容浮现淡淡喜色:“哀家听说皇帝要重修三大殿?”

    “有这个想法,看明年财政如何。朝鲜、辽东那边多高大木材,军士闲着也闲着,就让他们储备木材。这慈宁宫,也该修一下了。”

    朱弘昭打量着冷清的宫殿,张嫣这里宫人真的很少,只留有心腹十余名,为的还是朱慈燃的安全。

    “你也不怕人笑话,选秀一事至今停滞,听闻外面都说相府跋扈,不给你钱。朝廷如今各方面砸钱的地方多了去,挤出二十万两就能办好这事。你不在意,朝野上下在意呀。”

    张嫣伸手抱走挥舞小手的儿子,解开衣襟喂奶,继续说:“若挤不出这个钱,他还给我留了大约三十万,先把选秀这事给办了,给朝野一个交代,也让各处安安心。你也多努力,赶紧生个嫡子来,将正宫位置确立,省的宫中纷争。”

    “她们两个再闹下去,恐会真伤了和气。”

    朱弘昭在一旁削着苹果不言语,耍着小脾气,张嫣摇摇头:“任贵妃那里生的孩子,你准备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老魏为皇兄出力甚大,这又是皇兄仅存的子嗣,宗人府以起名为朱慈炅。以后,封一个县作为传承食邑。如果这孩子有本事,就立个外藩,琉球不错。”

    琉球国这个藩属已经名存实亡,被日本九州南部的藩主岛津氏给灭了。

    此时,驻扎在登州一带的颜思齐所部,正磨刀霍霍准备杀赴琉球,将这块地方占下来,作为攻日南部大本营。

    去年德川幕府的第三任大将军德川家光亲政,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禁海令,不许各地藩属尤其是九州一带海贸发达的私自贸易。德川幕府要将海贸大权掌握在自家手里,增强自己的财政收入,削弱、限制地方诸侯发展。

    这种情况下,依赖日本海贸的颜思齐被周围的海枭们推举为盟主,准备与心怀不满的九州诸侯叛乱,攻占日本。

    颜思齐就是如此的强大,结果被郑芝龙告密,一伙人仓惶出逃。德川幕府悬赏,谁拿了颜思齐人头过去,德川幕府就给谁贸易堪合。

    失去日本的贸易,颜思齐若搞不来新的发财渠道,下面人保准会造他的反,所以带着亲信招安,拿到了朝廷的堪合贸易许可,自然实力大涨,开始追杀郑芝龙,而不是被郑芝龙暗杀。

    辽东、朝鲜五年内的计划就是将朝鲜彻底治理服帖,并做好准备工作,以汉城作为攻日北部大本营,南北夹击攻占九州。

    这件事只是一个战略设想,谁也不知道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具体如何,要等颜思齐拿岛津氏开刀后,才能具体估量敌我战力。

    至于重修三大殿,也是皇室很久就有的想法,万历皇帝想要重修,让官员做了个预算,一看总工程要花两千万,直接连话都不提了。

    修三大殿,哪怕万历掏的是内帑,朝廷文官也不会答应。朝廷财政因为大明奇葩的税制,始终都处于一种饥渴状态。皇帝背着骂名搞来的矿税、种种税,隔三差五拨给户部弥补亏空,给说人话不做人事的文官们擦屁股。

    在文官看来,万历内帑小金库根本不是皇帝的,而是朝廷的,你想花,门儿都没有。

    天启也有重修三大殿的心思,借这个浩大的工程鼓舞人心,证明朝廷还是有钱的。

    朱弘昭搞掉李三才,收回被侵吞的张家湾皇木厂,去年老魏做的预算大约是六百万左右就能完工。

    喂饱孩子,两个人好好放松了一下。

    床榻上,朱弘昭搂着张嫣更显丰腴的躯体,缓缓讲述各处的进展:“根据钦天监的测算,因为今岁北直隶大地震,地气泄露,会影响天时。估计,明年整个北方会产生大范围干旱。粮食减产,估计会高达三成。”

    他知道明末大旱不远了,这也是他授意搞出来的。

    “三成?这么说将近两千万人就没饭吃?”

    “嗯,所以水利工程要抓紧,这是内部救灾预防。为了保证北方供粮,我准备在南洋买粮,已经做好了准备。”

    “南洋一年三收,确实有余粮,可如此转运,消耗不菲呀。”

    张嫣与朱弘昭对视,算着帐:“从苏州太仓转运过来,百万石太仓米会有近三百万的虚耗。从南洋买米,这虚耗可能会高达五百万。”

    “没有这么多,你应该知道虚耗都跑到谁的腰包里去了?当年登莱巡抚陶朗先为辽东海运二百万石军粮,节省虚耗五百万,所以陶朗先被他们自己人整死了。”

    “再说,南洋买粮,我不准备掏银子。颜思齐是把好刀,抢南洋各国稻米、威胁、勒索这些人,得来的米都是没本钱的。运粮于天津,运货物南下,一来一去只有钱赚,没有砸钱的说法。”

    “水师要不断的跑才能保证战力,尤其是走海路更能锻炼,颜思齐、沈有容两部都会借南洋劫掠锻炼军士。我的意思是你这里有闲钱,不妨购置货物,委托颜思齐做这个买卖。你这里多挣点钱,以后做什么也方便些。”

    寻常人家,小妾有丰厚的嫁妆及自己的产业,在家里也能压住正室一头。这是个男女财产分割明确的时代,小妾的财产归小妾,不归这个家所有。将来小妾的儿子自然没资格继承家里的产业,却能继承母亲的产业。

    宫里头也是如此,谁有钱,谁能给宫人们更多的好处,这些人就会听谁的。人人逐利,有钱就是大爷。

    张嫣不缺钱,可也要为儿子考虑。这才是第一个,看朱弘昭这架势,以后保不准还会有更多的。

    慈宁宫没有多少产业,只有三处皇庄作为赡养资金来源。朱弘昭又在登基后将青县的税赋作为慈宁宫的妆料钱拨过来,可依旧攒不下多少。

    平白多了一处钱生钱的好路子,张嫣内心甜蜜,又有担忧:“她们姐妹会怎么说?”

    “天下谁不知你是贤后?她们不会说什么,看着她们慢慢斗着玩儿,也是挺有趣的。”

    朱弘昭笑吟吟说着,李家姐妹斗起来真的挺好玩儿,朝政他基本上是不管了,又没有可以转移注意力的地方,宫里的斗争权当是消遣。

    最起码,斗起来的李家姐妹都会巴结张嫣,让张嫣为她们说好话。

    张嫣也清楚这个情况,就是怕斗出火,彻底翻脸。不过,朱弘昭为她们母子考虑,她只有高兴。

    决定好好伺候伺候,身子摩挲,转向,一口含了下去。

    朱弘昭浑身轻颤,也伺候起张嫣,唔,还是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