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强攻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一路烽火传来,秦凉军团也列阵完毕。

    车骑护卫两翼,炮兵在前,步军集团在中,摆的是鹤翼阵。

    一个个阵脚以营为单位,宽阔隙缝中不断有徭役运输着弹药。

    吐鲁番东城,一夜之间在废墟上又垒砌出一道石墙。就是居庸关这样的天下雄关,也挡不住炮火攻势,何况只是草草垒砌的石墙?

    战场南十里,叶尔羌万余骑展开战线,双方探骑在空阔地开始厮杀。一如既往,叶尔羌哨骑处于下风。

    明军探骑重心是北方五十里外,探骑抵达环绕一圈后,绿色烟花层次传来,贺虎臣见了不由皱眉,不正常。瓦剌人的目标是断掉大军退路,可怎么没有人马来支援吐鲁番?

    这离奇的现象,让贺虎臣不由迟疑下来。

    可部下立功心切,一个个眼神热切,贺虎臣只能下令:“前进三里!”

    鼓点声中,踩着整齐步伐,就连马匹也跳着步点,全军缓缓向西压。

    南十里,叶尔羌这部骑军主将尤素夫穿着绿色为主,红色点缀的锁子甲,见明军前进,大骂:“卫拉特人违约,见死不救!”

    卫拉特人就是瓦剌人在蒙古各处的正式名字,在大明的称呼才是瓦剌。

    环视一圈,尤素夫咬牙:“前进三里,再派两个百人队,将明军探骑赶过去!”

    “噫!嚯!噫!嚯!”

    秦凉军团步军,沉声喊着操练口号应着鼓点、协同步点,在吐鲁番东二里,如水银泻地化成一个个小团,环绕大阵组成空心对外月牙锋阵。

    一枚枚中厚两翼略薄的月牙锋阵环绕大阵,形成一个如日圆阵。

    还不见瓦剌人情况,贺虎臣眉毛皱成一团,道:“瓦剌人袭击宁夏军团,为的就是断去我军后路,再前后包抄夹击我部。换言之,我军若赶在瓦剌人得手之前,先行攻下吐鲁番城。那就不是瓦剌人包抄夹击我军,而是我军回师,包他们的饺子。”

    很简单的形势,王化贞抚须:“安西将军的考虑,也是本官的考虑。保住吐鲁番,对瓦剌人而言才是稳妥的布置,未虑胜先虑败是也。然此时不见瓦剌人现身,咄咄怪事。”

    中军旅将颜曾道:“安西将军,王公,瓦剌诸部散落天下以北,占地方圆三千里。兴许行军迟钝,赶不上这场战斗。”

    大阵最外围,步军与徭役开始将一包包拒马枪解捆,在阵前罗列。

    车兵开始最后检查车辆,一旦进入战斗时间,他们的生命依靠、军功所在,全在脚下战车上。

    打仗本来就是赌博,贺虎臣见颜曾这么想,也就点头:“开始吧,试探性进攻。占据东城一线,不可深入。”

    颜曾是三名旅将中最冷静的一个,也是支持军三司的人。他现在都支持攻打,另外两个更不用说是哪种心思。

    一个团的车兵运动到阵前,后门开启一名名身披重甲的选锋士、铳手、投弹手砸了酒碗,擦了嘴角酒水登车。

    两个团炮兵开始轰鸣,整个吐鲁番东城再次炸成一片废墟,烟火缭绕。

    处在西城,一座七层佛塔上,苏里唐看着炮火纷飞的东城,举目北望根本看不着一点瓦剌人的形迹,只看到背插赤旗的明军探骑往来奔驰,手掌捏拳咯嘣响,瓦剌人违约了!

    “阿奇木,明军攻城……国师汗大军未至,恐怕城中守军军心浮动。”

    明军的炮火,已经将守军吓得丧胆,别说正面交战,就是继续依靠工事坚守,也没有胆气。

    东城被炸成了废墟,没人认为自己待的地方是安全的。

    苏里唐眯眼:“让尤素夫选择战机,机会合适向东城进攻,断掉明军先锋退路。然后各处夹击,混战中,想来明军也不会开炮。”

    必须小胜一场,不然守军会总崩。

    若瓦剌人现身战场,绝对不会如此被动,甚至明军都不敢攻城,可恨的瓦剌人!

    炮火停息时,东城一片狼藉,烟尘蔽空,车兵也抵达东城。

    副军校,正团将、待罪立功的满桂大大咧咧跳下战车,浑身重甲压的他双膝一软险险跪倒,接住亲兵递来的朱雀战旗,上前两三步插在一处残存的石墙上,一伙亲兵涌过来搬运石头加固战旗。

    “我满桂,这先登首功,拿定了!”

    排成一线的战车涌出来的军士已经全面占据东城外一线,到处插旗连成南北一下,满桂站在石墙上手握战旗旗杆,瞪目吼道:“弟兄们,有进无退!退过这道旗,以逃兵论处!”

