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与死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四月初二中午,东六宫永和宫,宁妃临盆。

    如同打仗一样,朱弘昭一身简练武服,紧捏着拳头,来回踱步。

    赵仪在宫门前跳望,宫门已被宫女人墙封死,别说他威风赫赫的赵仪,就是皇帝也别想进去。

    永和宫里,李家姐妹站在一起等候着消息,与其他妃子一样,都非常的紧张,不怕生产出意外,就怕生个皇长子。

    宫外,朱弘昭也愁,就怕生下个皇长子来。说后悔也没用,只能等,总不能生下来就溺死。

    赵期骑马赶到,也很是激动。

    宫外,首批撤回来的安邦彦已经准备了一车车的小礼物,只要生下个皇长子,彝人的好日子来了。

    日本打下来变成了两瀛省,还有即将开始西北战事,算上已经完结的北方蒙古,以后要打的主攻方向就是南边。

    灭掉安南,一路打到海,这么大的地盘,北方人口迁移不方便,他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皇长子能继承大统再好不过,若不行,以后在南边建立彝国,都是不错的收获。

    承天门前,安邦彦进不去,只能干着急。

    叶向高得到消息,坐在轻快马车上一路说得上是横冲直撞,直入承天门。

    将府内的会议暂停,何冲出白虎节堂,脸色阴郁,高杰、郭谅、刘高旭一个个阴着脸,望着皇城方向,等待着。

    永和宫外,赵期将朱弘昭按在椅子上,让他冷静。

    东六宫宫门外,侍从司诸人也左右踱步,这一天还是来了,都觉得是个麻烦。

    永和宫内,宁妃安彩霞咬牙嘶声,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顺产!”

    接生婆戴着口罩,一声大呼随即传出去。

    “是位龙种!”

    永和宫宫女是彝女、苗女居多,就连宦官都是挑选清秀彝苗少年送来的,一个个欢天喜地,操着西南土语或京师官话,将消息送了出去。

    安彩霞苍白面容满是汗珠,瞪大双眸,心里一松,阵阵疲倦感席卷而来。

    李秀娘深吸一口气,挤出勉强的笑容。

    这是出乎朱弘昭计划的,每次他都能成功采取规避措施,偏偏宁妃过于狂野,按着他根本不给他机会!

    “恭喜主子!贺喜主子!”

    赵仪跑回来双膝跪地,赵期用力拍着朱弘昭肩膀,神色宽慰,就差说一声‘干得好’。

    不管是男是女,都是自己的孩子,是现在唯一一个可以见光的。

    “通报相府,大赦天下!”

    “加封宁妃为宁贵妃,着将府议功,加安彦邦为平蛮大将军,赐安位蟒袍!”

    “着银作局铸永和宫岁币二百万以庆生,投放西南!”

    大明现在只有一种流通的银币,宫里因为喜庆事而铸造发行的合金银币,通过赏赐文武功勋发放,一枚重七钱,价值一两银。之前都是小批量投放,价值远远高过一两,铸造精美不说,还有收藏价值!

    这些都是胸中早有的预案,内侍取出对应的圣旨,当场用印后就疾奔而出。

    朱弘昭起身,问:“宁妃如何了?”

    “无碍,里头没其他动静,就是好消息。”

    赵仪仰头说着,不管生的是男是女,他觉得都不是问题。现在有了正牌的小爷,做什么心里就有底了。

    东六宫外,百余骑宿卫赤袍大红披风,背挂三根赤旗,等待着。

    听到一名宦官高声唱念,重复皇帝的旨意。

    孙海咧嘴挥手:“上马,通报南北两城百万京民!”

    在东六宫南,奉先殿的叶向高听到内侍传唱而来的圣旨,松了一口气,厚赏安邦彦、安位叔侄,这就好。

    百余赤骑奔过,人人马背上载着个竹木箱,挂着一串鞭炮就等出宫后点燃。

    等他们奔出皇城,钟鼓楼就开始响彻,庆祝。

    承天门外,安邦彦仰头大笑,展开双臂抱着一名名西南土司将领:“本将要奏请圣上,于京中举行火把节!尔等,可愿署名?”

    安家的地位彻底稳固,以后将是比奢家更为核心的家族。

    阿伦笑道:“君父爱巴舞,应该请秦大将军出面才是!”

    安邦彦点头,拍着弟弟肩膀连连点头。

    满城一片鞭炮声,扬州胡同买醉至今的杨彝推开窗户,只觉得阳光刺目,眯着眼听着‘大赦天下’,摇摇头想要甩去头中闷沉。

    谁想街道上商户纷纷取出鞭炮,吵得杨彝胸中压抑,一肚子火。

    也睡不着,抹了一把脸离开客房,来到二楼临街的大厅,一片议论嗡嗡声,更让他头疼。

    抬手将店小二扯过来:“酒,肉,送到三楼南乙房。”

    说罢,杨彝摇摇晃晃原路返回。

    抚平衣角,店小二拿着布巾擦擦脸,低头嘀咕着。

    “杨兄?”

    一名大胡子四方脸酒客起身抬臂高呼,见杨彝摇摇晃晃上楼,对店小二道:“将咱的菜端到杨兄那里,好处少不了你的。”

    说着,掏出两枚当十中正通宝递给店小二,拿起桌上折扇,就去追杨彝。

    三楼,杨彝客房。

    墙角处,杨彝对着夜壶抖着,看着墙壁上画的痕迹,皱眉片刻,昨晚是天明时分睡的,现在这么困,应该是初二,不是初三,又拿指甲在墙壁上纸层上划出一道痕迹。

    门推开,杨彝已清醒不少,眯眼看着:“你是何人?”

