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龙凤相争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三月十二,阳光明媚。

    朱弘昭头发散披,戴着花藤圈,又在西苑陪着几个小家伙放风筝。

    风很大,不需要助跑,特制的龙形风筝就摇摆身姿直窜而上。

    朱慈燃拍着手跳着,要走风筝,他扯不住,一帮七八岁的小宦官跟在身后一起拉着,与风筝进行拔河。周围六七名女官紧围着,就怕出个闪失。

    养子朱青雀神情低落,拉扯着一盏青凤风筝,风筝拖着五条长长尾翼在天空一晃一晃。看一眼去钓鱼的朱弘昭,朱青雀拉扯着风筝去斗赤龙风筝。

    成妃的女儿,长乐公主在一旁看着,看着朱青雀与朱慈燃两拨人在一起斗风筝,拍掌叫着,奶声奶气给朱慈燃助威。

    也有一队宿卫也在放风筝,分作两队各是七色七枚燕型风筝,蔚蓝背景下七色七枚风筝演变队形,相互比较着。

    萨摩战役的尾巴还是被人捅了出来,有计划屠戮降军,而且手段残酷,将京中震慑的不轻。

    “从各方面来看,应该是瀛王授意。”

    曹化淳跪坐在一旁,身前摆着抽开的木盒,取出一份份情报和报告,进行陈述。

    “猜也是他,其次谁的嫌疑最大?”

    “回主子,卫里认为是横海大将军。”

    朱弘昭扭头看一眼曹化淳,扭正头望着波光粼粼,莲叶绽开连成片的太液池,眯着眼道:“一侯三伯,颜思齐战果比他大,难不成他还要整颜思齐?戚祚国身死军中,不算他的功劳,念武毅戚公的情,也该给戚家一个伯。将传播此事的贼子,逮了。追封戚国柞为靖远伯,谥号武烈。特恩许其子袭爵为伯,三世之后世袭武勋爵。”

    戚祚国是戚继光长子,自然是戚家的家主,爵位就该长房一系传承。戚振宗虽然是戚家第三代领军人物,可他父亲只是戚继光三子,除非他立下大功封伯自成一系,否则戚祚国的爵位,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这对伯侄是一体,前线谁都知道戚祚国是怎么死的,戚振宗又是杀降的实际指挥官。追封戚祚国已经是洪恩浩荡,戚振宗的一切军功自然而然要折算。

    对戚家整体而言是好处极大,亏的只是戚振宗一人。

    曹化淳点头间,手不停将朱弘昭的原话书写记录下来,又从木匣中取出一封道:“主子,是关于史太傅去将府一事的。”

    “下一个。”

    史老头豁出命去收拾两瀛省的尾巴,他没必要去知道,过问。十二种加官,史老头已经有了九个,还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师。看来,应该努力努力,让史老头拿到这千古唯一的荣耀。

    谥号文正是文人的最高追求和荣誉,但有这类谥号的人不少。可将三师三公三少三孤十二种加官捞全的,至今一个都没有。

    曹化淳笑笑,从木匣中又取出一封,眨眨眼睛道:“主子,是哈密番的事情。”

    “说。”

    哈密番是泛指整个西域,现在控制在蒙古人手里,哈密番有特指,专指靠近甘肃镇的两个西域小邦,哈密番和吐鲁番。

    “杨征西密报,说是西域商道难通。瓦剌四部中准噶尔部日渐强盛,即将吞并整个瓦剌。准噶尔部南征北讨,威逼西域,收取重税。甘肃镇所派出商队,止步于哈密番,无法深入抵达吐鲁番。说是……”

    看一眼皇帝侧脸,曹化淳道:“说是准噶尔人恨我大明杀戮晋商,若出哈密番,会遭到准噶尔人袭击。另,准噶尔人也愿与大明建立朝贡关系,要求是大明册封其大汗为蒙古大汗,还说往来贸易,要以准噶尔商队为主。”

    朱弘昭挑眉:“什么时候的事?”

