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试探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天色启明时,鄯善北二十里的宁夏军团东西十里联营,军士顾不得疲敝,或激动,或紧张,运输着弹药以及组装飞雷箭车,这已经是第三代飞雷箭车,弹道更稳定,射程接近小口径后装火炮,打击密度百倍之。

    斥候开始后撤,回拢大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只留下少数快马飞骑,装模作样。

    鄯善方面的斥候也在深夜时后撤,做着战备。

    吐鲁番,天色启明时非常的冷,一处处营帐里军士裹着冬装全副武装出来,用餐后回营帐前集合待命。

    贺虎臣站在战车上,双手扶着护栏,看一眼营外薄薄淡雾,又看看东面橘红色,哈一口白气。

    捏紧拳头,必须速战速决。他拖不起,杨肇基也拖不起,没有这场大胜,杨肇基都不好意思回中枢竞争大将军一职。

    只要得到宁夏军团遇袭的军报,他就发动强攻。

    他有信心以风雷之势瓦解吐鲁番守军战意,以及肢解他们。对于宁夏军团这个新组建军团的野战能力,他其实也是持怀疑态度。若依仗营垒极高优势的火器,宁夏军团还守不住,那吐鲁番战场有没有宁夏军团都是一样的!

    瓦剌参战不参战,就是两套打法。不参战也好,齐攻轻松拿下吐鲁番;若参战,虽然折损要大一些,可军功也更大。

    他要的只是军功、荣誉,以及封伯的希望。只要打胜仗,很多不必要却发生了损失,他不会在乎。

    “出营十五里,列阵。”

    军中鼓号响彻,着新式军装的明军步军肩挂火铳,身穿四面镜甲,绑着武装腰带及斜十字交叉带,干粮、水、弹药一应俱全。

    贺虎臣的标营卫队,也是四面镜甲,不过这是深加工的镜甲,甲面有铆接挂钩,各种能用得上的物资都挂在身上。

    四面镜甲制造实在是太快了,一个厂子半月产量就能武装一个军团。这还是四面镜甲需要水磨打光的前提下,若是只要粗制能用的镜甲,三日产量足以。

    冲压的板块铆接合叶,或者用牛皮绳、麻绳固定连接,真的非常的快。

    野战军团的披甲率几乎是百分百,还储备各类盔甲提供给选锋士、夜里岗哨用,身披三层甲胄,除了火器,其他兵器很难直接击杀。

    宁夏军团大营,依旧运输、分配着弹药。

    曹变蛟将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大清晨实在是太冷了。呼出的白气,已在面甲、护颈帘上染成了一层薄霜。

    雾气弥漫,这边水资源远远比吐鲁番充沛,秋雾很大。

    雾气中,北面黑压压骑军东西展开足足七八里宽度,分成三个箭头向南前进。他们前方,精锐散骑呼啸,追寻、捕杀着明军哨骑。

    哈喇忽剌就差大喊一声‘天助我也’,果然起雾了!

    看阴沉沉的、压抑的天穹,估计还会下雨,下了雨明军号称犀利的火器,也就哑了!

    瓦剌四大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这排在前三的大部牧场靠近天山,准噶尔部、与和硕特部走的达坂城地区山道,就是准噶尔部的牧区。

    此前这块地方被吐鲁番方面配合阿拉坦汗国夹击瓦剌人,迫使瓦剌人短暂服软。达坂城地区的十七个小部落,被吐鲁番方向吞掉。现在,又还给了准噶尔部。

    杜尔伯特部从东边绕过来,也按期抵达。

    另一个距离天山较远的土尔扈特部及辉特等靠北小部还在行军路上,他们的目标就是走达坂城这块天然的通道,去牵制秦凉军团。

    晨雾将散之时,瓦剌三部七万骑开始进军,顿时大地震动。

    稀薄晨雾中,营中三丈高指挥高台上,刘行孝举目望去,视线中一条黑线、带着滚滚烟尘压来,还在不断的向左右两翼扩散,非常的宽,战线宽的超出刘行孝视界。

    这是强袭,是决战,没有那么多的说法,见面就打。

    整个十里联营已经完成打通重组,如同一个压扁的“回”字横在道路及牧地之间,无数旗帜飘扬。

    急促短鼓擂响,车辆堆叠的营垒背后,一杆杆火铳挂着铳刺探出,各营军官不需要指挥台下令,就衡量局势,将南端防线抽出兵力,加固北面。

    十里长度上,站了两层铳兵,他们的背后是飞雷箭车。

    而他们的面前,除了堑壕、拒马枪、陷马坑外,还有最外围的地雷、引发炸药包。

    随行的警役组成第二线,穿着靛青色新式军装,外罩镜甲,或手持长铩用来稳定阵线,或手持刀牌作为车营战术配备中的短刀杀手。

    选出的徭役民壮头绑红巾,活动在外围。红巾就是战后记功的凭证,有这个他们战后便有参军入伍的机会。

    内层,徭役手持刀枪编成散团待令,待令的还有曹变蛟所部一个正规操训的跳荡铁骑。

    营垒里,除了人,还有牛马六万余。

    线列战时代,基层军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勇气以及基本的数学能力。他们要在战场中,将一名名士兵补充道合适的地方上去。