    “杨先生,小人蓟州燕问,有要事相告!”

    “燕问?”

    继续抖抖,整理整理衣衫,杨彝洗手问:“听说过你,你是汪文言的人,燕赵大侠。”

    点着头,燕问入座露出笑容,紧随其后几名店小二端着菜肴、酒壶进来。

    “杨先生,酒还需要否?”

    “再来一坛沧州酒。”

    摆手打发了店小二,杨彝入座:“怎么,不去西南保护汪文言,在京师做什么?”

    燕问将折扇递给杨彝,低声道:“朝廷鹰犬查的严,咱现出不得城。此物劳烦杨先生保管,托人交付汪先生。”

    搓搓脸,杨彝眯眼:“听说西南教化颇有成效,汪文言足以功载史册,这又是何必?”

    燕问苦笑:“事不由人,告辞。”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一个烫手的折扇。

    随后不久,店小二送来一坛酒。

    杨彝关上门,闩上。

    把玩着折扇,指甲抠开一角,杨彝眨眨眼睛,又吐点口水重新黏好。抖开折扇来到窗前,透着光线隐约看到一串串的名字。

    随即将折扇丢到木盆里,搓成纸浆,他不想再搅进去了,也不想知道秘密,也不想拿这东西去换荣华富贵。

    汪文言是干什么的他很清楚,握着的是东林见不得光的力量。是东林智囊,第二号人物。第一号人物就是顾宪成之后的东林领袖李三才,负责官商之间利益互动。

    当初齐王查抄李三才之所以能搞出来那么一大笔钱,不仅仅是李三才能捞,更是因为年关将近,商团们将钱送到李三才处,由李三才将钱在年关时给各处发下去。恰好,让当时的朱弘昭截胡。

    想了又想,他决定回太仓,什么都不搅合了,当个教书先生。

    在桌上摆开文房四宝,给顾梦麟写信。写完后,祭奠五脏庙,打算吃饱后就把信托人发过去。

    扬州胡同小摊上,燕问买了两提两广海运过来的香蕉,返回去去找杨彝。

    店小二知道他是杨先生的朋友,也只是摇摇头没搭理,感叹一番人情世故继续跑他的堂。

    杨彝是太仓名士,在京中出名还是靠顾梦麟那件事。杨彝割袍断义,顾梦麟反倒是门庭若市,而杨彝却成了瘟神,别说京中名流,就连江南的体面人都不敢搭理。

    永和宫,打扫干净后朱弘昭才进去,婴儿根本不给他看,只能去看看新晋的宁贵妃。

    弥漫着奇怪味道,朱弘昭坐在床榻边握着安彩霞的手。

    安彩霞神情疲惫,面容惨白,却洋溢着一种骄傲,说话也说不清晰。

    朱弘昭将耳朵搭过去,安彩霞因为学汉话而有的独特语腔道:“皇帝失算了,皇帝的打算,臣妾知道。”

    两手捏着她的手,眨眨眼睛朱弘昭点头:“算你赢了,好好休养,我会给他,打下一个广阔的疆域。”

    “嗯。”

    轻嗯一声,双眼炯炯盯着皇帝,安彩霞低声问:“以后,真的不行?”

    “不可能,恪守安宁两字,该你的,该他的,谁都抢不走。”

    闭上眼睛,安彩霞缓缓点头,她已经尽力了,也只有这种时候能问,以后不能再问。

    将手放回薄被里,朱弘昭看一眼哭声响亮的里殿,被宫女推了含笑推了出去。

    “二郎,如何了?”

    李秀娘迎上来,也是双目炯炯死死盯着,一旁李幼娘神情委屈咬着下唇。

    “母子平安,小家伙七斤五两。”

    朱弘昭笑着,展臂将李秀娘揽在怀里,拍着她肩背,李幼娘瞪他一眼。

    不远处,赵仪抱着二十余斤重的木箱子,赵期双手抓一把银币就给面前排队的永和宫宫人、太医、产婆等人发钱,一声声恭喜声,赵期挺直腰哈哈笑着。

    出了永和宫,叶向高迎上来道:“万岁,相府有司提议京中免宵禁三日,普天同庆。”

    “准了,让五城兵马司多幸苦幸苦。叶公,也有什么事?”

    “老臣再次奏请万岁,早日立后。”

    说着,老头子从袖子里掏出奏折,双手捧着。

    “叶公早有准备,朕这里也有谱,叶公安心就是。”

    朱弘昭接过折子,递给李秀娘搀着叶向高向外走:“叶公,相府明日下个早班。朕安排安排,众卿一起乐呵乐呵。”

    叶向高迟疑,还是应下,总觉得这种庆祝有些早。

    皇室夭折率实在是高的恐怖,历来都是百日后才会由宗人府、翰林院联合给皇子、皇女命名,再庆祝。

    不过其中的猫腻外人也知道,比如天启的子嗣就活的很健康,皇帝杀宫里人杀了狠狠一批,也干净了不少。

    他只希望这个皇长子健健康康,别出意外,否则西南要出大事情。别说西南,脾气转好的皇帝,搞不好又会死追硬打,搞大清洗泄恨。

    顾梦麟一事,皇帝做的很好,让相府格外满意,也让很多人安心下来。

    最怕的是一如既往,刚硬到底的皇帝。皇帝有大度、仁和的一面,也愿意展示出来,这才是国朝安定的灵药。

    要恩威并重,只靠杀人真的是不行,别说挨刀的人怕,挥刀子杀人的人,也怕。早晚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