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还是不挖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张家湾,双鹤书院改为天子行辕所在。

    京中各方面的报告飞骑相告,锦衣卫的飞鸽传书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废了,鸽子放走后乱飞,找不到目标。

    刘时敏是第一个赶赴受灾现场的,报告灾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请求挖掘深坑,将天上坠下的东西给取出来!

    随驾的将府、侍从司罗列四周,书院讲学的台座上,朱弘昭沉吟,等着他们看灾情报告。

    不久之后,相府会派人过来一起商定,挖不挖是小事,关键是要给天下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飞熊军已经撒下去,彻底封闭黄河以北,将消息锁住。

    爆炸范围内什么都被摧毁,而且没有火,还有一个不规则的大坑,朱弘昭想到了钻地导弹,爆炸后消耗周围氧气的一种战略导弹。

    应该不是核弹,若是核弹爆炸,受灾范围必然极大。

    他想不明白,这东西是从哪来的?神思不属,天外文明几千年发射已经失效的家伙?还是上古文明留在天上的?又或者是未来的军事演习失踪的导弹?

    还有天上那五色云彩及空间裂痕一样的蛛网,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想不明白,更多的人,绝大多数人则是畏惧,猜疑天命。

    诸人看完折子后,折子回到朱弘昭手里。

    秦良玉可不畏惧天命,她已经打破了无数的规矩,何况她是传统儒家教育出来的,又不是保守思想,能接受新的天文学,新的地理学、气候学,她相信唯物论。

    坐在下首第一位置,秦良玉道:“刘公所提之事可押后,如今最紧要的是救治伤者,掩埋尸骸。天气燥热,若不妥善处置,会引发瘟疫。京师人口密集,南北东西交流汇聚,若有瘟疫滋生,待发觉时,必然流毒天下。”

    “准。”

    秦良玉继续说:“天灾之处靠近王恭厂,臣听闻王恭厂地下仓储极大,尚有未转移的大量火药囤积地下。北城西南部大灾,臣以为是王恭厂屯留火药爆炸所使然。种种大树倒栽,应该是火药从地下而炸,土地翻起所致。”

    朱弘昭缓缓点头:“可以。”

    王恭厂受灾不重,整体建筑尚存,现在只能把责任推到王恭厂身上,如此天灾谁也背不起这个责任,他这个皇帝也不行。

    搁在两汉,这种大天灾必然是丞相失德,要将中枢重新更换一遍才行。

    好在,从治统上而言,现在也是相府执政治世,与他这个皇帝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舆论顶不住,只能委屈叶向高这一帮人。乃至是左相秦良玉、右相钟羽正都要换人。

    秦良玉停顿片刻,想了又想,显然有话要说,却不敢说。

    朱弘昭是很尊重秦良玉的,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道:“大将军有话直说,此时正该君臣同心戮力,同舟共济。”

    “是,臣以为不论各方如何说,万岁爷万万不能撤兵回北京。此时,唯有坐镇南京,方能压服南方舆论。容臣说句杀头的话,南方人口、物产丰茂,纵使天灾蔓延,人心动摇谋乱。若南京安稳,则天下安稳。”

    秦良玉说完,高大身躯顿首。

    何冲拱手:“公子,大将军所言甚是,乃是持国之言。纵是北京无一余生,也不可回师。此时,万不可意气用事,当步步维稳。”

    现在,要稳定北京、北方人心,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皇帝回北京。然而如此一来,等于向江南示弱;但跑到南京去,更有躲避天灾的实际因素,也是一种示弱。

    都是示弱,也有差别。

    若回师北京,南方人就能毫无顾忌的蹦蹦哒哒,若坐镇南京,二十万北军坐镇,谁敢跳就杀谁,南方安稳,自然北方也就安稳了。

    神策右将军,坐镇通州随驾而来的渠家祯也拱手:“万岁,此时万不可退却。当勇猛精进,以大军震慑不服。进一步则南北稳固共抗天灾,退一步,则南方失控。妄言撤兵北归者,当杀。”

    高杰顿首:“万岁,南巡不可止。”

    朱弘昭看向袁枢和余煌,余煌拱手:“君父,罢南巡乃是示弱,此时正该迎刃而上解决江南遗留顽固。江南绥靖,天下必无妄言之人。”

    袁枢反倒认为是回归北京,更能彰显皇帝的勇气,但抵达南京能从根子上解决舆论中唱反调的那帮人,拱手:“臣,附议。”

    北还,还是向南?

    朱弘昭缓缓点头道:“拨银币十万于将府,于张家湾采买酒水,犒赏军士,告诉他们,朕与将士同在。国朝大好山河,我等要一一涉足,巡视四方以靖天下。”

    将府成员行礼告退,留下侍从司。

    朱弘昭拿起刘时敏的急递,问:“诸卿,天外之物,挖还是不挖?”

