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肿瘤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挥退余人,夜色下的玄武湖恢复寂静。

    十里长堤边,朱弘昭双手负在背后享受着迎面吹来的凉风,湖面涟漪上灯辉曲折变化。

    一旁张嫣披着素色斗篷,另一旁袁可立、钟羽正拄着拐杖,秦良玉何冲并肩站立,崔呈秀也在一旁垂首。

    从西夷诸国回来,领着光禄寺正卿闲职的李邦华垂着头,讲述西夷的一个故事。

    亚历山大东征的故事,与壮年而逝的故事。

    对于这个古老的故事,中土并不怎么相信,认为是神话传说。因为西夷那边没有成体系的史家,没有稳定的体系,那一切记录又都那么夸张,动不动就出现几个神明,谁会信西夷人那玩意儿?

    不论这个故事真假如何,那位传奇皇帝的结局,在这几人看来,死因已经很明白了,是他手下的将军们背后推动的。

    联想到今日皇帝遇袭,军队极大的嫌疑,问题便很明白的摆在面前了。

    皇帝在摊牌,明明白白告诉他们,他怀疑军队有问题。

    “朕自统御以来,只求政通人和,君臣同心以应对眼前之中西争辉格局。然内部见识浅薄者鼠目寸光,屡屡因私废公,屡屡掣肘。南巡之初,本意便是贯彻江南税制改革。然,地方糜烂,不得不兴风雷之势扫除积弊。”

    “这一路走来,朕打心底来说是不愿杀人的。穷困百姓是朕的子民,富户士绅也是朕的子民。左右两手都是肉,只能打不听话的那只手。因种种积弊,中枢又不得不屡兴大狱革除积弊顽症。”

    望着夜空,朱弘昭道:“朕统政七年,杀伐之酷烈远迈洪武至天启之总。不得不杀也是杀,不论什么因由,那就是杀。朕并不喜欢杀戮,可为社稷、百姓、子孙千秋,又不得不杀。”

    “朕累了,避居神烈山清养。然,贼子见不得世道平宁,又屡屡刺激朕。想做什么?无非是撩拨朕,大兴牢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荒废国朝建设、救济之大业。建设、救济乃是眼前稳固国本之大策,不可荒废。”

    朱弘昭声音幽幽,扭头:“袁公?”

    “臣在。”

    “这是朕的本心所在,昨日之事交由法司审核追查,相府方面莫要分心于此事,配合法司工作,莫要弄得朝野人心惶惶,要以稳定为主。”

    袁可立点头:“皇上持大慈悲,臣等明白。”

    朱弘昭自嘲笑了笑,看向钟羽正:“右相,这件事当以慈悲为怀。”

    钟羽正颔首,上前拱手领旨。

    朱弘昭转身过去看着折射灯辉的湖面,袁可立与钟羽正告退离去。

    朱弘昭扭头一看,见崔呈秀还在就说:“次相,加大西直隶储粮。巴蜀分家提议加快进度,一年内设立重庆省。”

    崔呈秀俯首应下,告退离去,他已经明白皇帝要干什么了。

    “现在没了外人,那朕就问问,大将军的私事准备如何处断?”

    朱弘昭看着秦良玉,秦良玉难得露出苦涩笑容:“回君父,臣也不知。”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娘家,一个是儿子,秦良玉实在是为难。为难了三四年,越发的为难。

    朱弘昭眯眼:“这样吧,这事交给何冲来办。”

    苦涩更甚,秦良玉拱手应命。

    看着何冲,朱弘昭道:“有的人明明知道该怎么办,就是管不住手,也管不住那些黏上去的泥点子。你帮大将军将身上的泥点子、牛虻蚊蝇收拾收拾。”

    眨眨眼睛,何冲道:“公子,末将需要厂卫助力。”

    他的意思很简单,告诉皇帝,他没把握对付马祥麟、秦翼明手下盘根错节的庞大又复杂的集团。

    朱弘昭脸色僵了僵,看向秦良玉,又对何冲道:“北边交给你,李遂会帮你。南边,秦拱明会收拾。”

    马祥麟如今是镇西将军,大同总兵;李遂依旧是镇朔将军,宣府总兵。

    两广那边杨肇基是平蛮大将军,秦翼明是讨逆将军。正规野战军都握在杨肇基手里,秦翼明管的是警役、武警、乡勇部队。

    哪怕两广还在进行高压的绥靖治安工作,只要杨肇基活着站在那里。秦拱明带着白杆兵回两广,足以将他堂兄秦翼明周围的羽翼清洗干净。

    只要杨肇基不出问题,三支野战军团稳稳当当,刀砍下来,秦翼明也只能洗干净脖子。

    看着面容哀戚的秦良玉,朱弘昭道:“大将军,早晚都要来这么一刀,朕本以为可以避免。可他们下面,再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朕一向念感情,大将军不负国朝,朕亦不会负大将军。”

    “臣明白,臣赞同君父此举。”

    秦良玉再次拱手,她知道眼前的问题就源于她的犹豫不决。因为的犹豫,所以马家、秦家对峙争斗,形成两个漩涡将更多的无辜人拉进来。人越多,漩涡更大,一个恶性循环就这么产生了。

    反正再差,秦家、马家子弟顶多也就是卸甲归田,不会要命。

    军中清洗有军中清洗的底线,朱弘昭也不愿意杀武将。把位置腾出来,狠狠一板子打下去,下面人今后自然会长记性。

    “还有,明年若收成好,执行西狩计划。”

    朱弘昭说罢摆摆手,三司堂官都已离开,就剩了张嫣,李邦华。

    朱弘昭看着李邦华道:“爱卿转任鸿胪寺,加官少保。十月后,随船队再去一趟西夷。告诉他们那里的教皇,朕的一个儿子要做一国之王。”

    李邦华拱手:“君父,西夷人粗鄙。区区一国,岂不委屈了天潢贵胄?”