    “正月末,想来准噶尔人鼠目寸光,夜郎自大。并不知晓国朝天军攻伐日本,故而狮子大张口。杨征西询问主子,是否派使者赶赴瓦剌。”

    朱弘昭一笑:“西北之事交由杨肇基,让他择机行事,无须事事细禀。准噶尔人狂狷,就是远了些。且让他们张狂得意,看又能得意多久。”

    他一点都不生气,每天那么多事情,事事都生气,早晚会把自己气死。

    曹化淳点头饮下,提笔写着,眉头皱着:“主子,准噶尔人与晋地商贼关系匪浅。现流放甘肃镇商贼近五十万,若准噶尔人犯逆,纠集群獠寇边,恐主子复立安西省大业,将受阻挠。”

    朱弘昭努嘴,目光凝着缓缓摇头:“机会不大,西域蒙古信仰回教,正与西宁蒙古争牧场。西宁蒙古诸部又侵压拉萨,西北各方矛盾重重,准噶尔人猝然兴起,如何能说动各方放下矛盾,寇我大明?”

    “主子,奴婢嘴臭,可就怕万一。主子重开天地,大明蒸蒸日上,就怕边夷各部有明眼人早做准备。正所谓胡无人,汉道昌。西域大战,是免不了的。奴婢提议,请杨征西早做准备,防商贼内乱,防边夷突袭。”

    曹化淳有极高的才学和军事修养,皇帝又不以言落罪,对内部是极为宽和的,有话他敢说。

    甘肃镇是全土卫所制,是现在唯一的全土卫所实土军镇,就连西南土司都改易成了世袭知县、知州,甘肃镇全面保留原有制度,重整卫所制度,耕战一体。

    若要备战动员,会对基建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

    出征西域,将哈密番收回来是既定计划。可西域的路有绿洲点缀,不算难。难的还是甘肃镇的道路,现在的甘肃镇依旧以张掖、武威两地为主。

    兰州属于陕西管,兰州到陇西这一片,全是大山。即是阻碍外敌的天然工事,也是囚牢。道路修不好,打西域之战就像之前的西南战役一样。

    派的人少了就是添油战术,让对方蚕食;派的人多了,还没适应山地环境,就先把自己饿死了。

    另外就是哈密番,青海一带的朵干都司,高原上的乌思藏都司,都是卫所羁縻制度,只是主权上归属大明,当地军队、机构披着卫所的皮,或是招讨司的土司,不上税也不听调。只是依赖茶马贸易,又相互敌对僵持在一起。

    偶尔,这些人派子弟来京师国子监深造深造,但因为密宗扩大,来国子监的土司子弟越发的少了,朝贡也不如以前那么勤快。

    再加上藏传密宗影响力越来越大,又是保守主义没有外扩的野心。喜欢关上门自己斗自己,是爱好和平的……

    所以西北战事,历来都是围绕着河套、松藩展开。与哈密番、朵干都司牵连不大,至于乌思藏都司被堵住,想和大明闹别扭也使不上劲。

    细细思量,朱弘昭道:“提醒杨肇基备战是应该的,有备无患。”

    “主子英明。”

    曹化淳也知道,兰州到陇西这一片区域修路太困难。要修的不是人走的路,而是大队军马、无数物资要走的宽敞大路。这片又是密集丘陵地形,只能靠人力、火药挖山填土,凿出、填出一条相对平敞的官道。

    这路不仅是为调军、运输物资的大动脉,还是以后统治安西省,与西方沟通、贸易的核心道路所在。

    朱弘昭疑心重,处在他这个位置疑心不重都不可能,继续说:“从宁夏调一营车兵去嘉峪关布防,抽调延绥镇、固原镇辎重营加快运输弹药辎重。告诉杨肇基,贼若寇边,甘肃镇只能靠自己。甘肃不能丢,也不能大胜,将来敌拖住,消耗敌军。”