    一帮人左右看看,谁都拿不定主意,朱弘昭很想挖,也怕挖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曹化淳看没人开口,就说:“主子爷,奴婢以为挖不得,徒费国力。说不得只是一块寻常陨铁疙瘩,没甚用处。再者,若真是爆炸之物,也是什么都寻不出,徒惹人笑。”

    见其他人没什么意见,朱弘昭摆摆手道:“救灾方案,诸卿与相府来人协商。朕乏了,做好筹备,明日启程落脚香河,后日杨村,大后日于天津休整。所需行程安排,兵站物资调运,有劳诸卿了。”

    “臣等告退。”

    这个皇帝不好当啊,开了一瓶酒,朱弘昭谁都不见,躲起来。

    转移注意力,酒酣想着北京城下的那东西,该会是个什么东西?

    绝对不能挖,若是有个宇宙病毒什么的,整个世界跟着一起玩儿完。比如之前天启豢养的一帮乌番武士,阉割后赶出皇城去昌平修陵,现在又拉到东瀛虾夷岛准备宰了,人为制造一场瘟疫试试威力。

    例如穿越,魂穿还好,若是身体穿,后世来的人就是个极大的病毒源,走到那里传染到哪里。大规模的流感导致大规模的死亡,酝酿出其他疫疾,自己本人也会跟着玩完。

    对于疾病,朱弘昭是恐惧的,谁都无能为力。能做的就是预防,再预防。

    还有现在大面积致死的天花,有一种牛痘技术能够制造疫苗,给牛传染,再由牛给人传染,人得过一次就会产生终生抗体。这项工程,也在塞外一处荒漠里进行研究。

    将思维努力向天上掉下的东西上靠,转移一系列天灾产生的压力,是他唯一能做的。

    他不是皇帝的话,绝对会想法子把那东西挖出来,现在他不敢冒险,弄出一个T病毒一类的东西,损失最大的除了他,再没别人了。

    这年头,谁掌控大明,两亿人口做底,无数文化、技术积累,完全可以统治世界。教皇?这是什么东西?你能统治世界?你能不能统治不清楚,反正朱弘昭相信自己可以统治世界。

    饮着酒,朱弘昭神思遨游,谁也不见,耗着时间。思维交错,一会是挖出的东西,一会是不挖,推算着种种结果。

    实际上,就是打发时间,东西摆在面前,也只会绑了沉海,太危险。

    整个南巡军队,已没了昨日的傲气,一个个如霜打的残花,萎靡不振。

    在京里,有钱很难短时间买到想要的东西,而在张家湾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一船船、一车车的酒送入潞河两岸三十里联营,抚慰军士的锐气。

    他们什么都不怕,就怕皇帝,也怕天上掉下的东西。

    “圣上口谕,朕与将士们同在,赐酒。”

    神机军团左翼营,秦良玉巡视这里,昂声宣达皇帝口谕。

    她个头高大,比九成九军士还要高一头,被瀛王朱秀赖的卫队称作‘雄伟的姬大将军’。她往来营中,拍着垂头丧气的军士肩膀,给他们鼓气。

    她是一个传奇,她意气风发,感染着一名名被天象夺胆的军士。她不仅是天下女子的偶像,也是军士们眼中的偶像。

    天启曾一而再再而三的为秦良玉出气,很多将领职位、战绩明明连秦良玉的指头都比不上,却嫌弃秦良玉不愿意与秦良玉并肩作战,宁愿阵前失利,也不配合,多次气的秦良玉大哭。

    朱弘昭一举将秦良玉提到大将军、左相的位置,种种不服都没了。这是差半步和差一步的区别,就这半步之差,造成了秦良玉如神人一样的威望。

    靠着她独特的魅力和威望,鼓舞着一座座军营。

    潞河另一边,何冲握着鞭子,狠狠一鞭将一名军官抽倒,成排的军官站立,他一个个抽着:“身为将士,自当赴汤蹈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区区天灾,算得了什么!这天,也畏惧公子,否则不会公子前脚走,他就让京师受灾!若真是天命转移,那火球就会落在张家湾,而不是别处!”

    “明日启程,谁若堕了锐气,老子扒他的皮!”

    喘着粗气,何冲也累,拍着一名军官肩膀:“疼否?”

    “不疼!”

    军官挺直腰,八字胡颤着。

    “老子感觉这心窝子疼,疼得彻骨!你们是公子的腰杆子,是拳头,你们直不起来,硬不起来,公子南巡做什么?让江南人笑话?”

    “弟兄们,秦淮在侧,又军饷丰厚,杀到南京,你们若直不起,硬不了,秦淮上的娘皮也会看不起我们北军!丢了军威,老子送你们入宫当净军!”

    “都他娘挺直腰,捏紧拳,喝酒!攒着精力,到时好好展现展现咱北军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