    吐鲁番城,城中区域是典型的四方布局,核心街道上,满桂手持大关刀站立,不见一个敌人踪迹。

    周围将士在废墟中寻找材料,搭建一座临时稳固的小营垒,营垒中,以预制好的木材搭建出一座三丈高指挥台。

    都没有急着进攻,修建着一座座临时性的防御据点。

    那个车兵团往来运输,补充弹药、人手。

    南边尤素夫看明军缩在乌龟壳里运动,过去后又扎根设立据点,别说他,就连下面人都有些目瞪口张,还能这么打仗?

    打仗比的就是物资,利用的就是物资。必备物资短了,要弥补这个短板就得靠人命填。

    大规模的战车部队,已经成了明军必备战术物资;相对来说叶尔羌人没有,这就是他们的短板,要弥补这个短板就拿命来填吧。

    所以大军出征,比搬家还要麻烦,少一点东西,就得死人来填。

    紧接着第二个步兵团抵达,继续稳固防线。

    车骑部队散开成两支,如两只大钳一样立在吐鲁番东城南北两翼,护住进攻步军的两翼。然后一个警役团推着独轮车前进,装载弹药;他们后面,跟着一个炮兵团。

    明军阵形随之而变,变成了锋矢阵。

    待到正午时,在东城设立后的炮兵用餐后,又是一通延伸火炮打击。

    满桂所部开始前进,沿街搜索,遇到制高点就占据,插上战旗,抬枪散兵登上去占据。

    苏里唐也是傻眼了,只能从佛塔撤离,再不撤这地方就被明军火炮轰塌了。

    “果然,瓦剌人行军出了差错。传令,总攻吧。”

    贺虎臣见南面敌骑开始不动如山,对王化贞道:“王公,后续还要打瓦剌人。不妨收编那万余骑,以作仆从先锋,可好?”

    王化贞微微沉吟就答应下来,由军三司出面,前去招降,号召这些人战场反正。

    仆从军队占不了多少军功,贺虎臣不愿意秦凉军团出现太多伤亡。否则战力消减,他也打不了太远。他的目标,可不是古安西四镇那么简单。如果可以,还要一战而定,将葱岭汗庭给打下来。

    城中,身披重甲的选锋士手持刀牌在前,后面跟着背着背篓的投弹手小组,然后是铳兵线列,缓缓前进。

    一处处民房、地下渠道涌出的敌军稍稍接火,便死伤狼藉跪地乞降。

    后方警役部队负责运输俘虏,向着东城外空地运输。

    凡是遇到密集守军,火炮部队支援炮弹砸下去,基本上守军是一路溃逃。

    随后,车骑军团迂回包抄,将整座吐鲁番围死,收割、收降着密密麻麻溃军、妇孺。

    见西城佛塔升起明军朱雀战旗,尤素夫很干脆的将自己反绑,去请降。

    至于消失的土尔扈特部,这个部落大伙应该听说过,后世不是有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部东归一事么?

    为什么要东归?客观原因是他们作为俄人的仆从部落,打仗时被抽丁抽的厉害,日子过不下去了要东归。还有一种说辞是,他们听说大明快不行了,准备回来效仿老祖宗占据中原大地。

    结果回来的征途上,部众十不存一。发现,已经到了乾隆年间。为了表示归顺,将大明开国之初时赐下的官印、圣旨进献给了乾隆。

    但是,有一个东归的前提,那就是他们在天山以北待着,怎么可能会有东归这种事情?

    没错,在准噶尔部的哈喇忽剌崛起的过程中,面对这个更为强势的人物,土尔扈特部感到深深的威胁,怕被哈喇忽剌吞并。

    准噶尔部在天下脚下,土尔扈特部在很北的地方,然而准噶尔部有西征哈萨克诸部的打算。征服哈萨克后,土尔扈特部就被准噶尔部包围了。

    所以,在准噶尔部准备对哈萨克诸部动手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时,就让土尔扈特部生出了西迁的心思。

    为避免西迁时遭到群殴,一直等待着机会。

    也就是历史上的今年,瓦剌人继续与阿拉坦汗国开战时,土尔扈特部跟着一起动员部众,然后完成动员,就直接向西跑了。

    眼前,土尔扈特部哪还有不跑的道理,三大部主力都去了天山以南,他这个更北的部落基本上没有了牵制,所以就……直接跑了,还裹挟了辉特诸部。

    一直到明末,蒙古各部环绕大明都是很强盛的,你不行了我来代替你搞。一直统治着周边各部各族,就在我大清立国后,蒙古人彻底废了。

    除了逼迫蒙古各部强制信仰密宗,逼着多出来的子弟当喇嘛外,还有严酷的限丁政策。超出所限制的丁口数额,直接就是屠杀。所以,我大清以后,蒙古人衰败的太厉害。

    就天山南北这一片,若不是土尔扈特部在这一年西迁,恐怕就与其他瓦剌人一样了。

    这地方在蒙古西征后,一直做主的就是蒙古诸部。征讨噶尔丹后,瓦剌人就死绝了!土尔扈特部是仅存的一支瓦剌人,其他的都都被清军、蒙古附庸军杀干净了。

    不方便在本地杀的,走正式的诏令程序说是内迁,结果统统在甘肃地界被处决。

    论对我大清的恨,蒙古人一点都不比主体民族来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