    他们是战力重组、发挥火力的枢纽。

    整个宁夏军团的兵员素质比不上正经训练出来的,可基层军官都是正儿八经打出来的。

    不需要指挥高台下达什么军令,成熟的军官、士官老兵就能应对阵线上的常见事故。指挥中枢要考虑的就是大的方面,例如选择战机反攻。

    晨雾散去,相距五里。

    哈喇忽剌穿着中亚色彩极厚的锁子甲,外罩华贵白狐大氅,见明军防备森严并没有想象中的慌张,心中不快,举起马鞭指了两名千户,向前一挥。

    准噶尔部也有成熟的战争体制,号角声响起,阵前换马的奴隶健骑长嚎着,打马冲锋。

    马蹄踏过,草屑泥土飞溅。

    指挥高台上,刘行孝端着望远镜细细查看。

    侯洵套着四面镜甲,手里拄着长剑,坐在刘行孝身边喘着大气。

    他虽然屡历于蓟辽二镇参赞军机,可他从来没有在第一线当过指挥。更没有参与过这么大的阵仗,呼吸加粗,加重。

    当年四路大军反攻辽东时,他所在的辽军所部在前线却没赶上交锋,被宣大军包围后,直接哗变,将他绑了交给宣大军。

    “赤先!黄次!蓝队第三!锋线预备……”

    宁夏军团兵员的素质让基层军官无奈,短时间根本学不了一线交叉射击,只能将第一线军士分成三队,右臂上绑上彩带以示区分。

    如果敌方一来就是密集冲锋,那就进行简单的三轮社稷就行了,可偏偏是散骑试探火力。那打齐射就亏了,只能有目的的降低一线火力密度。让一线铳手,分成三个批次交叉施放。

    喘着粗气,准噶尔部奴隶散骑一手握着马绳,一手握着弯刀,身上只有一层简陋皮甲,一个个没有张弓,而是在奔驰的战马上面艰难站了起来。

    “寻死。”

    刘行孝吐出两个字,抬手将面甲扣在脸上。

    “发!”

    西边左旅军官齐声大吼,这边两丈高的指挥高台上,陈国策张着嘴抬着眼皮子等待射击效果。

    铳声三连炸响,虽不整齐,但也完成了连续火力的基本要求。

    第一排后撤填装,第二排迈步上前铳口探出去。

    密集铳声如雷炸响,营垒中牛马陷入小范围的惊慌,这些场面听火铳炸响、乃至是炮声的牛马都是如此,更别说瓦剌人的战马。

    他们也用火器,却玩不起跳荡铁骑这类看着华而不实的东西。马上射击根本没有精准度可言,连个大致落点都无法估算。

    他们玩的是骑马行军,步军射击。所以他们的马匹,缺乏对铳声的适应能力。

    成片的奴隶被打碎跌落战马,或者坐下战马受惊、受伤导致他们接二连三摔下来。

    高速冲锋的奴隶散骑基本上就是十死一生的命运,落下来摔不死也要失去战斗能力。

    “长兵,推!”

    不断有地雷炸响,靠近营垒一里范围内,满是烟尘、硝烟,什么都看不清。

    陷马坑区域,不断有马匹折断前后蹄,痛嘶摔倒与主人滚做一团。

    堑壕挡路,擅长马术的奴隶散骑多有一跃而过的,又冲过拒马枪。

    一层层障碍下,依旧有奴隶散骑保持在马身上,只是马匹冲锋时受惊没能直线前进,可也刹不住,跑弧线前进,这些残存的奴隶散骑一跃而过,或落在车上,或冲力过大落在营垒里,倒霉的摔在车阵前一头摔死,运气好一点的晕过去。

    成排警役手持长铩齐步上前,长铩高举扎过去,还未跳下的奴隶往往被几杆长铩剑刃刺死,或者被长铩两边的破甲锥推下去。

    落入营垒区域的,铳兵密集上前乱刺扎死。

    长铩是一种古兵器,可以看成十字枪。顶端是宽阔剑刃,两侧是横着的破甲锥。盛于两汉三国,适合密集使用组成步兵方阵,属于在隋唐时期就淘汰的兵器。

    警役部队不仅是二线维持、稳定战线杀敌的存在,更是军法队。警役部队都是退役军士,他们的组织度远比宁夏军团的新丁强。

    他们站在宁夏军团锋线背后,就有镇压、监督宁夏军团军士作战的使命。

    一个个哨都划分了防线,军士擅自后撤脱离防线,就地处决。过半军士无令擅动,杀其长官。

    头戴红巾的民壮上前,将本阵伤员往后运输。留下的火铳,警役便补上去。

    烟雾消散后,哈喇忽剌眉头紧皱,两个试探火力的千人队就这么没了。

    阵前散骑游动,将溃逃回来的四五百骑拉过来,哈喇忽剌只是轻轻颔首,立刻十抽一 ,将排成一线的溃逃奴隶挑出几十人,推到阵前三里处,当着明军的面,施行斩首。

    东边一线,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也派出奴隶试探火力,也是如此下场。

    看着没动静的瓦剌人,刘行孝声音透过铁面:“长史,瓦剌人该不会就这么逃了吧?”

    侯洵看了战果也是内心一松,笑道:“瓦剌若退,必然有诈。”

    对于瓦剌人,高层最高的感触就是这伙人太精了,打伏击战是一流的。英宗北征,京营禁军集团在宣大地界,在自己的地盘反倒得不到军情,让人家一股一股的吃掉,战死的冤魂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战果出乎预料的差,哈喇忽剌也不气馁,他有的是法子吃掉宁夏军团。扭头对着一名万户点头:“撒英,去拔了明军眼睛。”

    准噶尔部开始后撤,另外两部也开始后撤,进行扎营。哈喇忽剌分出去的万余骑,开始扫荡一系列的据点。

    烽火连绵,向东到哈密,向西到吐鲁番。

    明军飞骑、信鸽腾空,向着哈密汇报紧急军情:“瓦剌参战,于鄯善包围宁夏军团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