    眯着眼睛,他回忆着前世印象中的立体地势图:“诏令马少先回河套,真要打起来,就给他们一记狠的。”

    因路况限制,还打不了远征,打防守反击,大迂回包抄战术,还是可以的。等路修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要知道,西域蒙古与瓦剌,可不是挥舞马刀的骑兵,而是占据中西交流核心要道,是见过市面的,玩的也是火器。

    更因为夹在中间,代代人打仗,战术方面必然是灵活的,不像漠南蒙古,战术已经呆板固化。甚至因为藏传密宗,连老祖宗的战术都快忘掉了。

    面对这样的敌人,朱弘昭不喜欢赌运气,做好万全准备后,一巴掌拍死才是他的风格。省事情,花的资源也少,也省时间。

    打拉锯战是大国最亏的,搞不好打来打去,就把一个落后的国家教育成了与自己一样强的对手。特别是战术,战争时期给与足够的时间,学习、优化的进度是非常快的。

    曹化淳抽出下一封密报:“主子,这是家事。顺天府尹刘宗周与辽相孟弘略有了冲突,辽相在京师城外建的楼房只租不卖。房租低廉导致城中人口外迁,城中商税降低。不少人见新楼区域商机,想要购买地皮。”

    曹化淳看一眼钓到鱼的皇帝,继续说:“周围地皮宫里早早从民间收购,赐给了辽王千岁及诸位娘娘。买不到地皮,又都想着购买楼房地契。辽相精明,要挣那细水长流的钱。故而,刘府尹弹劾辽王千岁约束不利,纵容家臣与民争利。”

    “又是与民争利,各处怎么处置的?”

    对这个老掉牙的借口,朱弘昭兴趣乏乏,将咬钩小鱼解下,又转手抛入水中。

    “御史台三法司会审,判决为正常买卖,不存在违背情理之处。”

    曹正淳板着脸说完,转而一笑:“这事儿也荒唐,辽相不卖,哪有强买的道理?”

    “荒唐什么?早年时,比这荒唐的事多了去。下一个。”

    朱弘昭也是笑笑,搁在以前扣辽王一个横行不法,鱼肉乡里的帽子都是轻的。

    突然,赤龙风筝与青凤风筝纠缠在一起,落在太液池中,朱弘昭扭头去看,就见远处朱慈燃哭着,一帮小宦官一拥而上去追打朱青雀,朱青雀只有两名小宦官伴当,转眼间被打翻在地。

    “怎么回事?”

    身旁李成栋拱手:“两位殿下因风筝交缠落水,起了冲突。”

    “我问的是,健哥儿怎么哭了?”

    朱弘昭看向李成栋,脸阴着,他都不舍得骂一声。

    哗啦一声,李成栋单膝跪地:“是乾清宫殿下招惹慈庆宫殿下的。”

    朱青雀一路跑到五龙亭,脸蛋涨红跪在朱弘昭脚下,紧咬着下唇。

    追打而来的小宦官在五龙亭外跪成一堆,远处朱慈燃也不哭了,可怜巴巴望着朱弘昭。

    “那么大的天,一龙一凤何处飞不得?非要缠在一起?都落水了,好兆头,好兆头呀……”

    “主子!”

    曹化淳脸色发白,跪在朱弘昭背后:“此言不详,请主子收回。”

    “收什么收,一个欺负小的,一个不愿忍让,三岁看老,七岁看老,都有出息。”

    一甩袖子,一肚子气,朱弘昭抱起被惊吓的长乐公主,走了。

    两宫女官将各自的小主子抱走,曹化淳看着两拨小宦官,一挥手:“都给长长记性,下回再恼了主子,咱家扒了你们这帮小畜生的皮!”

    五龙亭旁,十二名小宦官光着屁股趴下,两名宦官提着柳条交叉打着,啪啪作响。

    抱着还未处理的密报,曹化淳紧跟着皇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