    摇头,朱弘昭道:“要的无非是一个名义,澳门那边的葡萄牙人业已归化,是我大明子民。朕会抽澳门青壮组建一营兵马,三年后于吕宋扩编为一团。这一团,便是朕给儿子的宿卫。”

    西夷那边,法国开始与西班牙交战,葡萄牙的国王由西班牙国王兼任,在法理上没有合并,只是在税收上完成了合并。

    从西班牙手里抢来葡萄牙作为立足点,原因就是葡萄牙人百年前屡屡侵扰大明,这是给葡萄牙人的教训。

    至于那位乌尔班八世会不会答应,朱弘昭相信这位会答应。

    因为此次出使西夷的船队,将是郑和船队的规模。由颜思齐带队,铁甲巨舰,三万多人的大船队,足以轰平弱马城。

    只要那位教皇不傻,应该会把葡萄牙王位从法理上让渡给大明。大不了,就开战。

    这支船队,足以搅得西夷各国疲于奔命,狠狠抢一顿满载而归。西夷那边的金银储量,真的让人眼红。

    李邦华欲言又止,朱弘昭继续说:“船队赐名定远舰队,朕会另组一支较小的镇远舰队随行出海,镇远舰队的任务是设立吕宋省,定远舰队帮着收拾收拾吕宋土民。你的任务,朕不管你怎么在西夷办事,将葡萄牙国拿下,就是大功。”

    转身,仰望夜空,朱弘昭眯眼:“这一趟西夷之行,你就是朕的钦差,全权负责与西夷各国交结差事。朕不要什么名义上的藩属,就要一块落脚的土地。许你逗留经年,若事成定远舰队一分为二,赶在后年年底前回来。若不成,指挥权交由颜思齐,打服西夷各国便可。”

    “葡萄牙国,荷兰国,英吉利国,先取葡萄牙国。后面两个,是今后十年的事情。”

    李邦华眼眸缩了缩,领命离去。他也得到了讯号,中正九年年底前回来,再有一年就会换届,这可是个好消息。

    空荡荡的十里长堤,只有两边一对对神策军士挑着灯笼。

    看着张嫣,朱弘昭坐到内侍搬来的椅子上道:“眼前,咱提前开拓西夷贸易。宫里各处能筹多少钱就赶紧筹,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张嫣也落座,明眸看着朱弘昭,轻声问:“今日这事,就如此了结?”

    朱弘昭抬手接住曹化淳递来的茶碗,吹了吹小抿一口,笑道:“还能怎么着?杨家的苦肉计,还是秦家的借刀杀人?都不重要,或许只是一次意外巧合。再熬三年,秦良玉之后是杨肇基,八年后就真安稳了。”

    张嫣也接住茶碗,给曹化淳使了个眼色,曹化淳退出十步远。

    张嫣放下茶碗,低声道:“二郎,宣大老人也有动机。”

    朱弘昭挑眉:“这么离奇的事情,谁都有嫌疑。若是巧合,那杀下去平白让人暗笑。若是蓄意已久,还杀错了,那就如了贼子意图。若是不杀,不闻不问,也会助长贼子威风。”

    “所以,只能拿秦家周围那些投机分子下手,不伤主干,又能威慑各处。三五年内,可保安稳。”

    顿了顿,朱弘昭眯眼:“三五年安稳,足够了。”

    张嫣不认为能保三五年安稳,自南巡以来屡屡杀伐,都是小事情引发的。原因除了对方该杀之外,朝臣已经养成了大杀特杀嗜杀的习惯。

    想要三五年内安安稳稳不搞大案子,实在是难。

    没了外敌,搞大案子只能搞到三司朝臣、宗室集团、勋戚集团这三个方面。

    因为杀的太狠了,中枢所有人都有靠杀戮解决问题的想法。杀的太狠导致士林、地方很难牵制中枢官员,这些官员的空前强大也促成了统治的高效率,也让这些官员抱团的太过厉害。

    军中秦家、杨家只是较为明显罢了,官场中一个个集团依靠解禁的结党政策,抱团规模越来越大,其间稳固性更强。

    若换届时不能妥善处置,军政勾结,就有引发政变的潜在隐患。

    换届,只能谁强谁上来,脱离了朱弘昭这个皇帝指定,再上来的初衷。

    当皇帝的意愿与最强的党派发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所以,真正没了一切外敌的时候,君臣同心局面只能继续靠强制的清洗政策,维持朝中党派的平衡。

    现在最强的纯阳党,会如叶向高那样老老实实交出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