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八旗与安陵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中正七年七月神烈山火灾,也在京中上下心惊胆颤中那么轻描淡写的,从京中视线中消失。

    京中此时的话题是由报刊里引发的新争论,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故事为起讲,讲述的征服篇系列故事文稿。

    七月也是不太平的七月,苏沪地区再次遭遇风灾。好在苏州知府陈如松应对有力,主要还是两地百姓吃了几次亏涨了教训。

    去年没防备,前后半月时间里死于风灾达到十万人。这一次上下提前预防,还是不下于去年的风灾,但只有两千不到的伤亡,主要集中在太仓州与松江府之间的太仓下属嘉定县。

    也在七月,初秋清凉干燥的风中,云中省镇守将军金国凤凑集边塞各省精锐三万骑远出大漠,奇袭漠北外喀尔喀蒙古诸部,生擒车臣汗,俘斩七万余。

    漠北蒙古诸部在漠南蒙古归化,漠西蒙古即瓦剌人被征伐降服后,深感危机。这场战败,促成漠北蒙古诸部西遁。

    先西遁的土尔扈特部、卫辉部,再加上此时的漠北诸部,一个个沿着金山河迁移。

    突厥语中,金山的发音就是阿勒泰。

    以现在的气候来说,向北逃绝对是死路一条。只能擦着北边那条气候死亡线,避开南边北庭省的边军,就这样战战兢兢中,漠北蒙古诸部向着伏尔加河流域迁移。

    这一带,罗刹国已经被多尔衮三兄弟攻灭,正在进攻基辅一带,这里是西夷东边最大的粮仓所在。也有很多的鞑靼人被奴役,是三兄弟最方便征召、整编的兵源所在。

    西夷各国开始农业革命以来,又摆脱了教会黑暗的统治,走出中世纪以来已有快二百年。如今人口总体约在五千万,这已经是很大的资本了。

    只要有足够资源,五千万人能在两代人内翻十倍。

    春秋战国时,当时各国人口加起来也不见得能有三千万。但各国干架,拉出十万人都不好意思说干架。没有几十万号人一起游戏,就算不上一起有名,值得计较的战争。

    而现在,西夷人人口多于春秋时,可战争规模,战争手段还是不行。

    给他们物资,他们也无法在现有人口基数上组织大兵团作战。他们缺乏足够多的基层、中层指挥骨干,更缺乏能指挥大兵团的人物。

    不是他们不行,而是我们的老祖宗开挂开的太厉害。

    战场上能领着百余人并发挥百余人的战力,已经是很难得的能力了。更别说无数个这样的战团配合作战,这可是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

    所以,面对多尔衮三兄弟的犀利攻势,罗刹国明明兵力比三兄弟多,人口更多,可还是被打懵了。

    在军械上,三兄弟麾下新编的四个旗并没有绝对优势,反倒因为潜匿生活,军械保养反倒很差。

    一举打懵罗刹国,凭的就是成熟的战争体制,有多少人就能发挥出多少人的力量,不会浪费任何一股力量。

    在运动战中,三兄弟分头领兵,军队眼花缭乱的穿插、突击、包围合击,莫斯科的罗刹人直接在一个个噩耗中被打懵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伙新冒出的鞑子军队。

    这对三兄弟及部族来说,是生死之战,有多少力气出多少力气,人人拼命。

    犁庭扫穴一般,就将莫斯科攻陷,征募鞑靼奴隶作为部众,在屠城中训练新部众。灭了抵抗意志不强烈,甚至本性上还遗留着服从鞑靼人的罗刹人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该纳税的纳税,该出兵役的出兵役。

    三兄弟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反正攻灭罗刹国后,编满了六个旗。

    中国区域是小冰河时期,其他地方也免不了受灾,因为这是全球性的灾害。破坏了罗刹国脆弱的生产体系,本就气候恶劣。为了不破产,这三兄弟只能继续向西抢,目标就是基辅地区。

    一边游牧,一边悠哉游哉迁移过来的土尔扈特部、卫辉部看着身穿棉甲的建州老兵直接傻了。因为八旗老军的棉甲,与大明边军的棉甲没多大区别。只是大明边军的棉甲更为修身、苗条;八旗的棉甲更为的宽大罢了。

    土尔扈特部走的提前三年,离的更近,可走得慢。漠北蒙古诸部几乎是不要命的向西跑,抵达基辅、莫斯科这一带几乎是前后脚关系。

    漠北蒙古比漠南蒙古更为狷狂,始终没有忘记入主中原。漠南蒙古在嘉靖时期有俺答、小王子等寇边,也只是抢东西罢了。

    漠南蒙古的存在,就是缓冲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即瓦剌诸部。

    西迁过去的这三批人关系也简单,因为漠北蒙古的狷狂,在敌视大明的统一立场下,所以一向与建州后金保持着亲密关系;漠北蒙古披着一张阿拉坦汗国的皮,统治过一阵瓦剌人,五年前还干过仗。这一仗阿拉坦汗被准噶尔部打的汗王仅以身免。你说,这其中的仇恨有多大?

    漠西蒙古与建州方面没有一点联系,所以就在兵火战事被漠北蒙古与多尔衮三兄弟联手给瓜分了……

    此时漠北蒙古虚弱,得到瓜分的物资恢复元气;而多尔衮三兄弟有东道主的架势,还保持着不错的进攻态势。于是,严寒冬季里,六旗编制中又多了蒙古两旗,恢复八旗建制。

    八旗分为四部,毕竟老奴祖上当建州卫指挥使时,冒的是蒙古人身份,长长的名字后面有帖木儿三个字。

    西夷地区不知道女真为何物,只恐惧蒙古这个词,而蒙古对西夷也有统治心理上的优势。

    所以自号蒙古摒弃女真的说法,四位主事的也不称贝勒,而是以台吉相称。台吉与贝勒是一个意思,搁到春秋就是封君,在草原上就是各种汗、济农的次一级爵位。

    新建的八旗组织以四大台吉议事决策为核心,保持着耕牧养战,以战养战的本色,新的八旗兵出现在罗刹国的尸堆上,对着西夷各国磨刀霍霍。

    他们发现,西夷人各国虽然成分复杂,可真的比大明人好驯服。

    毕竟,大明人有文化底蕴做精神支撑,有前车之鉴,也有优异文化带来的傲然,在心气没有打光前,硬骨头没有死绝前,是不会跪下的。

    而,此时没有民族意识觉醒的西夷,没有工业革命的西夷,只有不错航海技术的西夷,陆战技能一团糟的西夷,面对杀出来,组织度更高的八旗,存在就为了掠夺掠夺才能存在的八旗兵,会发生什么?

    工业革命前的西夷,陆战真的是一团糟。以至于弄得魔兽世界,一个完整的世界所谓的大战役,也就几万规模,几千人的械斗都能说成一场会战……

    对自古就玩大场面的国人来说,没有百来万大军开砍,能算会战?

    冬季山东齐州府乐安。

    年关前,辽王朱弘林入京前夕正忙碌着一件大事。

    从南京赶来的赵期代表皇帝来参礼,因为齐壮王地宫最后的工程检阅后,就会进行封土。

    整个山东、北直隶、两瀛省军队已经做好论调准备,论调的核心区域就是登州。以这里作为中转施行从上到下的调防,调防的本意就是让野战、警役部队经过齐州府安陵卫。

    一切参与进来的军士,都要从原驻地背一袋土,作为地宫封土所用。

    庞大的地宫一座座彼此相连,占地与北京紫禁城相仿。

    一座座等人高的军士陶俑、将军俑、百官俑、宫娥宦官陶俑错落有致,整整五万六千座陶俑摆在各处。

    地面是水泥浇灌,两侧墙壁是水泥浇灌。检验之后,以钢筋做骨,浇上厚厚的水泥层。彻底封死后,上面会有天下所有军队来朝拜祭祀时背负的天下五方之土,累积一座高高的山。

    朱弘林走在陶俑群中领路,完全的仿照北京紫禁城布局。在承天门前,五座金水桥下流淌的是水银。承天门前八千座陶俑组成一个个方阵,仿佛接受检阅。

    赵期走在前排,看着独臂将军俑,贴近了道:“是李遂呀……”

    陶俑身穿山文连身甲,手执一杆大纛仰望着承天门。

    “是他,长安右门陶俑三千,主将刘高旭;长安左门也是三千,主将高杰。”

    朱弘林说着挥手,五十余名宿卫奋力,才将铁门推开。封顶后,要进去只能走承天门。

    进了承天门,两侧是六科直房,石头垒砌,石雕的家具直房里。

    有的陶俑六科官或在提笔,或坐着,或整理资料,栩栩如生。仿佛截取时空片段塑造而成的。

    宫中各处,随处可见巡哨的禁军俑,宦官、宫娥俑。

    拄着拐杖,赵期来到东边的文渊阁,见了里头的办公模样的陶俑,发笑:“叶相国、袁相国……都在呀……”

    文渊阁背后的太医院里,赵期还看到了国丈李守信、李守义兄弟的陶俑,问:“殿下,不怕国丈怄气?”

    朱弘林坐在石雕大桌上摇头:“怕他作甚,我家二郎的天下,谁都逃不了。”

    赵期笑了笑,来到不远处的慈庆宫,这是东宫所在。

    他愣了,只见慈庆宫前左文右武不下三百俑,材质也变成石雕,一个个不是侍从司的未来储相,就是军中实权将领。

    门前两员石雕将军分别是孙河与左良玉,孙河有别于所有头戴凤翅盔的将俑,头上戴着的是毡笠。

    辽王胆子实在是大,这与诅咒所有人死没什么区别。

    慈庆宫院中,赵期看到色泽艳丽的瓷俑,又扭头看看朱弘林,朱弘林上前摸了摸自己的瓷俑,抿嘴露笑,眯着眼:“若父王尚在,孤可能会在这里陪着二郎读书、游戏。”

    朱弘林的瓷俑一手叉腰,一手握着球棍搭在肩上,一脚还踩着一枚石球,扬着下巴。

    说罢,朱弘林叹了一口气:“里头是二郎眷属,咱去乾清殿。”

    乾清殿里多是石雕,朱以溯一袭常服高坐龙椅,目光俯视殿中百官。

    百官之中,设立一座金座,朱弘昭的瓷俑垂首坐着,双手的搭在腿上。

    “老爷……”

    眨着湿润眼睛,赵期摔倒向着御座爬去,哽咽着。

    朱以溯身边候立着一名身穿蟒袍玉带的宦官,正是他赵期。

    轻叹一声,朱弘林对御座上的朱以溯瓷俑施礼后,转身离去。

    赵期环视满朝,看到了无数大同东路时的老面孔,就连参将府里的厨子都穿着七品御史补子官服。

    泪流满面,擦拭着泪水,赵期颤声高唱:“百官上朝~”